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班学生观察比较的结果,指名说一说。
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口语,引导学生说出两人同样高。 请两名身高不同的学生上台。
教师:仔细观察他们的身高,谁比谁高? 谁比谁矮? 指名回答。 学生根据学到的比高矮的方法和自己的观察说出结果,一定要让学生说出,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请三名身高不同的学生上台。
教师:谁能按一定的顺序帮他们排排队?
指名上台完成。学生可以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排,也可以按照从矮到高的顺序排。
2.比长短。
出示主题图,
两支长度相差不多的铅笔,教师一只手拿一支。
教师:看看这两支铅笔,你知道哪支长? 哪支短吗? 学生自由说。.
出示
教师: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这两支铅笔哪支长? 哪支短? 说说你的方法。
同桌讨论交流,指名上台边演示边说。
引导学生说出,把两支铅笔平放在桌子上,一端对齐,看
看另一端,就知道哪支长哪支短;把两支铅笔竖着放在桌子上,下端挨着桌子,看看上端,就知道哪支长哪支短。
教师:在比较长短时,不管是平着放还是竖着放,都要使铅笔的一端对整齐,再看另一端,就能知道谁长谁短。
同桌的两人用铅笔比一比,然后说一说。 教师板书并教读“长短” 完成课本第6页的第2题。
观察:观察两根跳绳,通过讨论和交流,弄清图上画的两根跳绳就是两个小朋友用的。
指导:指导学生用在□画画√的方法在书上比较两根跳绳的长短。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交流反馈:说说比较两根跳绳长短的方法,感受长短是比较的结果。
巩固:实物出示两组绳子的比较,你能比出他它们的长短吗?
3.比多少。 出示主题图。
师:左边这幅图里画了一些苹果。大家看看,哪边多? 学生一眼就能看出,左边的多。
师:对,这边多。(板书:多),教读:多。 师:那么,这边呢?学生回答:少。(板书:多),教读:少。
教师继续引导:小鹏家在植树,你们看这是树苗,这是挖的坑。大家一起数一数有多少棵树苗,多少个坑?
学生数,并汇报。 教师:谁比谁多?
.
学生:树苗比坑多。
教师: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一棵树对着一个坑,还多出一颗树苗没有坑,所以树苗多,坑少。
师:你们说的很准确。谁再说一遍?
教师小结:比较多少,我们把它们一对一的比,谁有剩余的,谁就多。
教师:如果没有这颗多余的树苗,那么树苗和坑是——学生回答:同样多。
课件演示:同样多。“一棵树苗和一个坑划一根线。”
教师:大家看,所有的树苗都有坑,所有的坑都有树苗,这是树苗和坑同样多。
摆学具。
先摆3个圆片,再摆出与圆片同样多的小三角形或小棒。 【设计意图】: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直观演示和操作理解并建立高、矮、大、小、多、少等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操作去探究比较高矮、长短、大小以及多少的方法,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比较的结果。
4、比轻重。 .
(1)出示天平,进行介绍。
(2)掂一掂钢笔和橡皮哪个重,然后放到天平上称一称,观察谁重。教师指出:重的那一边低,轻的那一边高。
(3)看主题图,说明苹果和西瓜是从树上采下来的,观察一下哪个重些。指名交流。
(4)板书并教读“轻重”。
? 联系生活 巩固新知 完成课本第6页第3题、第4题。
第 4题学生得出结论后要安排交流的环节, 让学生说出是怎样比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