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推荐课
课堂实录
双华小学谭鸿鹆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书中内容的略读,设置悬念,提供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欲望。 2、教给学生几种读书的方法:读封面、读插图、猜情节、读正文等,学会读一整本书。 3、初步感知故事内容,认识作者张天翼。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师:孩子们,第一次和大家见面,老师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姓谭,叫谭鸿鹆,来自双华小学。来打个招呼吧!大家好孩子们! 生:谭老师好!
师:孩子们的声音真好听!一听就知道个个都是有礼貌的好孩子,让谭老师特别喜欢大家。我还知道咱们班的孩子都是爱读书的好孩子,一定看过很多书。谁来说说你看过什么书? 生1:《格林童话》
师:一个爱读童话的孩子。 生2:《神话故事书》
师:那你一定知道许多神奇的故事。 生3:《女娲补天》
师:这也是一个神话故事。 生4:《神奇的校车》
师:哇~这是一套本科普绘本。 生5:《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师:那你一定懂得很多道理。
师:咱们班的孩子真了不起,小小年纪就读了这么多的书!今天,谭老师也给大家带了一本书。这节课,我们就要和它来交朋友。我们一起把它请上大屏幕,请看! (ppt出示封面)
师:咱们读书一本书都是从封面开始的。从封面上,你发现了生么? 生1:我发现了一个葫芦和一个人坐在草坪上。 师:真会观察。(出示葫芦卡片)孩子们,这个葫芦,它可不是一般的葫芦。你瞧——(翻过卡片)它是一个—— 生(奇):宝葫芦。
(师将宝葫芦卡片贴到黑板上。)
师:他还观察到一个人,但是还不够仔细。咱们一起来瞧一瞧,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穿着什么,戴着生么,表情是什么样子的??你观察清楚了吗?说一说。 生2:他是个男孩子。穿着绿衣服,戴着红领巾。
师:真是一个会观察的孩子。他戴着红领巾能说明什么?
生2(思索片刻):他是少先队员。 (掌声鼓励。)
师:现在,大家都认识了这个男孩子。那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 生:张天翼。
师:哦,对不起!这个不是小男孩子的名字。但是,张天翼是写这本书的作者。他可了不起了!想认识他吗? 生(齐):想
(ppt出示张天翼的照片)
师:你瞧!这就是张天翼老爷爷,他小时候可调皮了,而且考试经常不及格。他最喜欢搞恶作剧,看见老师被他惹得生气,就开心得不得了。(生笑)他有时会跟同学打架,所以同学们都不喜欢他对吧!(生:对)惹老师生气也不会喜欢他,对吧?(生:对)可是,他有一样本领:他写得一手好字,校长和老师都非常喜欢他。虽然,但是同学们都很喜欢他,因为他常常给同学们讲故事。同学们都爱听,老缠着他问:“后来呢?”“再后来呢?”就这样,本来讲完了的故事他也得接着编下去。于是,他成了编故事的能手。 (ppt出示张天翼其它代表作)
师:他写了很多有趣的故事,除了《宝葫芦的秘密》以外,还有《天使岛》、《金鸭帝国》、《秃秃大王》、《大林和小林》等等。如果你也会编故事给大家听,那你也一定会成为像张天翼老爷爷这样的大作家! (出示封面)
师:我们接着来看封面,刚才孩子们说到这个小男孩子,他可不是张天翼。想知道他的名字吗?(生:想)别着急,咱们把小手拿出来,一起写出他的名字。 (师板书“王葆”学生跟着书空。)
师:有些孩子已经迫不及待地叫出了他的名字,叫一叫! 生(齐):王葆。
师:除了这些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3:红圆圈里有六个字“宝葫芦的秘密”。 师:这本书就叫做《宝葫芦的秘密》,你发现了别人不容易发现的。 生4:那个男孩子胸前带着徽章。 师:眼睛真亮! 生5:王葆在流汗。 师:观察得真仔细。
(ppt出示:书名、作者、出版社、故事主要内容。) 师(总结):孩子们真了不起,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读封面。大家猜一猜,这 本书会讲谁和谁的故事呢?
生:这本书会讲王葆和宝葫芦的故事。 师:那我们就一起去探索宝葫芦的秘密吧!
(Ppt出示:大家好!我姓王,叫王葆,现在上二年级了。从小,奶奶就给 我讲宝葫芦的故事。哎~在学校,老师总批评我,同学总笑话我,我多么希望能 够出人头地,但最好连一点脚趾头的力气都不用。)
师:瞧!这是王葆,他在向大家介绍自己呢!自己读一读吧! (生读得拖沓整齐。)
师:老师给大家提一个小意见。在读书的时候,就把你自己当成王葆,这样就能真正地认识王葆了。谁来告诉我,咱们班谁读书最棒? 生:陈楚涵。
师:来王葆,你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吧!其他孩子听一听,你觉得王葆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陈楚涵):(读) (掌声鼓励)
师:你瞧!他这样一读,把自己当成王葆,就和刚才的读不一样了。听了王葆的介绍,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1:不听话的孩子。 师: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1:读“哎~在学校,老师总批评我,同学总笑话我。” 师:哎呦!王葆,可不能一直这样哦! 生2:(结结巴巴地)我觉得他是个讲故事、听话的孩子。 师:这是你想吧! (生2点头。)
生3:王葆很有想象力。 师: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3:王葆希望能够出人头地,但最好连一点脚趾头的力气都不用。 师:这是你的想法。从这句话,你还知道了王葆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4:说明了王葆很懒。 师:读出你的想法。 生4(读)
师:是啊!王葆想成为一个很棒的孩子,可是又不想努力。就这样一个调皮的孩子、这样一个懒孩子、这样一个想成为好学生的孩子,他现在在做什么呢?我们一起去书里看看。 (ppt出示王葆在河边钓鱼的图片。) 师:他在干什么呢? 生:钓鱼。
师: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生1:王葆没有钓到鱼。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1:王葆很郁闷。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他很郁闷呢?
生1:他在钓鱼的时候手还这样撑着的。 师:真会观察!大家学学他的动作。 (生做动作。)
师:真郁闷,因为没有钓到鱼。谁再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生2:他会无意间钓到一个葫芦。
师:哇!你真了不起,小小年纪真会编故事,和张天翼老爷爷想到一块儿去了。会是这样的吗?大家看!我们一起读一读书上的这一段话,大家就知道了。老师读橙色的字,请一个孩子读一读蓝色的字当一当王葆,其他孩子读黑色的字。
(ppt出示王葆钓到宝葫芦的插图和对话,师生分角色朗读。) 师:就这样,我们呼唤出了宝葫芦,想认识一下宝葫芦吗? 生:想。
(出示部分书中的内容。)
师:这只是书上的一点点,想认识宝葫芦,还要去书里的第7页到第19页读一读呢!不过宝葫芦现在也想向大家介绍自己呢!把自己当成宝葫芦,读一读吧! (出示宝葫芦的图片和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宝葫芦,别看我小,我呀,什么都能变出来。
吃的、玩的、用的,应有尽有。飞上天空、潜入海底,甚至可以帮你在运动会上得第一名,更不用说学习了。有了我,你一定会实现所有的愿望。) 生自由读。
师:你觉得这是个什么样的宝葫芦呢? 生1:它是个很热心的宝葫芦。 师:你从哪里读出它很热心? 生1有点犯难。
师:你觉得它是个热心的宝葫芦,对吧! 生1:点头。
师:其他孩子怎么想的?
生2:我觉得它是一个很神奇的宝葫芦。 师:你从哪里读出来的。读出神奇的感觉。
生2读:别看我小,我呀,什么都能变出来。吃的、玩的、用的,应有尽有。飞上天空、潜入海底,甚至可以帮你在运动会上得第一名,更不用说学习了。
师:孩子,谭老师纠正一个读音,是“潜”入海底。不过,你读得很好。读出了宝葫芦的神奇。宝葫芦能上天入地呢!谁再来说说。 生3:很自豪的宝葫芦。 师:哪里读出它很自豪。
生3读:我呀,什么都能变出来。吃的、玩的、用的,应有尽有。 师:好一个自豪的宝葫芦!它之所以这么自豪,是因为它本领高强。 生4:它爱帮助小朋友们,很有爱心。 师:你从哪里读到的?
生4读:甚至可以帮你在运动会上得第一名。
师:宝葫芦的本事可不止这些,它神通广大。如果你有这样一个宝葫芦,你想让它帮你实现什么愿望?
生1:把我变大。
师:一个想长大的孩子。 生2:我长大了想当画家。
师:你觉得宝葫芦能帮你实现这个愿望吗? 生2:能。
师:你们觉得呢? 生:可以。
师:是呀!因为它神通广大,无所不能!这样一个保护了,王葆得到了,会先想到生么呢?大家看一看,他在干什么呢? (ppt出示王葆吃东西的图片。) 生:他在吃东西。
师:猜一猜王葆吃的这些东西都是哪里来的? 生1:宝葫芦里变出来的。
师:你真有想象力,会编故事,和张天翼老爷爷想到一块儿去了。书中第20页是这样讲的。自己读一读吧。生自由读。
师:有几个孩子在举手,是想说声么吗?
生1:为什么王葆吃的宝葫芦是从地上冒出来的呢? 生2:王葆怎么想吃生么都有。
师:大家都这样认为,宝葫芦真的是神通广大。可爱的葫芦们,请你们自豪的告诉在场的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