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料标准击实试验结果表 表 4 水泥剂量(%) 最佳含水量(%) 最大干密度(g/cm3) 4.5 4.9 2.36 5.0 5.1 2.37 5.5 5.2 2.37 4.4 测定7d无侧限抗压强度 4.4.1制作试件:按规范规定采用一个水泥剂量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按9个试件配制,工地压实度按98%控制,现将制备试件所需的基本参数叙述如下: 配制一种水泥剂量一个试件所需要各种原材料数量 成型一个试件按6500g混合料配制,取碎石和水泥的含水量为0%,先计算水泥剂量为5.0%的各种材料用量: 水泥:6500*[5/(100+5)]=310g 集料:6500*[100/(100+5)]=6190g 需要加水:6500*5.1%=332g 4.4.2制备一个试件需要混合料的数量: m=vρdk(1+w0) =2651×2.37×98% (1+5.1%)=6471g 4.4.3用同样方法对水泥剂量为4.5%、5.5%的混合料制备参数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列入表5中; 混合料试件制作计算汇总表 表5 水泥剂量(%) 试件干密度(g/cm3) 一个试件所需材料质量 (g) 碎 4.75~9.5mm(38%) 石 0~4.75mm(32%) 需加水数量 一个试件混合料数量(g) 附注 (1) 试件制作要求 1 试件规格Ф150mm 高150mm; 2 最少试件数量:CV小于(10%—15%)时9个试件; 3 试验项目: 3.1 水泥必试项目; 3.4含泥量; 3.2粗、细集料的筛分;压碎值; 3.5击实试验; 3.3石屑的液塑限及塑性指数; 3.6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4. 试验仪器和设备:均符合标准、规范、试验规程要求,全部经过计量标定; 1878 300 6432 1876 314 6471 1868 320 6477 9.5~31.5mm(30%) 1760 2230 1759 2229 1751 2217 水泥 4.5 2.36 264 5.0 2.37 293 5.5 2.37 321 5. 报告中的有关数据: 5.1 配合比设计试验结果汇总表中的计算数据均为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5.2配合比设计中,有关数据是经过多次试验通过优选确定,试配强度是以CV小于(10%—15%)确定; 4.4.4测定饱水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经6d标养1d浸水,按规定方法测得7d饱水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见表6。 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汇总表 表6 水泥剂量(%) 强度平均值R (Mpa) 强度标准差σ(Mpa) 强度偏差系数CV (%) RC0.95(=RC-1.645*S) (Mpa) 是否满足公式RC0.95(=RC-1.645*S) 4.5 4.3 0.33 7.7 3.8 否 5.0 4.9 0.42 8.5 4.2 是 5.5 5.2 0.41 7.8 4.5 是 4.4.5 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要求,依据本配合比试验数据配制的水泥稳定混合料,进行了混合料延时成型试验;在延时两小时情况下强度和干密度损失后均满足设计要求。结果见表7 延时2 h最大干密度与抗压强度损失对照表 表7 损失量项 目 水泥剂量(%) 干密度(g/cm3) RC0.95(=RC-1.645*S) (Mpa) 是否满足公式RC0.95(=RC-1.645*S) 附注(2) 1 养生条件:试件养生温度25±20C;相对湿度≥95%;标准养护6d,并在试验前浸水24小时; 2 抗压试验:加荷速度1mm/min; 4.5 确定试验配合比(目标配合比): 通过以下方法确定水泥最佳剂量。 4.5.1比较强度平均值和设计要求值,根据试验结果,水泥剂量为5.0%,5.5%试件强度代表值均满足且不低于4.0Mpa设计值要求。 4.5.2考虑到试验数据偏差和施工中的保证率 ,对水泥剂量5.0% ,5.5%时强度数据通过公式 :Rc0.95(= RC-1.645*S)验算,水泥剂量为5.0%和5.5%的强度均能够满足设计强度指标要求。 4.5.3从工程经济性考虑,5.0%的水泥剂量为满足设计强度指标的最小水泥用量;满足规范规定的路面基层抗压强度及压实度的要求,故为此配合比的最佳水泥用量。 4.5.4试验室目标配合比综合确定为: 2.37 4.2 是 延时前 延时后 (%) 5.0 2.32 4.0 是 3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