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二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1.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内,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主要取决于 A.同源染色体的复制
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
C.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 2.P和Q是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经测定发现P细胞中的核DNA含量是Q细胞中的一半.下列对两细胞所处时期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P细胞 Q细胞 A 有丝分裂后期 有丝分裂前期 B 正常的体细胞 减数分裂后产生的生殖细胞 C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正常的体细胞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有丝分裂后期 A.A B.B C.C D.D
3.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全部高茎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 A.3:1:5 B.5:1 C.9:6 D.1:1
4.下列关于人体内等位基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精原细胞在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存在着等位基因的分离现象 B.有丝分裂过程中因为无同源染色体所以没有等位基因 C.性染色体上不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D.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可能引起人体产生等位基因
5.一杂合子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A.1:1:1 B.4:4:1 C.2:3:1 D.1:2:1
6.一匹家系来源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匹雌性红马杂交,生出20匹红马和22匹黑马,你认为这两种亲本马的基因型是
A.黑马为显性纯合体,红马为隐性纯合体 B.黑马为杂合体,红马为显性纯合体 C.黑马为隐性纯合体,红马为显性纯合体 D.黑马为杂合体,红马为隐性纯合体
7.荷斯坦牛的耳尖V形与非V形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以下是荷斯坦牛耳尖性状遗传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V形耳尖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B.由Ⅲ2的表现型可推定Ⅲ1为杂合子
C.Ⅲ3中控制非V形耳尖的基因可来自Ⅰ1 D.Ⅲ2与Ⅲ5交配生出V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为
8.子代不同于亲代的性状,主要来自基因重组,下列图解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⑥ D.④⑤
9.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个体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B.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C.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10.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11.人类的生育过程中,常常出现多胞胎现象,若要形成异卵双胞胎,在双亲体内至少有多少个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同时参与减数分裂 A.2个,1个 B.2个,2个 C.2个,4个 D.1个,4个
12.如图表示某动物的精原细胞,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则由该细胞形成的精子类型可能是
A. B. C. D.
13.蛇的黑斑与黄斑是一对相对性状,现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黄斑是隐性性状
C.甲实验中,F1中的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D.乙实验中,F1中的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14.已知水稻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感病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15.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需的,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需的.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双亲,从理论上分析,他们所生的后代视觉正常的可能性是 A.
B.
C.
D.
16.下列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的是
A. B. C. D.
17.如图为患血友病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A.1号 B.2号 C.3号 D.4号
18.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A.1:1 B.1:2 C.1:3 D.0:4
19.某A型血色觉正常的女人曾结过两次婚,第一个丈夫的血型为B型,且红绿色盲;第二个丈夫血型为A型,色觉正常.此妇女生了4个孩子,这4个孩子中可能是第二个丈夫孩子的是
A.男孩、O型血、色盲 B.女孩、A型血、色盲
C.女孩、O型血、色盲 D.女孩、B型血、色觉正常
20.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位于X染色体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 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是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21.下列关于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定律 B.摩尔根采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萨顿采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D.赫尔希和蔡斯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2.下列有关核酸与遗传物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B.有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C.在真核生物中,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核酸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3.赫尔希和蔡斯用P标记的T2噬菌体与未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与此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3232
A.为使T2噬菌体中含有P,可用含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T2噬菌体
32
B.离心后,P只存在于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不含有放射性
C.如果搅拌、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 D.此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