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议论文阅读研学案 庄河三中
主备王彬 副备刘仁平 时间2013年11月4日
学习目标:
一、掌握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二、把握议论文的考点,规范答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学习指导:
知识点:
一、议论文的定义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证明或反驳直接阐明道理,表明作者一定见解或主张的应用文体。 二、论点
(1)论点是作者对论题所持的看法,它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2)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设臵分论点,是为了对中心论点起证明或补充作用。 (3)论点的提出方式:
A、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B、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C、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D、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后,归结出中心论点;
E、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4).标志性词语对寻找中心论点有辅助作用
如:我认为 我们要 我们应该 可见 由此可见 总之 所以 综上所述 总而言之 是 的确 因此 三.论据 类型 种类 作用 事实论据 事例、数据、史实等 证明论点 道理论据 科学原理、定律、名人名言、作者合乎逻辑的议论等
四.常见论证方法及作用:
1、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 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答题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
更深入。 注: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3、对比论证。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答题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4、比喻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使论证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利于读者明白。
答题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自主学习 :
1、请判断以下各句哪是论点
(1)敬业与乐业 ( )
(2)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 (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
(4)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
(5)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判断以下各题所用论证方法。
(1) 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 (2)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 )
(3) 对于强者,他是嘲笑者;对于弱者,他是安抚者。他使压迫者不安,使被压迫者安心。以嘲笑对付权贵;以怜悯安抚百姓。( ) (4)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栽。( ) 3. 请判断以下论据的类型。
(1)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实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2)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步入了智者。”
小组研究:
谈尊严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是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座右铭。是的,人活着就要有傲骨,就应该有尊严。
自古以来,就有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有李清照的“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有于谦的“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些名言都告诉我们,人活着就要有尊严。
人活着要有尊严,因为尊严是自我激励的精神武器,是一个人顶天立地的前
提。当一个人活的没有尊严的时候,人生对他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他的行为不被人们肯定,他的生活失去价值,于是他只能苟且地活着。所以,一个人,只有当他活得有尊严的时候,他在这个世界上才有立足之地,他才会为自己的人生奋斗。
古希腊有一句谚语:“两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也许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但我却明白其间的深意。因为做人没有尊严,没有了做人的骨气,再有才华的人也会堕落,会迷失自己的人生方向,甚至会遗臭万年。像中国历史上的大汉奸汪精卫,文章写得很好,但是却投靠日本人,甘当卖国贼,结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究其原因,就是他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人活着要有尊严,因为尊严使人能够忍受磨难,乐观向上。面对敌人的诱惑,李大钊始终坚贞不渝,他以一个共产党人的尊严,忍受这各种磨难,用尊严捍卫了党旗的鲜红,用尊严书写了一曲壮丽的人生之歌。
正直的中国人不但重视维护个人尊严,更会毫不犹豫的去维护国家的尊严。史书上有这样一个记述:晏子使楚,楚王让他从狗门入,意欲羞辱他,不料晏子以一句“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晏最不肖,故宜使楚矣!”使楚王反而受辱。晏子既维护了个人尊严,也保全了国家的尊严,赢得了后人的敬仰。
所以,人活着要有尊严。一个人没有尊严不能成事,一个民族没有尊严不能兴盛,一个国家没有尊严不能强大。
我们直立双腿,高高站立着,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的第四和第五段都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3.仿照第二段补充一个论据
4.第五段和第六段的事例能否颠倒,为什么?
教学提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善待挫折
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
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
应该怎样去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难以形容。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巨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上不朽的音乐家。
挫折虽然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来的。”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早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一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
3、第⑤段中,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听说的“绊脚石”“垫脚石”的具体含义
分别是什么?
4.第四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5.根据本文的中心论点从课本中找一个事实论据
知识点:1. 前后段落和句子不能调换,为什么?
答题技巧:1.看所给段落或句子与前后文之间有没有照应关系 2.在看所给段落或句子之间有没有先后关系,比如时间上,逻辑上等。 答题格式:1.不能。.因为这几段和第几段第几句是一一对应关系。
2.不能。因为这几段存在着逻辑顺序或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议论文开头段落和结尾段落的作用。
答题技巧:1开头段落: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以某种事例或名言引出中
心论点。结尾作用:深化中心论点;发出号召或劝勉人们;补充论证,是论证严密
中间段:承上启下;为下文做铺垫;与上文照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