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4.1 光的直线传播课时提升作业(新版)新人教版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8 7:32: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答案:(1)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2)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3)倒立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4)太阳 【培优训练】

1.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鸢飞行的方向一致。然后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B.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 C.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D.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解析】选B。本题通过《梦溪笔谈》这样的经典著作考查小孔成像知识。中间的“窗隙”就是“小孔”,因为小孔成像是倒立的,故出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的现象。因此“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综上分析,选项A、C、D正确;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影子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因为光被挡住了,没有光的区域才变暗,所以选项B错误。故选B。

2.某人在夜晚路过某一有路灯的街道过程中,先向路灯走近后走远,此人影子的长短变化情况是 。

【解析】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小,形成的影子长;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变短;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因此,当人经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 答案:先变短后变长

- 5 -

201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4.1 光的直线传播课时提升作业(新版)新人教版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dn0x7e1v00mq5e7e8kr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