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河流剥蚀作用与海洋剥蚀作用的异同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9:10: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河流剥蚀作用与海洋剥蚀作用的异同

河流的剥蚀作用与海洋的剥蚀作用的异同

当我们欣赏着河流的奔腾不息,海洋的波涛汹涌这一切美丽自然景的时候,蕴藏其中的剥蚀作用也在默默发生着,并且在悄然改变着周围的环境。

剥蚀作用就就是指在风化、流水、冰川、风、波浪与海流等外营力作用下,地表岩石产生破坏并将其产物剥离原地,松散的岩石碎屑从高处向低处移动的过程。剥蚀作用就是陆种常见的、重要的地质作用,它塑造了地表千姿百态的地貌形态,同时又就是地表物质迁移的重要动力。由于产生剥蚀作用的营力特点不同,剥蚀作用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地面流水、地下水、海洋、湖泊、冰川、风等的剥蚀作用。剥蚀作用按方式有机械、化学与生物剥蚀作用三种。

本文将就剥蚀作用中的河流的剥蚀作用与海洋的剥蚀作用的异同进行论述。

河流的剥蚀主要表现为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以其自身的动力(活力)以及所挟带的泥沙对河床的破坏,使其加深、加宽与加长。

河流的剥蚀作用主要有下蚀作用与侧蚀作用。

流动的河水具有一定的动能,由于河床底部就是倾斜的,流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一个垂直向下的分量作用于河床底部,使其受到冲击而产生破碎;另一方面,河流常挟带有沙石,在运动过程中对河床底部也有冲击与磨蚀作用,使其产生破坏。在长期的剥蚀作用下,河床就

河流剥蚀作用与海洋剥蚀作用的异同

不断地降低,河谷加深,同时也延长。我们把河水以及挟带的碎屑物质对河床底部产生破坏,使河谷加深、加长的过程称为河流的下蚀作用。

河水以自身的动力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或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河流的侧蚀作用。侧蚀作用的结果就是就是河床弯曲、谷坡后退、河曲加宽。在自然界,任何一条河流都不会就是平直的,当河水流过河湾时,由于受到凹岸的阻挡作用,河水就沿着河床底部流向凸岸,这样就产生了河水的单向环流。在单向环流的作用下,凹岸下部岩石不断破碎被掏空,同时上部的岩石也随之崩塌。破坏下来的岩石碎屑被单向环流的底流搬运到河流的凸岸沉积。其作用结果就是:河床的凹岸不断向谷坡方向后退,而凸岸不断前伸,河道的曲率逐渐增加,使原来弯曲较小或较平直的河床变得更弯曲,形成河曲(河床的连续弯曲)。紧接着由于河曲不断向下游移动,河谷的凸出地形不断被削直,其结果使河谷变得越来越宽与越来越直。最后,河床只在宽阔的谷底上迁徙摆动(达不到谷坡),形态变得极度弯曲,这种河流称为蛇曲。蛇曲的最终结果就是截弯曲直,并与此同时形成牛轭湖。

河流的下蚀作用与侧蚀作用几乎贯穿于整条河流中,两者就是同时发生的。在河水对河床岩石下蚀的同时,也对河床两侧岩石进行侧蚀作用。但由于不同河流及不同河段的河水流速、河床的纵比降、岩性、地壳运动等因素不同,这两种侵蚀作用的强弱也就不同。

海洋的剥蚀作用就是指由海水的机械动能、溶解作用与海洋生物活动等因素引起海岸及海底物质的破坏作用,简称海蚀作用。

河流剥蚀作用与海洋剥蚀作用的异同

海蚀作用按方式有机械的、化学的与生物的3种。机械海蚀作用主要就是由海水运动产生动能而引起的(如波浪、潮汐等),破坏的方式有冲蚀与磨蚀;化学海蚀作用就是海水对岩石的溶解或腐蚀作用;生物海蚀作用既有机械的也有化学的。机械、化学与生物海蚀作用这3种方式往往就是共同作用的,但以机械方式占主要。

河流的剥蚀作用与海洋的剥蚀作用的相同处主要有以下几 点:

其一,都就是通过水体对岩石进行物理方面与化学方面的剥蚀作用且大多数情况下其中的物理作用都占主要;

其二,它们形成地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同的,即由于不同地区的岩性差异。不同地区的岩性差异使得其抵抗剥蚀的能力也不同。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区,抗剥蚀能力强。例如对于河流,由坚硬岩石组成的河床,抗剥蚀能力强,下蚀作用的速度较慢,河床相对凸起;而由较软岩石组成的河床,抗剥蚀能力弱,下蚀作用的速度较快,河床相对下凹。从而在河床的纵剖面上形成缓、陡坡交替出现的阶梯,在较陡的河床上,流水急,出现水花,形成急流,急流常具有更强的剥蚀能力。在长期的下蚀作用下,在河床的陡、缓交界处,陡坡下部岩石(软的岩石)不断地被剥蚀,而上部的坚硬岩石还保存下来,从而可使河床在纵剖面上出现直立的陡坡。河水从陡坎处直泻而下就形成了瀑布。而对于海洋剥蚀作用作用于基岩海岸与作用于沙质海岸也会形成两种不同的两种地形。

搜索更多关于: 河流剥蚀作用与海洋剥蚀作用的异同 的文档
河流剥蚀作用与海洋剥蚀作用的异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d5le0rfu30wk4t3v4f03ibqw7s1q700tm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