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
1、指南针主要由( )( )( )构成。 2、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 ),磁铁有两个磁极。指北的磁极叫( ),指南的磁极叫( )。北极用字母( )表示,南极用字母( )表示。
3、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接近时,有时会往一块吸,我们叫它们相互( );有时会往两边推,我们叫它们相互( )。 4、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 )。
5、指南针是利用磁铁( )的性质制成的仪器。 6、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 )之一。
7、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用磁石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称之为( )。
8、“司南”的勺柄指向( )方。
9、在900多年前,人们使铁片、钢针变成磁铁,制作出了两种指南针,它们是( )和水浮式指南针。
10、把磁针和方位盘组合在一起,人们制造出了叫做( )的定方向的仪器。有了它,就不会在大海里迷失方向了。 二、选择题。
1、小明在野外迷失了方向,他赶紧将一个小磁针拿出来,小磁针静止后,S极所指的方向即为( ) A、东 B、西 C、南 D、北
1 / 6
2、将下列物体与指南针放在一起,不会影响指南针正确指示方向的是( )。
A、铁钉 B、钢板 C、马蹄开磁铁 D、塑料尺 3、使用指南针观测方向时,应该( )放置指南针。 A、垂直 B、倾斜 C、水平 4、下列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
A、一元硬币 B、铁钉 C、五角硬币 5、两块磁铁吸合在一起,磁力( )
A、减弱 B、增强 C、不变 三、判断题
1、指南针的发源地是中国。( )
2、从古到今,指南针在形状及准确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 )
3、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 4、条形磁铁的磁性一定比环形磁铁的磁性强。( )
5、将一块磁铁平分为两块,每块磁铁的磁性比原磁铁的磁性弱。( )
6、磁铁无论大小,都只有两个磁极。( ) 7、利用磁铁可以辨别物体中是否含有铁。( )
8、磁铁只有接触到含有铁的物质时,才能将其吸引。( ) 四、问答题:
如何使用指南针定方向?
2 / 6
第四单元《磁铁》复习题
1、根据磁铁的形状不同,可分为(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等。
2、在家庭物品中( 电冰箱的门上)、(柜子门上 )、(包上)都用到了磁铁。
3、我们所了解的磁铁性质(能吸铁、能吸金属、会粘在铁片上。有时会推开另一个磁铁、可以做指南针)。 4、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不能吸引哪些物体?
磁铁能吸引大头针、铁钉、弹簧、回形针、钢珠、圆珠笔尖上的小圆珠、一元硬币等,
磁铁不能吸铜、铝、塑料、橡胶、木头、纸、衣服等。 5、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6、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7、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极),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极)。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
8、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3 / 6
9、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10、钢针经过磨擦可以变成(磁铁)。
11、指南针的构造:(磁针、支架、方位盘)。
12、2000多年前,人们把(天然磁石)制成勺形,放在一个光滑的铜盘上,铜盘上刻着方向,轻轻转动勺子,当它停止转动后,(勺柄总是指向南方),人们称它为(司南),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了。
13、司南为什么要放在光滑的铜盘上? 为了能让司南自由转动。
14、一块磁铁会改变另一块磁铁的磁力,用(相吸)的方式会使(磁力变大),(相斥)的方式会使(磁力变小)。 15、你是怎样制作指南针的?
(1)、用手拿着磁铁的一端,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20~30次。
(2)、如果钢针能吸起大头针,说明钢针有了磁性。
(3)、把磁化的钢针插在吹塑纸上,放在水中,磁针一端指南,一端指北,在吹塑纸上写上东、南、西、北各个方向,我们的指南针就能指示方向了。 16、指南针的制作原理:
4 /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