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文言知识点总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7 3:33: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睢宁县文华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资料

劝学

一、通假字:

1. 輮使之然也:輮通“煣”,使弯曲 2. 虽有槁暴:有通“又”,再次

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二、古今异义:

1. 劝学:劝:古义:勉励;今义:劝说

2. 假舆马者:假:古义:借助;今义:与“真“相对 3. 蟹六跪而二螯:跪:古义:蟹腿;今义:跪下

4. 金就砺则利:金: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

5.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寄托:古义:指容身、存身;今义:付托、寄寓 6.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参:古义:检查;今义:参加、加入

7. 蚓无爪牙之利: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或比喻帝王得力的助手;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8. 輮以为轮:以为:古义:把(它)做成;今义:认为,用于对人或事物做出判断 9. 而神明自得:神明:古义:人的智慧;今义:神的总称

10. 下饮黄泉:黄泉:古义:地下的水;今义: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的人指阴间 11. 用心一也:用心:古义:因为用心,两个词;今义:对某事肯动脑筋 12. 而绝江河:江河:古义:特指长江、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三、词类活用:

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 下:名词作状语,向上 向下 3. 非能水也:水:名词作动词,游水 4. 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5. 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6. 用心一也: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7. 不积小流:流:动词作名词,水流

8. 积善成德:善:形容词作名词,善事、善行 四、一词多义: 1. 绝:

A. 而绝江河:横渡 B. 来此绝境:隔绝、隔断 C. 群响毕绝:终止 D. 以为妙绝:到了极点 E. 佛印绝类弥勒:非常 2. 强:

A. 筋骨之强:强健 B. 挽弓当挽强:有力的弓 C. 赏赐百千强:有余

1

睢宁县文华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资料

D. 乃自强步:竭力、勉强 3. 假:

A. 假舆马者:借助、利用 B.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C. 无所宽假:宽容 D. 请假设草具:暂且 E. 乃悟前狼假寐:假装 F. 假有人焉:如果 4. 望:

A. 吾尝跂而望矣:向远处看 B. 日夜望将军至:盼望 C. 先达德隆望尊:名望 D. 七月既望:月圆之时 5. 闻:

A. 而闻者彰:听到

B. 不能称前时之闻:声誉、名声 C. 博闻强志:见闻、知识 6. 一:

A. 用心一也:专一 B. 骐骥一跃:数词 C. 四海一:统一 D. 一闻人之过:一旦 E. 一如既往:一概 7. 焉;

A. 风雨兴焉:兼词,于此 B.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它 C. 焉得虎子:哪里 8. 而;

A. 而青于蓝:转折连词

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连词C. 吾尝终日而思矣:修饰连词 D. 锲而舍之:承接连词 E. 蟹六跪而二螯:并列连词 9. 于:

A. 取之于蓝:从 B. 而青于蓝:比

C. 善假于物也:引进对象 10. 利:

A. 金就砺则利:锋利

B. 非利足也:使......走得快 C. 利其然也:以......为利

2

睢宁县文华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资料

11. 明:

A.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明达 B. 而神明自得:智慧 C. 火尚足以明也:照明 12. 生:

A. 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B. 蛟龙生焉:生长 五、文言句式:

1.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判断句 2.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 3.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 4.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宾结构后置 5.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介宾结构后置 6. 善假于物也:介宾结构后置

7.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师说

【一词多义】 1.(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⑦⑧⑨⑩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作“专门技艺人”讲) ③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 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 拜师) 2.(之) 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指示代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些”、“那些”) ③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句读之不知:(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 ⑤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代道理) .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消独) .3.(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指示代词,那些)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 4.(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5.(道)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词,道路、途径)

3

睢宁县文华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资料

6.(乎) ①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7.(于)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词类活用】 ①惑而不从师(名作动,有疑难问题) .②吾师道也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名作动,学习) ..③或师焉,或不焉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名作动,从师) ..④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作动, 在??之下,低于) .⑤君子不齿(名作动,挂齿,不齿:不屑与之同列) .⑥则群聚而笑之(名作状,成群地) .⑦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形作名, 圣人、愚人) ..⑧小学而大遗(形作名, 小的方面) ..⑨吾从而师之 / 孔子师郯子 (名词意动,以??为师) ..⑩而耻学于师 / 则耻师焉( 形容词意动 ,以??为耻/ 认为??可耻) ..【古今异义】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②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 今:小学生的学校 ③今之众人

古:普通人 今:表示大众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⑤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⑥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⑦圣人无常师

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常的 ⑧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风气 今:道理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句式)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式判断句)

②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非??者也”:“者也”连用式否定判断句)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 (“者”式) 2.被动句: ①不拘于时。 3.倒装句: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4

搜索更多关于: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文言知识点总结 的文档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文言知识点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cf2a5roxb3pebe0io3703gjy5zd2f00lx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