40. 含铁料在炉内熔化和氧进行化学反应后,被还原为铁。 ( ) 答案:×
41. 凡有利于减少炉缸热量消耗,提高炉缸热量贮备,改善煤气能量利用,保证高炉顺行的
措施均有利于提高喷吹量及喷吹效果。 ( ) 答案:√
42. 批重越大,料层越厚,料柱的层数减少,界面效应减少,有利于改善料柱透气性,所以,
压差有所降低。 ( ) 答案:×
43. 随高炉强化程度提高,料速加快、下料均匀,料柱疏松,从而使扩大矿批、增加料层厚
度成为可能。 ( ) 答案:√
44. 热流比影响软熔带的位置,热流比大,软熔带下移。 ( ) 答案:√
45. 采用高风温操作,会导致理论燃烧温度升高,燃烧焦点温度也随之升高,炉顶煤气温度
也升高,但不很明显。 ( ) 答案:×
46. 铁氧化物还原速度取决于吸附和化学反应两个环节。 ( ) 答案:×
47. 燃烧带是高炉内唯一属于氧化气氛的区域。 ( ) 答案:√
48. 磷是生铁的有害元素,因此在高炉炼铁过程中要选择合理的操作制度以降低生铁含磷
量。 ( ) 答案:×
49. 用CO还原铁氧化物的反应都是可逆反应。 ( ) 答案:×
50. 冶炼低硅生铁时,必须提高炉渣碱度,目的是保证炉缸温度。 ( ) 答案:×
51. 当<570℃,Fe2O3与CO反应生成Fe应是放热反应。 ( ) 答案:√
52. 炉况失常分为气流失常、热制度失常两类。 ( ) 答案:√
53. 金属氧化物的分解压越大,说明该氧化物越不稳定。 ( ) 答案:√
54. 块状带包括炉料开始予热到全部熔化所占的区域。 ( ) 答案:×
55. 风口带是高炉热能和气体还原剂的发源地和初始煤气流起点。 ( ) 答案:√
56. 高炉炉身下部的直接还原温度高于1100℃。 ( ) 答案:√
57. 炉况正常条件下,提高料线则能得到发展中心煤气流的效果。 ( ) 答案:×
58. 炉况正常条件下,降低料线则能得到发展边缘煤气流的效果。 ( ) 答案:×
59. 高炉生铁含碳量在4%左右。 ( )
答案:√
60. 上料时熔剂应装到炉墙边缘为宜。 ( ) 答案:×
61. 软熔带下形成的液态铁水下降到风口水平时[Si]和[S]达到最大值。 ( ) 答案:√
62. 高炉内热贮备区煤气和炉料不进行热交换。 ( ) 答案:×
63. 处理悬料应在出铁后进行。 ( ) 答案:√
64. 从高炉总体上看,高炉下部单位高度的压力降比上部大。 ( ) 答案:√
65. 促使炉料下降的是重力,炉料在静止时重量系数比炉料运动时大。 ( ) 答案:×
66. 大料批有利于煤气的充分利用,因此料批越大越好。 ( ) 答案:×
67. 当温度大于570℃时,铁氧化物还原顺序为Fe2O3→Fe3O4→FeO→Fe。 ( ) 答案:√
68. 风口前的温度可以代表炉缸的温度。 ( ) 答案:×
69. 风口生降、涌渣时,应增大喷吹量,尽快提高炉温。 ( ) 答案:×
70. 风量过大时,风对料柱的浮力会增大,易发生悬料。 ( ) 答案:√
71. 高炉操作线又称里斯特操作线。 ( ) 答案:√
72. 高炉产生液泛的部位是软熔带。 ( ) 答案:×
73. 高炉进行间接还原和直接还原的区域是固定不变的。 ( ) 答案:×
74. 高炉煤气的体积,在上升过程中是减少的。 ( ) 答案:×
75. 高炉高温区内H2还原能力比CO强。 ( ) 答案:√
76. 高炉内煤气分布为两次分布,即炉缸和炉身分布。 ( ) 答案:×
77. 高炉内直接还原温度开始在高于570℃。 ( ) 答案:×
78. 高炉偏料时,CO2曲线最高点移向第四点。 ( ) 答案:√
79. 高炉下部不断出现下降的空间是上部炉料下降的首要条件。 ( ) 答案:√
80. 高压操作后,风口区燃烧带缩短。 ( ) 答案:√
81. 海绵铁是铁矿石在高炉炉身部位形成的。 ( )
答案:√
82. 合理的布料是在保证顺行稳定的基础上达到煤气利用最好,焦比最低。 ( ) 答案:√
83. 合理的装料制度才能达到合理的煤气分布。 ( ) 答案:√
84. 扩大风口面积等于增大了鼓风能力。 ( ) 答案:×
85. 连续崩料应预防炉凉,应适当补充入炉的焦炭量。 ( ) 答案:√
86. 炉料下降的速度与炉料间摩擦力、煤气浮力无关。 ( ) 答案:×
87. 料线一定,炉喉间隙越大,越能促使矿石布在边沿,因而加重边缘疏松中心。答案:×
88. 炉凉时可适当减风,以控制料速,提高炉温。 ( ) 答案:√
89. 炉凉时若悬料,应立即进行坐料。 ( ) 答案:×
90. 批重的三个不同的特征区间是激变区、缓变区、微变区。 ( ) 答案:√
91. 批重对炉料分布的影响是所有装料制度参数中最重要的。 ( ) 答案:√
92. 影响燃烧带的大小的因素中,鼓风动能的作用最大。 ( ) 答案:√
93. 生产中控制料速快慢的主要方法是风量,加风提高料速。 ( ) 答案:√
94. 生铁的含硅量标志炉温,主要依据是铁[Si]与渣温成线性关系。 ( ) 答案:√
95. 生铁的形成过程主要是渗碳过程。 ( ) 答案:√
96. 生铁渗碳过程分液态渗碳和炉缸内渗碳。 ( ) 答案:×
97. 下部调剂指的主要是风量、风温、湿分调剂。 ( ) 答案:×
98. 沿高炉高度上炉料的水当量是不变的。 ( ) 答案:×
99. 一般风口上方炉料下降最快,中心次之,炉墙最慢。 ( ) 答案:×
100.在低硅区,用[C]来判断炉温高低比用[Si]判断更准确。 ( ) 答案:√
101.在风口回旋区外围有一层厚约100mm~200mm的焦炭疏松层叫中间层。 ( ) 答案:√
102.在高炉内能脱去90%以上的磷。 ( ) 答案:×
103.在高炉冶炼条件下,Al2O3比MgO更易还原。 ( )
( )
答案:√
104.在炉内800℃区域中以间接还原为主。 ( ) 答案:×
105.在一定的冶炼条件下,高炉风温越高,越利于顺行。 ( ) 答案:×
106.在一定的冶炼条件下,选择适宜的风口面积和风口长度是合理送风制度的中心环节。
( ) 答案:√
107.正常条件下,钟式布料提高料线则料峰靠近炉墙。 ( ) 答案:×
108.铸造铁是由含[Si]<1.25%的Fe、Mn、S、P、O等组成的合金。 ( ) 答案:×
109.下部调剂的效果较上部调剂快而有效。 ( ) 答案:√
110.高炉下部调剂是高炉调剂的核心。 ( ) 答案:√
111.当炉料开始软化时,体积收缩,空隙率下降,煤气阻力急剧升高,在开始滴落前达到最
大值。 ( ) 答案:√
112.冶炼强度越高,产量越高。 ( ) 答案:√
113.[Si]在风口水平面含量最高而[S]反之。 ( ) 答案:×
114.在高炉炼铁中磷几乎是100%被还原并进入生铁。 ( ) 答案:√
115.在810℃以上时,CO的还原能力大于H2。 ( ) 答案:×
116.百分之百的间接还原并非理想行程,但是现在高炉操作上仍应大力发展间接还原。
( ) 答案:√
117.高压操作有利于降低理论燃烧温度,促进高炉顺行。 ( ) 答案:√
118.正常炉况下,沿高度方向上,上部压差梯度小,下部梯度大。 ( ) 答案:√
119.影响液泛因素:一是流量比因子,二是液泛因子。 ( ) 答案:√
120.高风温时降低炉身温度的幅度比富氧时大。 ( ) 答案:×
121.边沿煤气流中CO2值比正常水平下降,中心CO2值升高,煤气曲线最高点移向中心,混
合煤气CO2值降低。这是中心煤气流过分发展的征兆。 ( ) 答案:×
122.从MnO中还原1KgMn所需要的热量比从FeO中还原1KgFe所需要的热量大一倍 ( ) 答案:√
123.Si02是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还原1KgSi需要的热量是从FeO中还原1KgFe的6倍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