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7:52: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单元 方便面的来历

第一课、粒粒皆辛苦

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主要农作物,知道它们是怎样种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付出了怎样的劳动,了解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

2.知道农业是衣食之源,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 3.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应该爱惜粮食。

4.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通过多种方式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5.尊重农民,体验他们付出的辛苦劳动与智慧,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第一课时 小麦的来历

教学目标:

1.尊重农民,体验他们付出的辛苦劳动与智慧。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爱惜粮食。

3.学习通过调查访问,搜集、整理资料等多种方式解决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

4.了解生活中的主要农作物,知道它们是怎样种出来的,了解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访问身边的农民,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在这个过程中农民都从事哪些劳动,是怎样劳动的。 教学过程: X Kb1 .C om 一、诵读古诗 引出课题 1.教师谈话::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在语文课上学过一首古诗《锄禾》吗? 2.师生一起来背诵。

3.师:谁知道这首诗的含义是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

5.教师总结,引出探究话题:“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是怎样辛苦劳动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小麦是怎么来的,真正体会“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板书课题:小麦的来历)。

二、感受体验 激发情绪

1.老师引导:小麦是怎样种出来的呢?课前同学们采访了身边的农民,肯定收获很大。把你们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吧!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让学生明确小麦种植要经过翻地、播种、管理、收获的过程。在播种之前,农民还要选种,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3.教师启发:在这个过程中,农民是怎样劳动的呢?谁能说给大家听? 4.学生自由发言。

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例如:浇水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农民最常做的工作。在农田里给小麦浇水,走路非常艰难,深一脚浅一脚地挪动,弄得满身泥水,还要保护好每一棵小麦苗。特别是入冬前的浇水,天气寒冷,井水冰凉;在小麦抽穗、开花、灌浆的时候,农民们顶着烈日,在齐腰的麦田间浇水,麦穗上的刺儿扎在脸上,非常难受。让学生在教室里体验农民弯腰给小麦浇水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农民背着沉重的药水桶给小麦喷药,或者体验收割小麦时在麦田里拾麦穗。 5.说说体验活动后的感受和感想。

6.总结: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农民确实付出了辛苦的劳动,遇到干旱和大风等自然灾害,

农民的劳动更辛苦。单靠农民的劳动,小麦就能收获吗?还有哪些人为小麦的生产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呢?

三、探究交流 情感升华

1.小组讨论。(还有哪些人为小麦的生产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2.汇报交流。

3.总结:光有农民伯伯的辛苦劳动也不会让小麦获得丰收,看来,不管做什么事,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一粒米,包含了这么多人的辛苦劳动,来得真不容易呀。

四、课外延伸 激励导行

教师总结引导:在探究小麦来历的过程中,大家有什么感受?赶紧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得记录下来吧。

第二课时 身边的农业

教学目标:

1.尊重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学习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热爱科学。 2.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通过多种方式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知道农业是衣食之源,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了解农业的基本知识。 教学准备

1.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农贸市场、菜市场去走访劳动者,向他们了解以前和现在的饲养或种植情况,也可以向爷爷、奶奶了解“冬天饭桌上的蔬菜、水果跟过去相比有什么变化”。 2.搜集有关农业现代化的资料或图片,了解尖端的农业科技知识。 教学过程

一、说说自己喜欢吃的食品

1.教师谈话:同学们,中国有句俗话叫“民以食为天”,你知道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2.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谈理解。

3.教师引导:食物是生存的根本。我们每天都需要很多食物。在这些食物中,说说你喜欢的食品有哪些?

4.学生列举自己喜欢吃的食物。(要让学生多说,尽可能的说到粮食类、水果类、蔬菜类、鱼虾类、蛋类、肉类等) 二、寻找食品的来源

1.教师提出问题:我们能不能给大家喜欢的这些食品分一分类? 2.学生分类。

3.教师引导:你们知道自己喜欢的这些食品是怎么来的吗?下面,我们就分组来研究研究。 4.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分组,探究自己喜欢的食品是怎么来的,这些劳动者是怎样劳动的。 5.汇报交流。

6.教师引导:听了同学们的汇报,你知道了什么?想说什么? 三、今昔对比

1.教师引导:正是有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农民的辛苦劳动,我们今天的生活才这样的丰富,想吃什么有什么。说到吃,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大家也饿了吧?再坚持一会儿,放学回家,肯定有很多好吃的。说到吃饭,我和爷爷在一起吃饭时,爷爷常说现在吃得好,常说以前过年也吃不上一顿这样的饭。你知道爷爷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2.学生结合课前的调查访问,谈自己的想法。

3.教师引导:为什么以前人们吃的不如现在好呢?为什么同样是种庄稼、养鱼虾、种果树,为什么现在收获得多,以前收获的少呢? 4.学生自由发言。

四、我知农业现代化

1.教师引导: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正向科学、多元化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农产品更加讲究绿色、营养、无公害。对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你知道哪些? 2.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

3.教师补充农业科学家的典型故事。例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潜心研究水稻杂交的故事。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农业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

4.教师总结: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关注农业现代化发展,特别是我们周围的农业发展,看看有没有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如果你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不妨给农民伯伯们写封信,把先进的技术介绍给他们。

第二课、走进食品加工厂

教学目标:

1.通过参观、访问、讨论、交流,了解方便面的加工过程,懂得日常生活与工业发展的密切关系。

2.在探究的过程中,了解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体会人们工作的辛苦,知道珍惜探们的劳动成果就是对他们的尊重。

3.体验工业生产的复杂性,培养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4.感受科学技术发展与工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第一课时 参观食品加工厂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实地参观、访问,了解方便面的加工及流通过程,懂得日常生活与工业发展的密切关系。

2.继续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并尝试合理而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问题。新 课 标 第 一 网

3.在探究的过程中了解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体会人们工作的辛苦,体验工业生产的复杂性,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4.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5.感受科学技术发展与工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拟定一个活动计划,每人准备一个参观时最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参观需要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参观准备

(一)引出探究话题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方便面吗?看来,方便面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食品。关于方便面你们知道哪些?还想知道哪些?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梳理出要探究的问题。 (二)制定参观计划

1.教师谈话:我们准备去食品加工厂参观,通过参观了解这些问题。大家说,参观前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 2.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总结:

(1)做好参观前的联系工作,确定好参观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2)大家要准备好参观所需要的物品; (3)明确参观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4)明确参观内容或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5)制定参观计划。

4.分组制定参观计划,准备参观所需要的物品。 5.明确参观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汇报交流

(一)回顾参观活动

1.教师谈话: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参观了方便面加工厂,看到了方便面的整个生产过程,同学们的收获肯定很大。你最感兴趣的问题解决了吗?说说你的收获吧! 2.学生谈参观的收获。 教师随机提问:(1)我们看到很多工人在车间内工作,如果缺少了一个,会怎么样呢?(2)在车间内我看到都是机械生产,我认为工人们的工作不是很辛苦,大家的感受如何?

3.通过参观、交流,我们知道了一包方便面的生产是需要很多人分工合作才能完成的,看似简单的劳动,其实是非常辛苦的。机械一刻不停的转动,就需要每个人一丝不苟地工作。 (二)扩展认识

1.教师引导:我们都看到了方便面的加工,这样加工出来的方便面,就是我们吃到的方便面吗?我们要吃到这些方便面,还需要哪些人的劳动呢? 2.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

4.教师总结:方便面出厂后还需要包装设计和广告宣传,还要有运输工人运送到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还离不开商店销售人员的劳动。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5.学生谈感想。 三、记录收获 教师总结:参观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在参观的过程中,你感觉自己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哪些地方还需要努力,在今后的参观学习中应该怎样做?了解了方便面的来历,你想到了什么?想说什么?赶紧把自己的收获记录下来吧。

第二课时 生活离不开工业

教学目标:

1.了解工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了解工业生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树立崇尚科学的观念。 3.尊重并感谢生活中的工业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4.关注社会发展,了解家乡的工业发展状况,为家乡工业发展献计献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

1.调查了解社区的工业生产状况。了解有哪些工厂,分别生产什么。 2.搜集原始人群生活状况的资料或图片。 3. 搜集现代工业生产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出探究话题

1.教师谈话: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些关于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状况的资料,通过查找资料,我想一定有很多收获,谁愿把自己的资料和收获展示给大家? 2.学生自由交流。

3.教师引导:听了大家的介绍,你认为原始社会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对比我们今天的生活,你想说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 二、寻根求源

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cc1s9ohe97z7sh756f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