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交通土建工程设计毕业论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7:35: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p2?h''c2?hc1Lc (2.28)

式中:hC1----曲线1 路面外缘最大抬高值(m) h\C1--曲线1 路面外缘最大降低值(m) hc2---曲线1 路面外缘最大抬高值(m) h\c2--曲线1 路面外缘最大降低值(m) Lc----超高过渡段长度(m)

LC?LS1?LS2 (2.29) P1---曲线1内侧(曲线2外侧)的超高渐变率 P2---曲线2内侧(曲线1外侧)的超高渐变率 ②零坡断面位置计算 x0?hc1?h\c1 (2.30)

p1?p2式中:x0----零坡断面距曲线1的YH点的距离(m) ③任意点超高值计算见下表2-15

表2-15 S形曲线超高计算表 超高位置 超高值 x?x0行车道横 坡(ix) 备注 x?x0内侧(Δh\中线(Δh') h''c1?P1x h''c2?P2x' 15、x为距曲线1 YH点的距离 B?h?ix2 hc2?P1x ?h??h\16、计算结果为与设B' 计高之高差。 3、x'=Lc-x 外侧(Δh) hc1?P2x (6) 中间带

中间带由两侧路缘带及中央分隔带组成。中央分隔带的表面形式采用凸型。为便于养护作业和某些车辆在必要时驶向反向车道,中央分隔带应按一定距离设置开口部。间距取为2000m,开口端部的形状采用弹头形。 (14)超高计算示例

以正线JD4为例进行计算。R=600m,Ls=120m, ZH=K2+162.912,路拱坡度2%,土路肩横坡3%。(D中央分隔带外缘,C右侧路缘带外缘,B硬路肩外缘,A土路肩外缘) ①计算超高值

??7804.232810.72757804.232810.7275??0.03804???0.04184

R600R26002v2802ih?????0.04184?0.042

127R127?600②确定确定超高缓和段长

B'?i(0.5?3.75?2?0.5)?(0.02?0.042)Lc???79.05m

1p150缓和曲线Ls=120m>Lc=79.05m。取Lc=120m时,横坡从路拱坡度过渡到超高横坡时的超高渐变率: p?(0.5?3.75?2?0.5)?(0.02?0.042)1? >1330 227.7120取Lc=Ls=120,p即为1/227.7。 ③桩号K2+200处,

距ZH点长度x?(K2?200)?(K2?162.912)?37.088m 外侧横坡值 ix?iG?ih0.02?0.042x?iG??37.088?0.02??0.001 Lc120D点与设计高之差为0

C点与设计高之差?(b1?B?b2)ix?(0.5?3.75?2?0.5)?(?0.001)??0.0085m B 点与设计高之差??0.0085?2?0.001??0.0105m A点与设计高之差??0.0105?0.75?0.03??0.033m 内侧横坡值 ix?ih?iG0.042?0.02x?iG??37.088?0.02?0.027m Lc120D点与设计高之差为0

C点与设计高之差??(b1?B?b2)ix??(0.5?3.75?2?0.5)?0.027??0.2278m B 点与设计高之差??0.2278?2?0.027??0.2818m A点与设计高之差??0.2818?0.75?0.03??0.3021m

④土路肩超高

内侧土路肩在超高缓和段起点以前变为2%,与路面横坡相同。内侧土路肩坡度过渡段长度:

l?(0.03?0.02)?0.75?1.7m

1227.7⑤其它桩号的计算结果见下表2-16

表2-16 曲线超高值计算 桩号 K2+240 X(m) 77.088 内宽(m) A -0.384 B C D A 外侧(m) B C D -0.358 -0.290 -0.436 -0.353 -0.441 -0.357 0 0.185 0.208 0.168 0 0 0.402 0.425 0.344 0 0 0.419 0.441 0.357 0 K2+280 117.088 -0.467 K2+320 圆曲线上 圆曲线上 圆曲线上 -0.473 K2+360 -0.473 -0.441 -0.357 0 0.419 0.441 0.357 0 K2+400 -0.473 -0.441 -0.357 0 0.419 0.441 0.357 0 2.6.8行车视距验算

行车视距定义:汽车在行驶中,当发现障碍物后,能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交通事故所需要的必须的最小距离。一级公路采用停车视距,停车视距可分为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安全距离三部分。时速80km/h的停车视距为110米。

视距计算中需确定目高和物高。目高(视线高):是指驾驶人员眼睛距地面的高度,规定以车体较低的小客车为标准,采用1.2m。 物高:路面上障碍物的高度,0.10m。

对纵断面的凸形竖曲线以及下穿式立体交叉凹形竖曲线的视距,在规定竖曲线最小半径时已经考虑,只要满足规定的竖曲线半径,亦满足了竖曲线视距的要求。所以,在视距检查中,应重点检查路线平面上的“暗弯”,即平曲线内侧有树林、房屋、边坡等阻碍驾驶员视线的平曲线。

视距曲线是指驾驶员视点轨迹线每隔一定间隔绘出一系列与视线相切的外

边缘线。在视距曲线与轨迹线之间的空间范围,应保持通视,如有障碍物则要予以清除。在弯道各点的横断面上,驾驶员视点轨迹线与视距曲线之间的距离叫横净距,用h表示。

横净距计算示例:JD4处,半径R=600m,缓和曲线长l=120m,转角α=31°,曲线长L=444.631m,圆曲线长Lˊ=204.631m,视距S=110m。(Rs曲线内侧视点轨迹线的半径,其值为未加宽前路面内缘的半径加上1.5m;γ视线所对应等的圆心角)。计算图示如图2-10。

计算:RS?R?B/2?1.5?600?23/2?1.5?590m

L'?S

??180S180?110??10.68 ?Rs??590h?Rs(1?cos)?590?(1?cos2?10.68)?2.561m。 2岩石路堑边坡坡度为1:0.5,离路面高度1.3m处(驾驶员视点离地面1.2m加上物高0.1m),边坡离坡脚的水平距离为1.3?0.5?0.65m;坡脚离路基边缘有

1m

的碎落台和

1.8m

的边沟;土路肩宽度为

0.75m;

0.65?1?1.8?0.75?4.2m?2.561m。

所以能保证视距要求,不用特意开挖视距台。

图 2-10 横净距计算图

2.6.9填挖方计算

(1)横断面面积计算

横断面面积计算采用条分法,如下图2-11所示,

搜索更多关于: 交通土建工程设计毕业论文 的文档
交通土建工程设计毕业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cyc36rnzy0cqsj0v4uz_1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