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中数学总复习第02轮专题复习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01(专题36猜想、规律与探索)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7 8:40: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ECNU LEX

∴∠1=∠2.

又∵CN、平分∠ACP,∴∠4=

1∠ACP=60°。 2∴∠MCN=∠3+∠4=120°。………………① 又∵BA=BC,EA=MC,∴BA-EA=BC-MC,即BE=BM。 ∴△BEM为等边三角形,∴∠6=60°。 ∴∠5=10°-∠6=120°。………………② 由①②得∠MCN=∠5. 在△AEM和△MCN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EM≌△MCN(ASA)。 ∴AM=MN.

(2)若将试题中的“正三角形ABC”改为“正方形A1B1C1D1”(如图),N1是∠D1C1P1的平分线上一点,则当∠A1M1N1=90°时,结论A1M1=M1N1是否还成立?(直接给出答案,不需要证明) (3)若将题中的“正三角形ABC”改为“正多边形AnBnCnDn…Xn”,请你猜想:当∠AnMnNn=______°时,结论AnMn=MnNn仍然成立?(直接写出答案,不需要证明) 【答案】解:(1)∠5=∠MCN,AE=MC,∠2=∠1;[来源:] (2)结论成立; (3)

n?2?1800。 n111111?S=1??S=1??2,…,2322,22,21223343. (2011四川成都,23,4分)设S1=1?Sn=1?11? 22n(n?1)设S?S1?S2?...?Sn,则S=_________ (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其中n为正整数).

n2?2n【答案】.

n?1Sn?1?111121112?1?[?]?2?1?[]?2?== n2(n?1)2n(n?1)n(n?1)n(n?1)n(n?1)1]2

n(n?1)=[1?111n2?2n1)+(1?)+(1?)+…+(1?)?∴S=(1?. 1?22?33?4n?1n(n?1)第5页共27页

ECNU LEX

接下去利用拆项法

111即可求和. ??n(n?1)nn?14. (2011四川内江,加试5,12分)同学们,我们曾经研究过n×n的正方形网格,得到了网格中正方形的总数的表达式为12+22+32+…+n2.但n为100时,应如何计算正方形的具体个数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并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通过探究我们已经知道0×1+1×2+2×

13+…+(n—1)×n=n(n+1)(n—1)时,我们可以这样做:

3(1)观察并猜想:

12+22=(1+0)×1+(1+1)×2=1+0×1+2+1×2=(1+2)+(0×1+1×2) 12+22+32=(1+0)×1+(1+1)×2+(1+2)×3

=1+0×1+2+1×2+3+2×3[来源:] =(1+2+3)+(0×1+1×2+2×3)[来源:]

12+22+32+42=(1+0)×1+(1+1)×2+(1+2)×3+

=1+0×1+2+1×2+3+2×3+ =(1+2+3+4)+() ……

(2)归纳结论:

12+22+32+…+n2=(1+0)×1+(1+1)×2+(1+2)×3+…+[1+(n—1)]n

=1+0×1+2+1×2+3+2×3+…+n+(n一1)×n =() +[][来源:] =+

1=× 6(3)实践应用:

通过以上探究过程,我们就可以算出当n为100时,正方形网格中正方形的总个数是. 【答案】(1+3)×4

4+3×4

0×1+1×2+2×3+3×4 1+2+3+…+n

0×1+1×2+2×3++…+(n-1)×n[来源:学。科。网]

1n(n?1) 2第6页共27页

ECNU LEX

1n(n+1)(n—1) 3n(n+1)(2n+1)

5. (2011广东东莞,20,9分)如下数表是由从1 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组成,观察规律并完成各题的解答.

(1)表中第8行的最后一个数是,它是自然数的平方,第8行共有个数;

(2)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第n行的第一个数是,最后一个数是,第n行共有个数;

(3)求第n行各数之和. 【解】(1)64,8,15;

(2)(n?1)2?1,n,2n?1;

(3)第2行各数之和等于3×3;第3行各数之和等于5×7;第4行各数之和等于7×7-13;

32类似的,第n行各数之和等于(2n?1)(n2?n?1)=2n?3n?3n?1.[来源:]

26. (2011四川凉山州,19,6分)我国古代数学的许多发现都曾位居世界前列,其中“杨辉三角”就是一例。如图,这个三角形的构造法则:两腰上的数都是1,其余每个数均为其上方左右两数之和,它给出了?a?b?(n为正整数)的展开式(按a的次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

22列)的系数规律。例如,在三角形中第三行的三个数1,2,1,恰好对应?a?b??a?2ab?b3222展开式中的系数;第四行的四个数1,3,3,1,恰好对应着?a?b??a?3ab?3ab?b展开

32n式中的系数等等。

1 1 1 1

3 2 3 1

1

…………………………(a+b)1 …………………………(a+b)2 1 …………………………(a+b)3

…………………

5(1)根据上面的规律,写出?a?b?的展开式。

5432(2)利用上面的规律计算:2?5?2?10?2?10?2?5?2?1

第7页共27页

ECNU LEX

【答案】解:⑴?a?b??a5?5a4b?10a3b2?10a2b3?5ab4?b5

5432 ⑵原式=2?5?2???1??10?2???1??10?2???1??5?2???1????1?

23455 =(2?1)5

=1 [来源:Z*xx*k.Com] 注:不用以上规律计算不给分.

7. (2011四川凉山州,20,7分)如图,E、F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点,

CE?AF,请你猜想:线段BE与线段DF有怎样的关系?并对你的猜想加以证明。[来源:]

A

E F B

20题图

C D

DF。

【答案】猜想:BE 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CB?AD,CB∥AD ∴?BCE?DAF 在△BCE和△DAF

?CB?AD???BCE??DAF ?CE?AF? ∴△BCE≌△DAF

∴BE?DF,?BEC??DFA ∴BE∥DF 即 BE

一、选择题

1、(2011年北京四中中考模拟20)23,3和43分别可以按如图所示方式“分裂”成2个、3

个和4个连续奇数的和,6也能按此规律进行“分裂”,则6“分裂”出的奇数中最大的是( )

A、41 B、39 C、31 D、29

第8页共27页

333DF。

23

3 5

33 7

9 11

13 15

43

17 19

初中数学总复习第02轮专题复习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01(专题36猜想、规律与探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cn9k8vffw0mq5f7e8iy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