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影响范围。
6.1.2.6 针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对照安全管理法规、技术规范、事故案例、未遂事件等辨识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和管理缺陷等事故原因。常见的事故原因见附录C。
——人的不安全行为应考虑作业过程所有的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非常规活动是指异常状态、紧急状态的活动。
——物的不安全状态应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常见的异常和紧急状态见附录D。
——不良环境应考虑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管理缺陷应考虑与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自身管理需要及更新情况。 6.1.2.7 应对危险化学品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分级。
6.1.2.8 根据危险源辨识结果,结合GB6441给出的事故类型确定安全风险类别。
6.1.2.9 建立危险源清单,清单项目至少应包括责任部门、班组/岗位、生产区域、生产设施、能量源或能量载体等内容。
6.2 安全风险评估
6.2.1 安全风险评估是根据危险源可能发生的每种事故类型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确定风险的大小和等级的过程。常见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见附录E。
6.2.2 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危险源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6.2.3 行业已经建立安全风险评估标准或方法的,按其执行。未建
学习 资料 整理 分享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立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和方法的,可选用适用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本指南推荐两种常用方法对已经辨识定性的危害因素进行定量风险分析,判定风险等级:一是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简称LEC);二是风险矩阵法(简称LS法)。鼓励企业结合实际采用多种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6.3 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6.3.1 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危险源可导致不同事故类型的安全风险等级。
6.3.2 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代表。
6.3.3 所选用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风险等级划分结果应合理对应到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
6.3.4 按照生产功能、空间界限相对独立的原则将全部作业场所网格化。将各网格风险等级在厂区平面布置图中利用“红橙黄蓝”四色进行标注,形成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图例见附录H。当风险标注位置重叠时,应用风险管控清单予以说明。如技术可行,企业可用空间立体布置图进行标示。
6.3.5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高处作业、吊装作业、断路作业、动土作业、盲板抽堵作业、危险品运输等作业活动难以在平面布置图中标示的风险,应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采取柱状图、饼状图等方式,绘制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 图例见附录I。
6.4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6.4.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以下原则:
学习 资料 整理 分享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分类、分级、分层、分专业,逐一明确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管控重点、管控责任和管控措施。
——重大安全风险应由企业级组织进行专项管控。
——安全风险控制资源投入如安全专项资金、升级改造、监测监控等应根据安全风险等级确定优先等级。
——按照消除、限制和减少、隔离、个体防护、安全警示、应急处置的顺序控制。
6.4.2 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制定工作方案,分别落实领导层、管理层、员工层的风险管控职责和管控清单,确保风险分级管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6.4.3 企业应结合安全风险特点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的规定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工程技术; ——安全管理; ——人员培训;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
6.4.4 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清单的主要项目包括风险点、场所部位、生产设施、能量源或能量载体、事故类型、风险等级、管控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等,举例见附录J。
6.4.5 企业要高度关注运营情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学习 资料 整理 分享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6.4.5.1风险评估结果为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时,应明确不可容许的危险内容及可能触发事故的因素,采取针对性安全措施,并制定应急措施。
6.4.5.2风险评估结果为一般风险时,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进行评估,检查并确认控制程序和措施已经落实,需要时可增加控制措施。
6.4.5.3风险评估结果为低风险时,维持现有管控措施,对执行情况进行审核。
6.4.6 作为重大安全风险进行管控的,必须制定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建立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其得到执行。
——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并保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明确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或者责任机构,并定期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设置明显的告知牌及警示标志。 ——以岗位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应急处置方法为重点,强化员工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
6.4.7 企业应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安全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形成电子化的安全风险分布图。安全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与隐患排查治理等相关信息管理系统相融合。
6.4.8 企业应在建设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或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之前,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和分析建设项目、生产经营活动潜在的风险,查找规划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早采取改进和预防措施,实现
学习 资料 整理 分享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安全风险全过程管控。
6.4.9企业应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基础上,对照安全风险管控清单中的危险源,依据各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程要求,编制隐患排查治理清单,至少应包括排查内容、排查标准和排查方法。
6.5安全风险公告警示
6.5.1企业应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并针对辨识评估出的安全风险,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所有管理者和员工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
6.5.2企业应公告本单位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对重大风险、较大风险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于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可采用设备风险告知牌和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等形式进行安全风险公告警示。
7隐患排查治理 7.1具体要求
7.1.1企业应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基础上,对所存在的危险源开展全覆盖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将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和较大安全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及其管控措施作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点。
7.1.2企业要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部门和岗位人员隐患排查治理的职责范围和工作任务;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事项、内容和频次;
学习 资料 整理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