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外国语学校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初二年级
语文试卷
(总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6分)
1.古诗文填空。(11分)
(1) ,君子好逑。(《诗经》) (2)蒹葭苍苍, 。(《诗经》) (3)微君之故, ?(《诗经》) (4) ,悠悠我心。(《诗经》)
(5)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王东提供湖赠张丞相》) (6)坐观垂钓者, 。(孟浩然《王东提供湖赠张丞相》) (7) ,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 。(贺敬之《回延安》) (9)《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老人孩子生活苦熬了自足的句子是:“ , 。”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缄 默 (2)沟壑 (3)yǒng 跃 (4)销声nì 迹 ..3.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短语。(3分)
尊重自然 低碳生活
4.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B.《社戏》选自《朝花夕拾》。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C.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其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三式为基本句格式,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
D.《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解释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今年4月22日是第50个“世界地球日”。初二年级开展了“保护地球,低碳生活”的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走进“世界地球日”
5.为了展示同学们参与“世界地球日”的风采,宣传委写了一篇宣传稿,期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填写字母)(2分)
在这个春光明媚、A花香鸟语的季节,我们迎来了第50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确定为“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世界地球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作为学生,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组织力“环保服装秀”活动。有的小组虽然利用的是废旧报纸,但设计的服装精致得体、B天衣无缝;有的小组准备了走秀音乐,在音乐声C戛然......而止的时候,突然精美的塑料袋仙女裙……同学们的创意表演,令老师们D叹为观止,大家......也纷纷表示,这次活动提高了自己的环保意识。
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低碳生活,守护自然!
【活动二】认识“低碳产品”
6.低碳产品是指具备节能、减排作用的产品。左图是中国低碳产品标识,请说说这个标识的内容及含义。(2分)
【活动三】畅谈“低碳出行”
7.在此次主题活动中。李同学对“低碳出行”提出了质疑。他认为随着国家城市建设的日益发达,人们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自驾出行取代挤公交、地铁,坐飞机取代坐火车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低碳出行”其实是一种历史的倒退。面对这种质疑,你会如何应对?请把你的应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8-9题。(5分)
风雨 《诗经·郑风》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①。既见君子,云胡不夷②?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③。既见君子,云胡不瘳④?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注释】①喈喈(jiē):鸡叫的声音。 ②夷:通“怡”,喜悦。 ③胶胶:鸡叫声。 ④瘳(chōu):病愈。
8.诗人在诗歌中用了 、 、 三个字,把思妇见到丈夫一霎那间的感情的起伏变化传达了出来。(3分)
9.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主要运用比兴的手法,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内心的苦闷惆怅,久久不能释怀。
B.诗歌第一章从感觉寒意写风雨,第二章从听觉来写风雨,第三章从视觉写风雨,展现描绘出风雨大作、天色阴沉的环境。
C.整首诗以哀景写乐情,反衬出女子等到丈夫后的喜悦之情。
D.诗歌三章叠咏,在对风雨的反复描摹中,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美,形成回环往复的美。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14分)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韬光纪幽
环西湖之山凡三面,西山最佳;据西山之佳惟四寺,灵隐为最胜;领灵隐之胜有五亭,韬光为最幽。韬光在寺后之北高峰下,其始由西北隅上山,路险峻,曲折蛇行,两旁皆岩崖
斗绝,数里中连属不断。嘉树美竹森其上,兔丝女萝①之属蔓延而罗生,枝荫交加,苍翠蒙密,日光漏木叶下,莹净如琉璃可爱。禽鸟闻人声近辄飞鸣翔舞若报客状。峰回路转,客或先后行相失,望见树隙中微有人影,往往遥相呼应,遇会心处,则倚树而息,藉草而坐,悠然遐想者久之,起而行,行而止,犹徘徊不忍去。
(【明】史鉴《西村十记?韬光纪幽 》节选)
【注释】①兔丝女萝:植物名。 10.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心乐之 (2)不可久居 (3)凡三面 (4)曲折蛇行 ....1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全石以为底 以其境过清 B.连属不断 兔丝女萝之属 ....C.潭西南而望 倚树而息 D.心乐之 环西湖之山 ....12.断句。(限2处)(2分)
禽 鸟 闻 人 声 近 辄 飞 鸣 翔 舞 若 报 客 状
13.翻译。(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领灵隐之胜有五亭,韬光为最幽。
14.甲文中小石潭“幽邃”而让人“不可久居”,乙文中韬光亭“最幽”而使人“徘徊不忍去”,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说一说原因。(2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