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攻克癌症之难,难在不得其“术”
【摘 要】以攻克癌症为目的。癌,并非“绝症”。成因多缘脏器虚寒,属实热者较少。虽发于局部,实与整体相联,治疗应宗治病求本,辩证论治,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消除患者顾虑,争取精神援助,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正不胜邪转为邪不胜正,迫使癌细胞无生存之机而灭亡。以此试治癌症,竟获奇效。
【关键词】 注重整体 治病求本 辩证论治 扶正为主 祛邪为辅
癌,并非“绝症”,乃是诊治不得其术。祖国医学经典《灵枢•九针十二原篇》对所谓的“不治之症”就指出过:“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的论断,我们对于癌症的治疗,正是不得其术的缘故。
癌,发生于局部,其根源于脏腑,与整体密切相关。治疗应宗整体观与治病求本的原则,辩证论治。必须纠正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见癌攻癌的机械式劣习。代之以传统的活泼的辩证论治。试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浅见。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由脏腑、经络、皮肉、筋骨、气血、精和津液等共同组成的整体。人体生命活动是脏腑功能的反映,其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气血精和津液。脏腑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通过经络联系全身的皮肉、筋骨等组织,构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它们之间保持着相对平衡、相互连接、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无论在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上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任何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都离不开整体平衡的失调,癌症绝对不能例外。
由于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各种疾病在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中,局部的可影响全体,全体的可显现在某一局部,同时变化多端,可出现多种不同的病症。所以癌证无论发生在皮肉、筋骨、脏腑等任何部位,都非局部病变,而是整体脏腑、气血、虚实等的病理反映。正如《疡科临症心得集》所说:“脏腑受病之根源,皮肉结疡之枝叶”,“与内证异流同源”。这种对肿疡发生的认识,乃长期实践的结晶,是切合实际的。
癌的致病因素,西医着重细胞,中医则侧重内因七情、外因六淫及饮食起居等,二者并不矛盾,癌细胞是直接因素,七情、六淫等是间接因素,尤其七情中的郁怒伤肝,思虑损脾,肝脾郁结,致气血瘀滞,足以破坏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秩序,扰乱整体阴阳的相对平衡,导致生理功能紊乱,脏腑气血耗损,癌细胞得以乘虚肆虐。脏腑气血虚衰,是癌发生繁衍的根源。《金匮玉函经》就有“脾肾虚衰至,内结作痈疮”的论述。故人体脏腑气血虚衰,正气不足,阴阳平衡失调,是癌症发生的必备条件,否则,没有这个条件,纵有癌细胞存在,也不一定发生。
中医辩证论治的中心思想,强调注重整体,治病求本。即从整体观念出发,将疾病看成是患者的整体病变,全面收集其临床资料,运用“四诊”、“八纲”等一系列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