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好“显著优势”,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课后习题
总分:100
及格分数:60
单选题(共7题,每题5分)
1、
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强化绿色消费,创建()。
A、“绿色城市”
B、“无废城市” C、“科技城市”
D、“智慧城市”
2、
三方协力:政府、企业与公众三大主体,在()主导下,形成合力,有效推进。
A、“企业的第一推动力”
B、“政府的第一推动力” C、“公众的第一推动力”
D、“监管机构的第一推动力”
3、
粉碎“四人帮”后,全党工作以()为中心,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
A、经济建设
B、改革开放
C、为人民服务
D、对外开放
4、
全面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要通过()杜绝奢侈消费。
A、守法
B、立法 C、自觉
D、管控
5、
()是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生态文明
B、制度文明 C、公共文明
D、综合文明
6、
我国生态脆弱区广布,适宜生存的空间不足()。
A、一半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
7、
以()吸引外资则是“苏南模式”的特征。
A、低风险
B、低投入
C、低门槛和廉价劳动力
D、高科技
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
1、
建国初,为尽快解决国民衣食短缺问题,都采取了()等错误的方式。
A、建立农垦部
B、围垦湿地,围湖造田 C、“三滥”导致沙漠化扩展
D、“大跃进”造成森林锐减 E、盲目开梯田导致水土流失和石
2、
全面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要坚持()为主的方针。
A、效率优先
B、节约优先 C、保护优先
D、自然恢复 E、自然为主
3、
三生共赢:()在时间和空间上必须具有同步性。
A、生产发展
B、生物多样
C、生活改善
D、生态良好 E、生产资料丰富
4、
上世纪80年代就建立了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同时设计
B、同时运营 C、同时施工
D、同时移交 E、同时投产使用
5、
治理重点包括:()。
A、时间特征强
B、源头预防 C、过程控制
D、损害赔偿 E、责任追究制度
6、
生态破坏后果严重,导致()。
A、公地悲剧导致荒漠化扩展
B、灾害种类多 C、生物多样性锐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