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绿色物流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2.1 绿色物流的特点
具体说来,绿色物流的目标和一般的物流活动不一样。一般的物流活动是为了使物流企业盈利、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开拓新市场、加大市场占有率等,实现某一主体的经济利益是这些活动的而主要目的。然而绿色物流除追求以上所提及的这些经济利益目标之外,还包括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既具经济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的目标。科学的来说,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当代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利于下一代环境的维护以及资源的持续利用。
2.2绿色物流的必要性分析
绿色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是通过提高企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来实现的。绿色物流实质上是一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的表现。因此,实施绿色物流是一项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对于企业而言,实施绿色物流将企业推向了可持续发展的前沿,将给企业带来明显的社会价值,包括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信誉、企业责任等。同时,企业通过对运输和仓储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对资源的节约、回收和重复利用,将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比如原料成本)和物流成本(比如环境风险成本),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提升客户服务的价值,从而为企业拓展了利润空间。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必要性:
1.绿色物流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绿色物流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的,在物流活动强调全过程采取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理念和措施,物流活动要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将资源浪费降到最低程度,因此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企业而言,绿色物流具有明显的社会价值,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绿色物流与绿色消费、绿色制造一起构成了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绿色消费是以消费者为主体的消费行为。绿色制造是指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方式制造绿色产品,是一种生产行为。而绿色物流则是两者之间的桥梁。三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开始流行消费理念,消费理念是绿色理念的一种。消费者对企业的接受和认可不再仅仅关注其是否能够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他们开始非常注重一个企业是否具备责任感,即企业是否节约利用资源、企业是否对废旧产品的原料进行回收,企业是否注意保护环境。因此发展绿色物流有利于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2.绿色物流有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降低成本
有一位哈佛大学教授深刻阐述了对绿色物流有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降低成本这一问题的认识:“如果一个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中有效发展,它就不能忽视日益明显的环境信号,继续像过去那样经营对各个企业来说,接受这一责任并不意味着经济上的损失,因为符合并超过政府和环境组织对某一工业的要求,能使企业减少物料和操作成本,从而增强其竞争力。实际上,良好的环境行为恰似企业发展的马达而不是障碍。”绿色物流的核心思想正在于实现企业物流活动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以此来形成比竞争对手具有更优越的形势,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
3.绿色物流还是企业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的必由之路
一般来说,物流成本在产品的整个系统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传统的物流基本上还是低投入小物流的运作模式,高投入大物流。而绿色物流强调的是要低投入大物流的方式。因此绿色物流能够降低成本,提高物流企业效益。它不仅重视一般物流成本的降低,更重视的是绿色化和由此带来的节能、高效、少污染。
4.绿色物流可以提高企业品牌价值
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绿色物流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共同构成了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绿色制造是指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方式制造绿色产品,是一种生产行为。绿色消费是以消费者为主体的消费行为。而绿色物流则是两者之间的桥梁。三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绿色物流从产品的开发设计,整个生产流程,到其最终消费都纳入了对环境因素的考虑,其构建不但可以降低旧产品及原料回收的成本,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形象、企业声誉,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增加品牌价值和寿命,从而间接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5.绿色物流可以破除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物流适应了世界社会发展的潮流,全球一体化需要绿色物流的适应。在我国参加关贸总协定的乌拉圭回合谈判时,曾经承诺在“入世”后,将遵守相关的条款,其中与物流相关的有:我国承诺所有的服务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不限制外国服务供应商进入目前的市场,不限制所有服务行业的现有市场准入和活动。同时在辅助分销的服务方面也做出了类似的承诺,具体包括租赁、速递、货物储运、货仓、技术检测和分析、包装服务等,这些方面的限制将在3-4年内逐步取消,在此期间,国外的服务供应商可以建立百分百的全资拥有的分支机构或经营机构。进入WTO后,由于而国外物流企业起步早,物流经营管理水平相当完善,势必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巨大冲击。我国物流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一席之地,发展绿色物流将是其必然的选择。[ 2]
绿色物流还有利于企业在新的竞争获得优势。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使企业为了可以持续发展,必须积极解决经济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改变危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产方式,建立并完善绿色物流体系,通过绿色物流来追求高于竞争对手的相对竞争优势。
2.3绿色物流的可行性分析
1.循环经济为绿色物流发展指明方向
循环经济其实就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一种“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一再生产品”的反馈式或闭环流动的经济形式,是人类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构的经济系统,其宗旨就是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的配置效率。自从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发展循环经济。温家宝总理在“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专题讲座中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规划,到今年年末,我国将建立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今后,我国将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 2.技术进步促使绿色物流水平不断提高
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与物流日渐紧密的结合使物流的服务功能逐渐被强化。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地促进单位资源利用下的高效物流和有限资源的节约利用。现代生产和流通技术中普遍应用的虚拟库存技术就是一种信息技术。按照虚拟库存的理论,制造商可以变“先生产产品”为“先收集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有的放矢的生产,这样可以实现“零库存”,在大大提高效率的同时节约了仓储资源、运输资源及生产资源。 3.国外物流企业的进驻将推动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
目前中国的物流市场,中国本土的物流企业所做的基本上是低端服务,而且这部分低端服务也只是作为国外物流公司的外包供应商而提供的,但正是这种情况,锻炼了中国本土物流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能力。另外,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规定的过渡期内,出于投资成本考虑,国外物流公司仍是采取与本土企业合作外包的方式经营,这一时期,本土物流企业可以
利用外资企业所带来的先进技术与经营理念,结合自身优势,迅速扩展市场分额。进入新世纪,物流又发生了很多新的发展趋势。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循环型物流(Reverse Logistics)的提出。这是现今物流的最高境界,也必将像供应链管理那样影响整个商业社会,因此,中国的物流业在压力中,应迅速与国际先进物流模式接轨,走捷径壮大自身的竞争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