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完整性分析
chapter.7 传输线的物理基础
Q:传输线是什么?
A:传输线由两条有一定长度的导线组成。其中一条为信号路径,另一条为返回路径。被视为新的理想电路元件,具有两个特征参数:特征阻抗与时延。特性有别于R、C、L。
GND概念转变(????)
抛弃原先“地”的概念,用返回路径替代。返回路径中的电压与传输路径中的信号有关。 返回路径不再是零电压,而是随信号路径变化的电压。 就个人理解,之前认为地线上零电势,一直连接到最近的一个用电器上,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传输线都带有阻抗,本身就有一定压降,在高频电子中,传输线模型不仅仅是阻抗,还有容抗和感抗,这样就复杂多了,因此不能再按照以往传输线等电势的概念了。
信号
传输线无差别时,任意可做返回路径;有差别时,则较窄的为信号路径。
信号的定义:
信号加入传输线片刻后,停止时间并沿传输线测量信号值,信号就是信号路径与返回路径相邻两点的电压差。
传输线规制
按几何结构分类:(导线横截面与一致性)
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共面线
微波传输带 嵌入式微带线 电介带状线 非对称带状线 设计目标: 所有互连线设计成均匀传输线,并减小所有费均匀传输线长度。
传输线的相似度决定其是否为平衡传输线,但对信号质量与串扰效应完全没影响。
电子在铜中的速度 (似乎没啥用)
导体电子速度 ≠ 信号传输速度 (实际铜导线中电子速度远低于信号速度,100亿倍)
低电阻不代表传输快
传输线上信号速度
信号速度取决于传输线包围材料,周边空间交变电磁场建立速度与传播速度。 电场变化速度或场链速度v:
其中:
经验法则:绝大多数互连线中光速约为6in/ns。估算电路板上互连线中信号速度时,可以取该值。
时延TD与互连线长度关系:
其中:
前沿的空间延伸
信号具有上升时间RT,指信号从最大电压10%升到90%的时间长度。 停止时间下传输线电压分布情况
信号在传输线上的传输距离:
其中:
很多SI问题是受不连续性影响,因此研究前沿空间延伸。
实际信号问题
信号最关心的问题是传输速率与会受到的阻抗:信号传播速度取决于材料的介电常数与材料的分布,用微带线来估算信号收到的阻抗。
类比研究信号传输阻抗情况:
下方电流与导线特性的简单关系:
其中:
可以这么理解: 阻抗定义为端电压与流经器件的电流的比值。信号电压有信号源决定,电流可以看做一定距离电容与其充电时长决定的。
传输线影响电容的性质,线宽与阻抗成负相关
传输速度与电流大小正相关,与阻抗负相关
瞬态阻抗
瞬态阻抗:信号传输中没一定步长受到的阻抗,即之前提及的阻抗,取决于信号速度与单位长度电容。
信号与传输线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特征:信号遇到瞬态阻抗变化时,部分信号会反射,部分信号更加失真,SI收到破坏。
减少反射的方法:导线几何结构不变 → 瞬态阻抗不变 → 信号反射减少
使用传输线的零阶模型(零阶模型不考虑传输线电感,认为信号以光速传输):
步长为Δx,每个小电容大小为传输线单位长度电容量CL与步长的乘积:
可以计算流出电流:
其中:
实际过程中,很多量很小,电流仅与单位长度电容量、信号传播速度以及信号的电压有关。
根据定义,得到瞬态阻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