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是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c.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两岸的两地,则气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
d.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 (2)降水
①理解降水的影响因素 因素 表现 气流上升易降水,如赤道低气压带;风向由低纬度吹向高纬度易降大气环流 水,如西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多,而副高或信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少;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易降水,如夏季风 海陆位置 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平原利于水汽深入;盆地、谷地地地形 形封闭,高原地势高,水汽难以进入;山脉走向与气流方向平行,有利于水汽深入;山脉走向与气流方向垂直,阻挡水汽深入 洋流 人类活动 下垫面 暖流有增湿作用,寒流有减湿作用 兴修水利、人工造林可增大降水 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大,大气水汽充足,裸地水汽含量少 ②造成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a.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即大气环流的不同。
b.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背风坡)的影响。
c.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特点 (1)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型 亚马孙河流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非洲中部、南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 美巴西、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 赤道低气压带终年高温,和信风带交替干、湿季明显控制 海陆热力性质交替 热带季风气候 北纬10°~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差异和气压全年气温高,旱、雨两季分明,雨季集中 岛、印度半岛 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撒哈拉地区、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干旱少雨 (2)亚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 候 地中海 气候 分布规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南北纬25°~35°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大陆东岸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异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3)温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规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北纬35°~55°的大海陆热力性质差陆东岸 异 南北纬40°~60°的距海远,终年受大冬寒夏热,干旱
大陆内部 温带海洋性气候 陆气团控制 少雨 全年温和多雨 南北纬40°~60°的全年受西风带控大陆西岸 制 (4)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寒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分布规律 北纬50°~北极圈的大陆 气候成因 纬度高,且居内陆,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控制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地势高(南极)
命题视角一 分析区域气候现象,考查气候影响因素的判断分析
(2019·安徽亳州模拟)纳马夸兰是分布在非洲西南部沿海的狭长区域,南北长约1 000千米,总面积约44万平方千米。该地区气候干旱,但受冬雨与海雾影响大,年均降水量约150毫米,个别地区只有50毫米左右。该地区广泛分布多肉植物,多肉植物一般有着膨大多汁的茎秆,有的还长有刺。下图是纳马夸兰地区位置图。据此回答1~2题。
气候特点 冬长严寒,夏短凉爽 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全年严寒,降水少 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 全年酷寒,降水少
1.纳马夸兰地区夏季多雾的原因可能是( ) A.热带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水汽易凝结成雾
B.热带沙漠地区,晚上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明显,水汽易凝结成雾 C.沿岸有寒流经过,水汽易凝结成雾
D.沿岸有暖流经过,带来大量暖湿气流,形成雾气 2.下列与纳马夸兰冬季多雨相关的主要因素是( ) A.东南风 C.赤道低气压带
B.西北风
D.副热带高气压带
1.C 2.B [第1题,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纳马夸兰附近海域有本格拉寒流经过,降温作用明显,纳马夸兰附近海域夏季蒸发量大,水汽遇冷易凝结成雾。第2题,纳马夸兰南部地区位于30°S~40°S,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为地中海气候,雨季主要受西北风影响。]
(2018·全国卷Ⅲ) 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 ℃,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2)。据此完成第3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