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账单》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一、课前谈话:
谁能帮我个忙,简单算一下这笔账: 在店里吃一次早餐,大概 元 买一套衣服,大概 元 理一次发,大概 元 去游乐园玩,门票 大概 元 二、揭题:
师:像这样把付出的钱记成一张单子,就称它为——“账单”。请认真看老师写“账单”,“账”是“贝”字旁,可见和——钱有关。而我们今天要来读的是一份——妈妈的账单。(板书:妈妈,齐读课题。)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以自己解决问题为主,我们先来看看阅读提示要求我们做什么?(出示:整段话) 三、走进账单,提炼母爱 (一)一读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同学们读的真认真,这几个词相信你一定会读了——示意举手
①读词:(出示课件) 报酬 如愿以偿 羞愧万分
蹑手蹑脚 小心翼翼 请小老师来教
3、说句子,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师:( )向妈妈索要( ),他( )60芬尼,当他看到( )时,( ),把钱还给了妈妈。谁能根据这个填空,简单的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讲——每个人自己讲一次 (二)2读
1、读了课文,我们知道整件事情,是因一份账单而起,又是以一份账单结束的,让我们认真地看这两份账单,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彼得写的是一天做的事,而妈妈写的是十年的事。(对比读或用手指指一指“十年”)
彼得的账单写具体,妈妈的事很概括。 ③彼得写了60芬尼,妈妈写的却是0芬尼。
打开妈妈的账单,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涩万分,他想起了妈妈每天早起为自己准备好一桌可口而有营养的早餐。 读着读着,小彼得想到 (学生说)
2、读着读着,我们也来想想我们的妈妈,这十年里妈妈为我们做过什么?
生:洗衣服、烧菜煮饭、买衣服……(冬天,手都冻红了,可这一洗,就是十年啊)(妈妈自己省吃俭用,但多贵的衣服,妈妈也会舍得给你买)(视力模糊,慢性咽喉炎)
师:妈妈为我们做了这么多事,她向你索取过报酬吗?生——没有
师:从来不计报酬。
师:十年来,我们到底用了妈妈多少钱,就吃喝这一项,我们简单地算一算,(板:20x365x10=73000元)
师:这还不包括生病时的医药费,不包括上学的学费,不包括平时的零花钱(板书:……)算得清吗?——(算不清)远远超过了那60芬尼,妈妈为儿子做的是这60芬尼的上千倍,上万倍。(出示补充材料、配乐、教师读。)
美国有位作家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把母亲所做的事,用钱来计算的话,子女一年将要付给母亲的工资高达约48万元人民币,十年就事480万元人民币。 师:你听了有什么感受? 生:大吃一惊
师:是啊,在不知不觉中你们竟欠下了这样一笔无法偿还的巨款,可小彼得的妈妈为什么写的是0芬尼? 3、提炼母爱
生:0芬尼代表了妈妈无价的爱。(板书:无价)
生:母爱无私。(引:妈妈的爱是不计报酬的,是——无私的)(板:无私—画心) 五、发挥想象,补充结尾 1、引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从这5个0芬尼中,小彼得读明白了很多,很多——齐读:小彼得读着读着…… 2、据词拓展联想
(1)师:由于“羞愧万分”,当彼得走近妈妈时变得——生:蹑手蹑脚;师:由于“羞愧万分”,当彼得把60芬尼“塞进”妈妈的上衣口袋时才变得——生:小心翼翼,深怕妈妈察觉。
师:请同学们拿起笔,圈出本段中的动词,多读几遍,你能读明白彼得在心里默默地对妈妈说: (可以是自责,可以是反思、回报。)
(2)小彼得不仅把60芬尼塞进了妈妈的上衣口袋,更把 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3)悔改
师:带着深深的歉意,让我们用心的读好这一段——生:齐读 师:此时此刻,如果再给小彼特一次机会,还会是这样一份账单吗?他会怎么做?
(4)再次回读彼得的行为。
师:是啊,就在这一刻,小彼得在妈妈无声的账单里,在无私、无价(指板书)的母爱中学会了回报。
让我们记住这难忘的瞬间。——生配乐读最后段。 六、总结延伸:
师:《妈妈的账单》讲述完了,但爱的故事永远不会停止。读了《妈妈的账单》,我情不自禁的写下了这样一份账单
我的账单
(我想为妈妈做的事) (金额) 1、帮妈妈洗一次衣服 0元 ——————————————— ——— 2、妈妈累了,给她捶捶背 0元 ——————————————— ——— 3、好好工作,争取拿到“优秀教师”
的证书,献给妈妈 0元 ——————————————— ——— ……
总计: 0元 ——————————————— ——— 我最想说: 妈妈,我忘不了那次,因贪玩不做作业,被你打后,你抱着我痛苦;忘不了那夜,给我讲故事时,因为太累,你睡着了;忘不了……妈妈,我欠你得太多太多,我拿什么回报你,我亲爱的妈妈!
师:相信读了这一份份账单后,你也有许多想为妈妈做的事,想对妈妈说的话,请你把它真是地写下来。——学生自己读自己的稿子(会有感情些)
师:无论你写了什么,我们共同感受到了——齐读:“妈妈的爱是最宝贵的财富!”
结课:最后让我们在一首《感恩的心》中,结束这堂课的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