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学》课程纲要
一、一般项目:
(一)课程类型:全日制义务教育必修课程
(二)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学》2012年6月第1版 (三)授课时间:38课时 (四)授课教师: (五)授课对象:
二、课程元素:
(一)课程目标
(1) (2) (3) (4) (5)
学生初步了解生物学知识,产生对生物学的的兴趣。
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 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学会玻片标本的制作以及显微镜的使用。
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6) 识别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结构层次。
(7) 描述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以及各器官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8) 描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蒸腾怎用。
(9) 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
度价值观。
(10) 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
导言课 整体把握教材,分享课程纲要 (1课时) 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1课时)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课时)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课时)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2课时) 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课时)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1课时) 第二节 植物细胞 (2课时) 第三节 动物细胞 (1课时) 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 (2课时) 第二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课时) 第二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课时) 第三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课时) 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 (1课时)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第一节 第二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1课时) 种子植物 (2课时)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种子的萌发 (2课时) 植株的生长 (1课时) 开花和结果 (2课时)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2课时)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课时)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 第二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2课时)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课时)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课时) 全书总复习 (3课时)
(三)课程实施建议:
1、教学方式: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问题探究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练习法等。
2、学习方式:阅读法、收集资料法、资料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练习法、观察法、参观法、调查法、实验法、模拟制作法、角色扮演法等。
3、实施手段:
(1)学案:编制学案,学案引领,导学合作。学案的体例结构分为:课标聚焦、情感体
验、自主学习、思维拓展、知识结构,通过学案对学习全过程进行指导。
(2)实验:充分利用身边各种生命现象和生物材料进行实验和现场讲解。
(3)探究:结合书本中的“观察、调查、探究”板块和生活中的生命活动现象规律,设计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活动。
(4)视频、动画:播放音像资料。
(5)课外个别辅导:对于一些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辅导。 (6)网络:将课件、视频、图片、动画放在校园网上,让学生课外进行巩固。
三、所需条件:
1.练习册: 《同步训练》
2.实验室:相关的实验材料、用品、用具、仪器和设备等。 3.多媒体资源:班班通多媒体教学平台。
制定日期:2012-8-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