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仿真模拟试题(新课标全国卷)
生物(十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和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生物体的生物大分子都含有C、O、N B.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均无细胞核
C.组成胰岛素、生长素、纤维素的单体不相同 D.无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2.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中书连直寒食不归因怀元九》中用“鬓发茎茎白,光阴寸寸流”的诗
句描述了人体的某种生命历程,从细胞学的角度分析,该过程中会出现的变化是 A.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且物质运输效率提高 B.细胞体积变大且细胞发生坏死 C.细胞代谢减慢且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D.细胞呼吸速率加快且细胞发生癌变 3.下列生理活动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4.如图表示基因突变的一种情况,其中a、b分别是脱氧核糖核苷酸链和核糖核苷酸链,c
是肽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表示基因的复制和转录
B.C替代G后,图中密码子由GCG变为GCC C.图中氨基酸没有发生改变的原因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D.除图示情况外,基因突变还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增添 5.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人的机体中,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体都能起到防御作用 B.接种乙肝疫苗,正常机体受刺激后可产生多种抗体 C.过敏反应是体内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过敏原都是蛋白质 D.免疫缺陷病一定是由机体基因突变引起的可遗传变异
6.某动物种群中,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A对a完全显性且两者基因
频率相等。下列有关该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基因型使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B.当自然选择对基因A不利时,基因a的频率就会上升 C.该种群将因基因频率的改变而形成新的物种
D.该动物种群随机交配多代,基因A的频率会逐渐上升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一)必考题(共39分)
7.(9分)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的数目变化曲线,据图分
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细胞甲、乙、丙、丁均来自该动物的同一器官,则此器官是 ,判断的
依据主要是图 的变化特征。此器官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达 条。 (2)细胞甲、乙、丙、丁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例是1∶1的
是 和 ,具有2个染色体组的是 和 。 (3)曲线图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段,CD段对应于甲、乙、丙、丁中
的 细胞。
8.(10分)将某植物幼苗置于密闭恒温箱中,测定恒温箱中不同时间点CO2浓度(μL/L)
的变化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密闭容器中检测出的是 (填“净光合作用”或“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在光
照阶段,8:00~12:00之间光合作用受限制的主要原因是 (填“光反应”或“暗反应”)受到制约。
(2)在11:00时叶肉细胞和根尖细胞产生ATP 的场所 (填“完全相同”或“不
完全相同”)。若将该植物幼苗放置在表格所示培养条件下两天,幼苗干重是否增加? (填“增加”或“不增加”),原因是 。 (3)若恒温箱中氧气为18O2,在CO2中最快出现18O需要经过的反应阶段依次
是 。
9.(10分)凤眼蓝(水葫芦)1844年在美国的博览会上曾被喻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
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中国,主要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净化水中氮、磷、汞、镉、铅等有害物质)的植物推广种植。某科研小组研究环境中不同磷含量对凤眼蓝的影响,实验完成后检测其叶腋内激素水平和统计平均单株分蘖数,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磷含量的增加,凤眼蓝平均单株分蘖数 。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环
境中不同磷含量对生长素或细胞分裂素的合成具有抑制或促进作用? ,为什么? 。
(2)凤眼蓝疯狂蔓延,推测其种群增长曲线接近 型。凤眼蓝疯狂蔓延可阻
断航道,影响航运,同时导致鱼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使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降低,对其治理的措施有 (写出两种)。 (3)该植物全株可供药用,有清凉解暑、祛风湿等功效,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
的 价值。
10.(10分)某二倍体植物茎的形状有圆柱形和菱形,受A—a、B—b、C—c三对独立遗传
的等位基因控制,三种显性基因均存在时,植株茎为圆柱形,否则为菱形。花的颜色有黄色、红色和紫色,由D—d和E—e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控制该植物茎的形状和花色的基因 (填“一定”或“不一定”)能进
行自由组合。基因A和基因D的本质区别是 。
(2)现有一株圆柱形茎、红色花的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易发生细胞内某一条染色
体部分丢失,已知含有该异常染色体的花粉败育。
①若该植物进行自交,F1都含有A和D基因,则 (填“能”或“不能”)判断出控制茎的基因还是花色的基因位于缺失的染色体上。
②若用该植株作母本进行测交(不考虑花色遗传),F1中茎为圆柱形的植株占1/8;若用该植株作父本进行测交(不考虑花色遗传),F1中茎为圆柱形的植株占1/7,则可判断控制茎的 (填“显性”或“隐性”)基因位于缺失的染色体上。 (3)将一黄花植株和一紫花植株杂交,F1全为黄花植株,F1自交,F2中有黄花植株372
株,红花植株95株,紫花植株30株,若对F1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预计所得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若将F2的所有红花植株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授粉,则F3中表现型及比例是 。为了确定F2中黄花植株能否稳定遗传,最简单的设计思路是 。
(二)选考题(共15分)。请从2道生物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题计
分。
11.[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如图为某研究小组设计的酿制果醋的基本流程图和发酵装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