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六下书第105页“整理与反思”“练习共几课时 容 课复与实践”第7~11题。 第几课时 型 习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立体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及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正确、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培养学生教学 2.学习根据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知识整理的方法,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目标 3.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 教学难点:沟通立体图形体积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 学生经验:学生能正确、熟练地掌握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并且积累了较多的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经验和策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得到过较为系统的训练和培养,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课提供了有效地支撑。 学生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各一个,一张正方形卡纸。 教师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各一个,一张正方形卡纸。PPT 一、提纲: 1.体积、容积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关系。 2.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有哪些?它们的单位间进率是多少?用学过的体积、容积单位描述身边的事物。 3.怎样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 4.这些公式是怎样推导的?把推导的过程进行整理和交流。 二、学习体会: 调整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与反思 一、交流预习作业。 【板块一】 先组内交流预习作业,后全班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轮流汇报预习成果,其他学生注意认真小组合作,把知识分类整理,学生倾听。再组织全班交流。 汇报并说明理由。 2.教师了解学情,参与小组 交流。 3.指导修正 4.答疑解难: 提问:还有哪些问题在小组内 还未得到解决? 第1页 共3页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资源 预习 设计
二、组织练习,内化提升 1.完成“练习与实践”第7题。 (1)读题,理解题意。 理解:填在沙坑中的沙的形状可以看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长和宽大约等于沙坑的长和宽,高就是填入的沙的厚度。 (2)独立列式解答。 (3)集体交流。 2.完成“练习与实践”第8题。 讨论:怎样求圆柱的底面积和高? 得出:因为侧面是正方形,可以推算出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都是6.28分米。 3.完成“练习与实践”第9题。 分析理解题意后独立列式计算。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0题。 独立列式解答 说说错误原因。 5.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1题。 分析理解题意后独立列式计算。 6.创编题; (一)造一个长40米,宽25米,深3米的游泳池。 (1) 要挖出多少立方米土? (2) 沿着个游泳池走一圈,至少要走多少米? (3) 如果在游泳池的四壁和底面贴上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池砖,需要多少块池砖? (二)有一个体积是18立方分米的圆柱,里面装满了水,现将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投入圆柱中,溢出的水是多少立方分米? 三、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2)(揭示课题) 【板块二】 (1)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多关注学困生的作业情况,随时给予指 点和帮扶。 (2)做完后,采取自批、同桌互批等方式校对作业。然后交流思考过程。 讲评:“练习与实践”第8题。 师出示正方形卡纸,卷成圆柱形,帮助孩子理解。 (3)“练习与实践”第10题。 提问:你知道“380×266×530”表示什么意思吗? (4)根据典型错例和学生中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和提醒。 第2页 共3页
1.分层作业,多元发展 必做题:《补充习题》P77第1、2、【版块三】 3、4、51.(1)让学生独立解答,教题。 师多关注学困生的作选做题:一个长方体水池,长15米,业情况,随时给予指宽8米,池内水深1.57米,点和帮扶。 (2)做完后,采取自批、同池底有根出水管,直径2分桌互批等方式校对作米。放水时出水管内的水流业。然后交流思考过速度为每秒2米。放完池中程。 的水需要几分钟? 学有余力的同学自由2.批改作业,及时评价 阅《小数报》。 2.师生反思,感受收获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必做题:《补充习题》P77 家庭作业: 第1-----5题。 选做题:一个长方体水1.必做题:《一课一练》P81 池,长15米,宽2.选做题:《一课一练》P81“智力8米,池内水深冲浪” 1.57米,池底有作业 根出水管,直径2设计 分米。放水时出水管内的水流速度为每秒2米。放完池中的水需要几分钟?
第3页 共3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