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汇编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杭州市) A.认识活动 B.智育活动
C.促进学生多面发展的活动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
【答案】:A.解析:考查教学的本质.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识活动.
2.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 ).(哈尔滨市)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
【答案】:A.解析: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途径包括自主、合作、探究. 3.动机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成( )关系.(长沙市)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倒U型 D.无关
【答案】:C.解析:学习内容越困难,学习效果越容易受到较高动机水平的干扰.如果高度愤怒和过分高兴时,解答难度问题的效果不佳.对于简单的操作,高度动机效果佳.而一般操作,适宜于中等动机的水平.
4.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黄石市)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知觉
【答案】:A.解析:考查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区别.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须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5.以下不属于泰勒评价程序步骤的是( ).(海口市)
A.确立评价目标 B.确定评价情境 C.控制评价过程 D.利用评价结果 【答案】:C.解析:略.
6.“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湘潭市)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答案】:B.解析: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白板说”. 7.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须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 ) .(株洲市)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方法与过程目标 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D.课堂教学目标
【答案】:C.解析:课程设计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九江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解析: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观有: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9.在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 ).(杭洲市) A.教育方针 B.教材 C.课程标准 D.课程
【答案】:D.解析:课程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施工蓝图”. 10.归结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称之为( ).(长沙市) A.综合 B.分析 C.概括 D.抽象 【答案】:C.解析:这是概括的释义.
11.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个是典型的迁移现象,这个成语是( ).(南昌市)
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 【答案】:A.解析:略.
12.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的是( ).(湖州市) A.加涅 B.罗森塔尔 C.戴尔 D.波斯纳 【答案】:D.解析:略.
二、填空题
1.我国当前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__,特殊形式是复式教学.(合肥市)
【答案】:班级授课制
2.斯皮尔曼提出的“二因素理论”认为能力是由______因素和______因素构成的.(通化市) 【答案】:一般、特殊
3.桑代克的三大学习定律指______、_______、_______.(无锡市) 【答案】: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4.按学习的方式分类,奥苏贝尔将学习分为________和_______.(南京市)
【答案】: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5.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_________,_________的课程评价,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等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文昌市) 【答案】: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6.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_____.(苏州市)
【答案】:说理教育法、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三、判断题
1.创造性是少数人的天赋,不是一般人都有的 .(长沙市)( ) 【答案】:×.解析: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性不是少数人的天赋.
2.带领学生深入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的直观教学形式属于实物直观.(杭州市)( )
【答案】:√.解析:实物直观是通过各种实物进行的教学活动,包括观察实物、标本、实习、实验以及教学性参观等.
3.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无锡市) ( )
【答案】:√.解析: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
4.认知方式有优劣之分,沉思型优于发散型,场独立型优于场依存型.(晋城市) ( )
【答案】:×.解析:冲动型学生在运用低层次事实性信息的问题解决中占优势.沉思型学生在解决高层次问题中占有优势. 5.“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道德认识.(太原市)( ) 【答案】:×.解析:这属于道德意志.
6.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操作性学习.(湖州市) ( )
【答案】:×.解析:班杜拉认为,学习是观察的结果.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昆明市) 【参考答案】:
上课成为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因为:
(1)上课是实现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的直接表现,对教师来说,是他的思想、教学能力的反映,对学生来说,是掌握系统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个性的反映,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2)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预习是上课的准备,课外作业,课外辅导,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都是在上课的基础上进行的. 2.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黄石市) 【参考答案】: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3.简述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特征.(长沙市) 【参考答案】:
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特征:
(1)以被评价者的素质多面发展为目标;
(2)对被评价者的发展特征的描述和发展水平的认定甚至到进行须要的选拔,其目的都是为了更有利于被评价者的后续发展; (3)注重过程评价; (4)关注个体差异; (5)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 五、论述题
1.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与传统观念相比,新的课程内涵的变化趋势有哪些?(南京市) 【参考答案】:
(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从强调教材这一单一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实无课程”并重; (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2.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是什么?请结合实际阐述教育过程中应如何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苏州市)
【参考答案】:
(1)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①自觉性;②独立性;③创造性 (2)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力求做到:①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②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③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