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鼓励学生先画一画,用学具摆摆,再进行交流,最后发现规律,增强空间思维能力。
二、课堂总结:对每一题延伸出的知识点进行集中归类,提高动手和空间思维能力,要在实践中进行。
作业布置:选择配练或其他相应习题 三、板书设计:
四、课后反思:
.....
.....
总复习——图形与几何
第7课时 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认识
教学内容:感受并区分长度、面积和体积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长度、体积与面积的区别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反思意识 教 法:知识归总讲授 学 法:独立学习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PPT 教学过程:
一、对长度、周长的认识。重点让学生理解何为周长?通过举例来深入说明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和立体图的棱长总和。
1、结合图中的围栏的长度体会长度、周长的认识。 2、也可以利用教室、身边熟悉的实例进行交流。
(体会研究长度、周长意义的必要性,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对面积的认识。
1、结合水池的占地大小、草坪的大小等说说对面积的认识。
2、结合自己坐的桌子,来说说你最关心桌子的面,从而体会面积学习的必要性。 3、结合我国的国土面积、耕地面积,来体会面积的意义,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节约意识的教育。
.....
.....
三、对体积(容积)的认识
1、结合水池中水的多少说说对体积(容积)的认识。 2、结合自己熟悉的实例加以说明。
(在整理和复习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巩固所学知识,能够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填上合适的单位。学生抢答完成,提高课堂气氛。
1、水杯高约15 。2、跳绳长约2 。3、小红的腰围约为60 。 4、一枚邮票的面积约为4 。5、一个人一次能喝约500 的水。 6、牙膏盒的体积约是40 。7、一瓶康师傅水的容积约为500。
五、课堂总结:通过情景图引入建立单位的必要性,充分感受各个单位意义并通过实例来展示给集体。 作业布置:选择相应习题
六、板书设计:
图形与测量一 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认识 对长度、周长的认识。
对面积的认识。
对体积(容积)的认识
课后反思:
.....
.....
总复习——图形与几何
第8课时 度量单位的认识及进率
教学目标:
1、能够进行实地测量、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
2、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并能对一些数据作出分析评价。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反思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各单位间的进率与换算方法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 法:知识讲授 归总 学 法:观察总结 独立学习 教学准备:小黑板习题出示 教学活动:
一、看一看,说一说。
为什么测量要用统一的“单位”呢?
(1)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根据精确程度不同有:格尺(厘米)、米尺、千分尺等。
(2)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测量时往往先测相关的长度,然后利用相关公式求出面积,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等,我们也可以用相关的面积单位去度量被测物体。
(3)测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等。 测量容积要用容积单位:升 、毫升
二、体会单位之间的进率。
由学生抢答完成此表,并要求学生体会回答每种单位间相邻两单位进率从长度到面积到体积是如何变化的?
.....
.....
三、借助实例说说。
(1)1米、1分米、1厘米分别有多长?
(2)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有多大? (3)1立方米、1立方分米、1升、1毫升有多大? 四、填一填
0.4米=( )厘米 7500毫升=( )升 416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725厘米=( )分米 6.2平方分米=( )平方米 2.8升=( )毫升
3.2平方米=( )平方分米 0.24平方千米=( )平方米 320毫升=( )立方厘米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五、学生完成后,集体评议,并总结出单位换算的方法: 低级化高级( )进率,相反则( )进率。 六、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七、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