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314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0:18: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黄麓镇中心学校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备课人:周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杠杆的定义?

2、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新课教学:

(一)活动2认识生活中的杠杆。

1、请学生画出图6-42杠杆的示意图。 (二)、三种杠杆

⒈省力杠杆:用较小的动力克服较大的阻力。 ⑴特点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⑵优点:动力小于阻力。缺点:动力作用距离较长,费距离。 ⑶例如:抽水机的柄,撬石头的撬杠、羊角锤等都是省力杠杆。 ⒉费力杠杆:

⑴特点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

⑵优点:动力作用距离较短,省距离;缺点:动力大于阻力。 ⑶例如:理发剪、镊子、钓鱼杆、扫把等。 ⒊等臂杠杆:

⑴特点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⑵例如:天平、跷跷板等。 (三)、组织学生分析图6—42各杠杆哪个是省力杠杆,哪个是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省力但是要多费作用距离,费力杠杆省了作用距离却要多用力;即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没有的。 (四)有关杠杆的计算 例1.教材p26页例题 (分析及解题过程略)

例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有一组同学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们经过实验,获得了下述数据: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4 5 5 4 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你认为他们的实验过程存在什么问题?

【答】实验不能只凭一组数据得到结论,必须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才能得出结论;单位不同的两个物理量不能直接相加。

(五)学生练习

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若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为100 N,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为5:1,则杠杆平衡时所受阻力为______N.

2.一根木棍,在其重心处将其吊起,恰好处于水平平衡(如左下图),若从重心处切断,那么左端质量______右端质量.

17

黄麓镇中心学校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备课人:周志

3.如右上图所示,AB是一根质量不计的杠杆,支点为O,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甲、乙两个物体,杠杆平衡.已知甲物体的质量为1.5 kg,乙物体的质量为4.5 kg,AB长2m,则支点O应距A点_____m. (六)布置作业:自我评价与作业及基础训练。 课后记: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6.6探究滑轮的作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⒈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和动滑轮,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能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对滑轮进行理论分析。

⒉知道使用滑轮组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过程与方法:

3.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探究两类滑轮的作用和实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通过了解简单机械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滑轮的实质。 教学难点 动滑轮的作用及实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具 滑轮、钩码、细绳、弹簧秤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

⒈杠杆有哪三种?各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⒉剪铁用的剪刀和镊子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二、引入

利用胖子与瘦子的漫画(通过课件演示)。激发学生学习滑轮这种简单机械的兴趣。问题:为什么胖子能拉住包,瘦子却被包拉上去呢?这里利用到的机械叫做滑轮。 三、新课教学

18

黄麓镇中心学校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备课人:周志

(一)、定滑轮

⒈构造:带有凹槽的轮、转轴、外框;

⒉定义:工作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看课本图6-50,分辨哪个是定滑轮。 ⒊定滑轮的特点: (1)、活动1:a.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

b.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c.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d.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F2/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1 2 3 F1 F2 F3 G e.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 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按课本本节实验要求进行。 参照课本图装置进行。

O (2)、说明:重物用2个钩码表示,用弹簧秤测得的

L2 L1 数值有两个,一是钩码重,另一个是通过定滑轮拉 钩码时弹簧秤的示数。

F1 F2 (3)、解释动力方向的改变。

(4)、定滑轮实质:支点在转轴,力臂为轮子半径的等臂杠杆。 (二)、动滑轮

⒈定义:动滑轮工作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 ⒉动滑轮的特点:

L2 (1)、活动2

a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O b.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

L1 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c.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 G 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F2/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1 2 3 F

d.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2)、说明:重物用3个钩码表示。用弹簧秤测出钩码 重。用弹簧秤通过动滑轮来拉钩码,读取弹簧秤的示 数时,跨过动滑轮的两条绳要竖直、平行。

(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值分析得出,使用动滑轮提升 钩码,弹簧秤的示数约是钩码重的二分之一。教师指

出:在提升钩码的过程中也把动滑轮提升起来,当钩码重远大于动滑轮重时,动滑轮才可忽略不计,从而得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结论。

(4)、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此时钩码由两段绳子吊着,每段绳子只承担钩码重

19

黄麓镇中心学校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备课人:周志

的一半。但是动滑轮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且要多费距离。 (5)、动滑轮实质:支点在轮边缘,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三、练习:

1.重200 N的物体,使用定滑轮将它提起时,不计摩擦和滑轮重,所用拉力是_____N,如果使用动滑轮将它提起,所用拉力是_____ N.

2、.如图所示,匀速向上拉动弹簧秤乙,当弹簧秤甲的示数为5 N时,弹簧秤乙的示数为 _____N,从而可知被提重物所受重力是 ______N,这个滑轮属于 _____滑轮.

3.如图所示,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轮拉起重物时所用力的情况,比较甲、乙两图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比较甲、丙两图可得结论 ______。

四、课堂小结:让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布置:基础训练部分作业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滑轮组的作用。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具 滑轮、钩码、细绳、弹簧秤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及实质 2、提问:看图(课件),小女孩为什么能吊起一头牛犊?小女孩要拉住比她体重大得多的牛犊,使用 了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的滑轮组。这样既节省

了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二、新课教学 (一)、滑轮组

1、定义: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的装置,叫滑轮组2、活动4 使用滑轮组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点拨。

20

F G1 F=G/3 F G2 F=G/2

F G3 F=G/4

F

G4 F=G/5

搜索更多关于: 201314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 的文档
201314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dmpe523yl68ub00wpkn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