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在某平原地区布设了一水准网,各水准路线的长度分别如下。试确定同精度观测条件下,
各线路高差观测值的权。__________
SS13?3.0km,S2?4.0km?4.0km,S4?4.0kmA、1;0.75;0.75;0.75 B、0.75;0.75;0.75;0.75 C、1;1;1;1 D、0.75;0.75;0.75;1
85、在平坦地区测得两段观测高差及水准路线的长分别为:h1=10.125米,S1=3.8公里,
h2=-8.375米,S2=5.5公里,设每一测站的观测精度相同,那么h1和h2哪一个权大?哪一个精度高?__________
A、h1的权比h2的权小,h1精度高 B、h1的权比h2的权大,h1精度低
C、h1的权比h2的权小,h1精度低 D、h1的权比h2的权大,h1精度高
86、在相同观测条件下进行的四等水准测量中,设以4公里的观测高差为单位权观测高差,
已知单位权中误差σ0 =±1mm,则64公里观测高差的中误差等于多少?__________ A、?h?2mm B、?h?3mm C、?h?4mm D、?h?5mm 87、已知独立观测值Li的权为Pi(i=1,2,…,n),试计算加权平均值
X=[PL]/[P]的权Px__________。
A、[P] B、1/[P] C、P1 D、P3
88、观测次数增加,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就会减少,精度提高;则测量实践中,可以通过无
限次地增加观测次数来提高观测成果(算数平均值)的精度。上述说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
A、不正确 B、正确 C、不确定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9、权具有相对性,其数值大小可任意取,但比例关系不能变。上述说法是否正确?
__________
A、不正确 B、正确 C、不确定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0、权与中误差的平方之间成__________关系。 A、和 B、差 C、正比 D、反比
91、在△ABC中,已知其内角的观测中误差为±9″,容许误差为中误差的两倍,求该三角
形闭合差的容许误差?__________
A、±34.2″ B、±33.2″ C、±31.2″ D、±32.2″
92、一正方形建筑物,量得其一边长为?,?的中误差为m?,试求周长L及其中误差ml?
13
__________
A、L=4?;ml=4m? B、L=2?;ml=4m?
C、L=4?;ml=2m? D、L=2?;ml=2m?
93、量得一斜距S=156.396m,中误差为mS=±3mm,竖直角?=11°20′,其中误差为m?=
±2′,试求水平距离D及其中误差mD?__________
A、D=153.346m;mD=9.1mm B、D=153.346m;mD=18.1mm
C、D=156.346m;mD=9.1mm D、D=156.346m;mD=18.1mm
94、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测得的观测值,能否理解为误差小的观测值一定比误差大的观测值
精度要高?__________
A、其它答案都不对 B、不确定 C、能 D、不能
95、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其中误差分别为300.465m±4.5cm及660.894m±4.5cm,则这两
段距离的真误差是否相等?它们的精度是否相等?__________ A、相等,不相等 B、不相等,不相等
C、相等,相等 D、不相等,相等
96、如下图所示,设已知点A、B之间的附合水准路线长为80km,令每km观测高差的权等
于1,求平差后线路中点(最弱点)P1高程的权及该点平差前的权。__________
A、1/40,1/20 B、1/20,1/40 C、1/20,1/10 D、1/10,1/20
97、以相同精度观测∠A和∠B,其权分别为PA=1/4,PB=1/2,已知?B?8??,试求单位权中
误差?0和∠A的中误差?A。__________
A、42,82 B、82,42 C、42,22 D、22,42 98、设对∠A进行4次同精度独立观测,一次测角中误差为2.4″,已知4次算术平均值的
权为2。试问:单位权中误差等于多少?欲使∠A的权等于6,应观测几次?__________ A、2.9″,12次 B、2.9″,10次
C、1.7″,12次 D、1.7″,10次
99、设对A角观测4次,取平均值得?值,每次观测中误差为3″。对B角观测9次,取平
均值得?值,每次中误差为4″。试确定?、?的权__________。 A、4,1 B、1,4 C、0.25, 1 D、1,0.25
100、在相同条件下丈量两段距离,S1=10m,S2=900m,设对S1丈量3次平均值的权PS1=2,求
对S2丈量5次平均值的权PS2__________。
???????? 14
A、5/3 B、10/27 C、10/3 D、10/9
101、用钢尺量距,共测量12个尺段,设丈量一个尺段的偶然误差(如照准误差等)为
?=0.001m,钢尺的检定中误差为?=0.002m,试求全长的综合中误差?全__________。
A、3mm B、4mm C、8mm D、3.4mm 102、观测条件是指__________。
A、产生观测误差的几个主要因素:仪器、观测者、外界条件等的综合;
B、测量时的几个基本操作:仪器的对中、整平、照准、度盘配置、读数等要素的综合; C、测量时的外界环境:温度、湿度、气压、大气折光……等因素的综合; D、观测时的天气状况与观测点地理状况诸因素的综合。 103、已知观测向量L??L1L2?T?3?1?的协方差阵为DL????12??,若有观测值函数Y1=2L1,
??Y2=L1+L2,则?y1y2等于__________。
A、1/4 B、2 C、1/2 D、4 104、已知观测向量L??L1L2?T?2?1?2的权阵PL????13??,单位权方差?0?5,则观测值
??2L1的方差?L等于__________。 1 A、0.4 B、2.5 C、3 D、
25 3105、已知测角网如下图,观测了各三角形的内角,判断下列结果,选出正确答案__________。 A、应列出4个条件方程 B、应列出5个线性方程 C、有5个多余观测 D、应列出5个角闭合条件
106、已知条件方程: ??v1?v2?v5?7?0,观测值协因数阵 Q?diag?21121?,
v?v?v?8?045?3?1.667?,q???1.8940.781?, 据此可求得改正数
TT通过计算求得K???1.333 15
v5为__________。
A、-3.0 B、-1.113 C、-1.333 D、-1.894 107、已知误差方程为 ??v1?x?5?v2?x?6p1?4p2?6,由此组成法方程为__________。
A、2x+1=0 B、10x+16=0 B、???40??x1??20??0??40??5??0????????? D、 ????x???????????????06??x2???36??0??06???6??0?L2)的权阵为PL??T108、观测向量L?(L13?1?14?,若有函数X?L1?L2,则函数
X与观测向量L的互协因数阵QXL等于__________。 A、(3543444) B、() C、() D、(3)
1111111111109、下列观测中,哪些是具有“多余观测”的观测活动__________。 A、对平面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各观测一测回,以确定三角形形状;
B、测定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和一边长,确定该直角三角形的大小及形状; C、对两边长各测量一次;
D、三角高程测量中对水平边和垂直角都进行一次观测。 110、下列哪些是偶然误差的特性__________。 A、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小; B、当偶然误差的个数趋向极大时,偶然误差的代数和趋向零;
C、误差分布的离散程度是指大部分误差绝对值小于某极限值绝对值的程度; D、误差的符号只与观测条件有关。
111、某测角网的网形为中点多边形,网中有3个三角形,共测水平角9个,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__________。
A、共有5个条件方程可列出 B、极条件方程有2个 C、水平条件方程有2个 D、极条件方程有1个 112、下列哪些是偶然误差__________。 A、钢尺量边中的读数误差; B、测角时的读数误差;
C、钢尺量边中,由于钢尺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不等造成的误差;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