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庙中心小学
2010年下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教育局和中心校要求,在学校工作计划的引领下,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实践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学生为中心,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突出教研工作的先导性,强化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充分发挥教导室的“研究、指导、服务”的功能,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切实做到“凸显特色,狠抓质量”,加大课堂改革的力度,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树立南岳庙中心小学教育发展的新形象。
二、具体目标任务 (一)、教研目标
1、深化课程改革,探索有效教学 2、加强学习研讨,提升教师素质 3、立足课堂教学,开展教学研究 4、狠抓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5、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其他目标任务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 2、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树立学校良好的形象。 3、以德育为首,强化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4、抓好兴趣小组工作,继续开展学生素质竞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展示学生素质。
5、确立班级管理目标,强化班级管理。
6、开好家长会,成立家长委员会,做好家长学校的各项工作。 7、协助搞好学校的各项大型活动。 8、完成学校下达的其他任务。 三、具体措施
(一)深化课程改革,探索有效教学 1、围绕课程改革,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
本学期各学科将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抓住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围绕研究专题,通过各种形式、不同层面的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方式,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真正有效的教学操作策略,努力构建活而不乱、活而有序的新课堂,突出个性化教学,讲求教育科学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培养教师的要求,积极组织有关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学科培训及兄弟学校的教学研讨,并在回校后作辐射培训。让教师通过学习和培训活动,逐步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2、继续抓好课改工作,完成上级下达的课改任务。专门建立课改教研组,应对课改中遇见的困难、问题进行讨论、总结,使之成为经验性文章上报,以备在全乡或上级部门进行推广、交流,以巩固和提高学校教科研成果。
3、继续深化课改,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和校本课程有效教学的研究,逐步建立完善而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二)加强学习研讨,提升教师素质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夯实教学功底。
立足于打造“师德高尚、素质全面、水平一流、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目标,建立健全学校师德师风管理制度,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行政、教师中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提高师德修养和学识修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树立教师良好的社会形象。学校将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学习培训活动,努力创设对话交流的平台与理论研讨的空间,围绕研讨主题,认真研读学科课程标准及现行教材,深入研究,把握要髓,并以此为契机,指导组织相应的活动,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能力。
鼓励教师认真阅读各类专业书籍,注重学习积累,组织交流、研讨,提高教学水平,并善于思索,勤于笔耕,鼓励参加各种形式的读书交流活动。
2、加强实践研究,改进教学行为,磨砺教学功底。
本学年各学科将结合各项活动,力争使不同层面的教师能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在实践中探索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有效的教学操作行为,在实践中磨砺教学
功底,并结合具体典型的教学案例,组织广大教师进行研讨,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与广大教师共同协商、平等对话,澄清认识,共同提高。
3、培养梯队,继续抓好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
继续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借助“师徒结对”进一步做好传、帮、带工作,发挥骨干教师的优势,以老带新,言传身教,使他们迅速成长,胜任教学工作。
善于发现、推荐好苗子,积极为教师创条件、搭舞台、铺台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举办的讲课赛,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
(三)立足课堂教学,开展教学研究
1、扎实课堂教学研究。本期课堂教学改革要在五个方面取得进展。一是“实”:教学过程应该及时检测和评析,检查是否夯实基础,是否掌握主干知识,是否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及时跟踪补救;二是“巧”:要对教学内容巧分析、巧安排、巧设计,选择恰当的教法,力求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三是“精”:要做到“量要适度,质在其中,精心选择,效率当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语言简洁,抓住要点,分析透彻,重点和难点处理精当;四是“活”:灵活采用“换说法,改条件,验结论,重过程”等方法把问题展开,灵活地将问题交给学生,从知识到问题,从问题到方法,从方法到能力,师生互动,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五是“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勇于创新,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本学期教导室为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对各学科教学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2、继续推行集体备课制度。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月一次,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根据教学计划,每月确定备课内容)、定中心发言,确保集体备课质量。每次集体备课要做到计划合理、时间保证、人人参与、讲求实效;
3、组织教师围绕课程改革,深入研究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将课程改革的关键点、困难点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并进行相关的教研活动。本学年的教研活动将着重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将贯穿于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将与教师和学生的日常行为的改善紧密相连,争取获得实效。
4、继续加大教研组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做到目标、计划、内
容、时间、人员五落实,内容上加强理论学习、教学研讨、集体备课和说课、评课,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汲取先进的教学经验。认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积极倡导行动研究和案例研究,努力探索合作教研和网络教研等教研方式。
(四)狠抓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规范有效的管理是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学科教学的操作流程和督查评估机制。按照“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要求,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继续采用“监督、指导、检查、评比”等方法和手段,本着“详细、严格、务实、经常”,使常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继续督促改革备课模式,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多联系实际,少搭花架子。
1、抓好备课。
抓好备课,重在吃透教材,把握目标,设计创新。要以新教材为载体,以学习方式变革为重点,用先进的理念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实现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彻底改变,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要倡导教师之间互帮互学,自制课件、自编辅导资料,把每备一节课看作是一次再创造。要从学生实际需要和教案的实用性出发,努力在活化备课上下功夫,使其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更好地发挥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的推动作用。特别要做到以下要求:精心做好课前准备,粗线条地设计,灵活机动地运用。在编写教案时应更多考虑年段目标、单元目标、教材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留有师生灵活的课堂操作和活动的空间,强调教学思路上的整体把握。并且努力以备课为突破口,改变备课中重教材,轻学生;重教法,轻学法;重过程,轻重难点突破的现象,真正在创新设计上下功夫。
2、抓实上课。
抓实上课,就是大力倡导向40分钟要质量,提高单位时间效益。各科教师进一步强化课堂常规管理,具体做到:做好课前准备,遵守课堂教学常规;提前在教室门口等待学生进入教室;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禁止在课堂上接听手机(手机应处于无声状态);规范课堂常规,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随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读、写、坐姿势;留有充足课堂作业时间,低年级课堂作业做到当堂基本完成;尽量准时下课不拖堂;关心爱护学生;注意教师仪表,衣着整洁、举止端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