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2中考物理新题型探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48: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方案(二)原理:比较相同体积的两种液体的质量。方法(略)。

方案(三)原理: 方案(四)原理:力的大小。方法(略)。

比较相同质量的两种液体的体积。方法(略)。

用同一金属块完全浸入两种液体中,比较浮

方案(五)原理:利用漂浮条件:,量取相同体积的适量液体,倒

。方法(略)。

入试管中,让试管漂浮在水面上时,比较两次的

例 (2002年黄冈市中考题)“5.7”大连空难飞机的黑匣子已经找到,潜水员在出事地点从10m深的海底将它匀速托出水面。它的体积约为50×20×10 cm3,质量20kg,是表面桔红色的长方体。黑匣子防护要求很高,必须经受10000C的高温而不被烧坏,平放时能经受2.5×104N的挤压而不变形,在海水(设ρ海水=l.0×103kg/m3)中浸泡36小时而不渗水。请根据上述条件,自已设计提出三个问题,并解答你所提出的问题。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能根据已知条件提出几个问题,这是对学生发散思维的锻炼,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已知黑匣子的体积V、质量m、平放时经受的最大压力F,就能计算出黑匣子的平均密度和黑匣子平放时能承受的压强??。依此分析,我们就能提出下列问题:

(1)黑匣子的平均密度是多少?. ⑵黑匣子平放时能承受的压力是多大? ⑶黑匣子在海底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大? ⑷黑匣子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⑸潜水员在海水中匀速将黑匣子托到水面做了多少功?

9

解:(l)已知V=50×20×10cm3=1×10-2 m3 ⑵ F?0.5?0.2?1.03?103?9.8?10 ⑶已知h=10m, ρ海水=l.0×103kg/m3 ∴P海水=ρ

gh=1.0×103×10×10pa=1×105 pa

海水

⑷已知V排=50×20×10cm3=1×10-2 m3 ∴F浮=ρ海水gV排=1×103×10×1×10-2N=100N

(5)黑匣子在水中匀速上升时受三个力作用:重力G、浮力F浮和托力F。 G-F浮=20×10N-100N=100N

人对黑匣子做的功为:W=FS=100×10J=1000J。

例2(2001年济南市中考题)某些液体吸收了2.1×104J的热量后,其温度由2500C升高到3500C。请你再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之变成一道求解液体质量的计算题,并解答。

分析:已知Q吸、t0和t,根据公式Q吸=cm(t-t0)可知,若已知比热。就可计算出液体的质量m,或者已知液体的质量m,就可计算出比热c。通过本题,

一是考查学生对热量的计算掌握情况,二是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假设这种液体的比热是2.1×103J/ (kg.oC),求这种液体的质量。 解:由公式Q吸=cm(t-t0)得:

三、材料信息型试题

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应具备初步的信息筛选、识别、判断和应用的能力。材料信息型试题的出现正符合了这一要求,此类题目的特点是:借助文字、图片、

10

图像、表格等载体提供信息,反映社会现象,生活问题,从社会、生活、自然、经济、文化、历史、科技等领域抽象出物理概念、规律,创设物理情景,而该情景往往是学生未接触过,不熟悉的方法和知识。针对此类题目,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或方法的迁移,透过现象看本质,筛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概括出其中所蕴含的物理问题或规律。

根据信息载体的不同,此类题目可以分为阅读文字类信息题、图片类信息题、图像类信息题、表格类信息题等。

阅读类信息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分析能力,能从文字中准确的把握与物理知识有关的信息,要有敏感的感知能力。

图片类信息题:要把图片中的有用信息提取出来,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运用简炼的文字语言对图片中的物理现象进行说明或分析。

表格类信息题:要能迅速从表格中读取对解答问题有用的信息,一般解决方法就是带着问题对表格所提供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图像类信息题:能直观形象的反映各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结合所学知识,搞清纵横坐标之间的函数关系。

当然以上分类方法并不是绝对的,很多材料信息题往往具有以上两种,甚至是多种题型的特点。

[06年山东、济宁]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

空气中的入射角i 水中的折射角r 玻璃中的折射角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 。

0° 0° 0° 30° 22° 17° 45° 32° 24° 60° 40° 30° 11

[分析及解答]此题为表格类信息题,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会随之增大;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010年上海中考18]小明同学学习了“力”有关知识后,决定探究“风”对纸片作用力的大小。他用电吹风、测力计、迎风面积相同但迎风面形状不同的纸片做了如图9(a)、(b)、(c)、(d)所示的实验。其中,图9(a)、(b)、(c)三次实验时电吹风的风速相同,图9(d)实验时电吹风的风速比前三次实验时的风速大。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a) (b) (c) (d)

图9

(1)比较(a)、(d)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a)、(b)、(c)三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当纸片的迎风面积和形状相同时,风速大,风对纸片的作用力大;(2)当风速和纸片的迎风面积相同时;纸片的形状不同,风对纸片作用力的大小不同,风对凹形纸片的作用力最大。

[2010年重庆中考物理5] 图2是运动员顶足球的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顶足球时,球对头没有作用力 B.足球在空中一直受到头的作用力 C.足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由于惯性 D.头对足球的力和足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

12

搜索更多关于: 2012中考物理新题型探讨 的文档
2012中考物理新题型探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dhit10hqu0zn011pbec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