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中国传统工艺的跨界结合创新模式
作者:王侯浴阳
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09期
摘 要:二十一世纪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复兴的的潮流涌起,传统工艺的现代化创新一度成为热点。而传统工艺发展至今常伴随着内容固化、题材趋同等问题。因此,如何进行传统工艺的创新成为值得探讨的课题。 本文结合近年非遗创新活动的传统工艺跨界结合的案例,分析其创新的新模式。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工艺;跨界结合;创新 一、中国传统工艺的振兴
传统工艺是手工艺人对生活的感悟,是生活的艺术,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有必要的传承价值与被振兴的资本。近年来传统工艺振兴之路愈发宽广,传统工艺相关学科、研究等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社会、高校对传统工艺的传播力度加以扩大,企业及高校建立相关工作站,各类工艺大赛、展示等活动广泛兴起,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
虽然传统工艺以细致专注的制作、精雕细琢的工艺,获得了人们的关注和青睐,但在其振兴的过程中,常伴随着过于倚重现代技术或传统形式的表达,前者导致“技术代替艺术”“机器代替手工”“共性代替个性”“数量代替质量”1等问题,后者则产生内容固化、题材趋同等问题。传统工艺的振兴需要质量的提升。 二、新时代下对传统工艺的创新思路
振兴中国传统工艺,需要创造性地转化和创新,而不是将传统元素任意肢解继而不恰当地拼凑堆砌,应在对所创作的传统文化认识和深入理解的前提下,运用现代化的新材料和设计方法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使创新后的传统在现代展现魅力与影响。传统与现代可相互融合,彼此影响。传统工艺的最终目的是“确立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普世价值”2,振兴传统以服务于当代社会。陈岸瑛说到一个“格”3,笔者将其理解为作品中文化的品格,在传统工艺中表现为其文化格局或意义。传统工艺的振兴如能加入新时代的“格”,则是可喜的。而这就需要通过对每种传统工艺自身的作用、意义或内涵的“升格”来实现。
在准备对其进行创新时,需细致研究其中每一部分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文化背景,将其内在意义传承下去,适应当下的需求。张夫也认为,工艺偏重艺术与感性,设计偏重设计与理性4。笔者认为,传统工艺的振兴,或可作为“美大于用”的工艺品,或创新为“用大于美”的设计产品。
三、传统工艺的跨界结合创新模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