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4届高三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单元检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4 9:11: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九单元 单元检测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11·南京联考)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

①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②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

③分解者,腐生生物 ④消费者,自养生物 ⑤草食动物,异养生物 ⑥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 ⑦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⑥⑦

3.如图是某一个湖的能量金字塔,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

B.a、b、c、d之间形成一条a到d的食物链

C.a、b、c、d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 D.a、b、c、d的大小变化体现了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特点 4.(2011·黄冈月考)下列不属于描述种群特征的是( ) A.蒲公英杂乱无章地分布在操场上

B.某市男性公民与女性公民的比例为1∶1.5 C.某池塘生活了约150种生物

D.深圳市近3年入户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

5.如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C.对大型动物易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斗争最剧烈

6.近些年来,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省份,在平原地区大力发展煤矿建设。这虽然为缓解能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同时也严重地破坏了原来的生态环境。一是造成了许多塌陷区,二是堆积了很多很大的矸石山。试想,几十年过后这些塌陷区内和矸石山上将会分别出现( )

A.绿油油的庄稼和不毛之地 B.水草丛丛和片片地衣 C.池塘群落和森林群落 D.鱼鸭满塘和果树满山

7.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1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8.(2011·苏州质检)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见下图。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 B.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 C.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最大

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的营养初始供给量最少

9.(2011·海南卷,22)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万只鸟类,其中灰椋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10万只之多。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风景。该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椋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地区( )

A.灰椋鸟种内竞争必然减弱 B.鸟的种类必然增加

C.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 D.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

10.(2010·无锡质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

B.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都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C.把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D.有些金丝桃,因能分泌一种引起光敏性和刺激皮肤的化合物——海棠素,使误食的动物变盲或致死,而使多数动物避开这种植物,这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22

11.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单位:10kJ/(m·a)]。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P-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GP NP R ① 15.91 2.81 13.10 ② 871.27 369.69 501.58 ③ 0.88 0.34 0.54 ④ 141.20 62.07 79.13 ⑤ 211.85 19.26 192.59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⑤ B.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

C.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 D.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 12.(2011·潍坊质检)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便为食,则它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13.(2010·常州模拟)据下图回答问题:如果环境剧变或某种植物病毒爆发,哪种植物的生存几率最大( )

2

A.栽培小麦 B.栽培玉米 C.野生小麦 D.野生玉米

14.(2011·江苏卷,17)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垂直带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1 000~2 2 000~2 2 500~3 3 000~3 海拔(m) <1 000 >3 500 000 500 000 500 热带季雨常绿阔叶常绿落叶针阔混交高寒灌丛植被类型 针叶林 林 林 混交林 林 草甸 蝶类种数 349 452 201 136 125 100 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 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

15.(2010·苏州模拟)下图表示铜污染对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相似的甲、乙两种水蚤的影响。a、b分别表示先将两种水蚤培养在不同铜浓度培养液,然后培养在无铜适宜培养液而获得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结论不科学的是( )

A.在有污染的情况下,乙优势明显;在无污染的情况下,甲优势明显 B.在铜污染程度加大的情况下,乙的优势更明显 C.环境改变可改变两种生物之间原有的种间关系 D.环境改变可改变生物之间原有的生态优势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2010·金丽衢十二校联考)在某一生态保护区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

依据图中的数据推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两种群互相不影响,种群变化无规则性 B.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两种群相互影响,使种群数量呈现波动现象

C.捕食者种群数量受被捕食者控制,但被捕食者的种群变化不受捕食者种群数量的 影响

D.被捕食者种群数量受捕食者控制,但捕食者的种群变化也受被捕食者种群数量的 影响

3

17.(2011·徐州模拟)群落随着时间推移进行的有规律的变化叫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堵塞形成沼泽的过程中,原有的生物群落消失了,这是次生演替 B.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是使物种多样性增加,光能利用率提高

C.次生演替一般是在生态系统被彻底破坏后的地方开始的,因为环境恶劣,所以要比初生演替经历的时间长

D.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中,因为乔木高大,能更好地利用阳光,所以一直占有优势 18.(2011·黄冈模拟)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B.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变草原放牧为圈养等,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C.对濒危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

D.禁止利用生物技术对珍稀动植物进行保护和利用

19.由实际调查获得的事实证据及数据,经过科学的统计和分析,可获得一些规律性的结论。下列有关调查、实习的内容不正确的一组是( ) 内容 方法 实验要点 A 人群中遗传病 实际调查法 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随机选取不同大小的样方,统计种群密度平B 种群密度 样方调查法 均值 模拟淡水生态系将多种生物放入广口瓶中,一定要在直射光C 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 统 下 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实际调查、实验可选择SO2处理植物,探索酸雨对植物的影D 影响 法 响 20.下图1是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图,图2是人们绘制在蚯蚓养殖池中加入一定量食用菌杂屑后蚯蚓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符合生态学观点的是( )

A.该生态系统能量经过了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 B.合理使用农家肥可以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C.蚯蚓种群数量达到K/2值时,种内斗争最激烈

D.食用菌和蚯蚓属于分解者,它们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9分)下列是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概念图(部分),①~⑦表示有关连线的序号,箭头⑦的意义是“C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4

2014届高三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单元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dpv41378x02ra61xna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