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 表3-5
影响程 度分级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规模大,发生的可能性大;影响到城市、乡镇、重要行政村、重要交通干线、重要交通设施及各类保护区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大于500万元;受威胁人数大于100人 含水层 矿床充水主要含水层结构破坏,产生导水通道;矿井正常3涌水量大于10000m/d;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矿区周围主要含水层(带)水位大幅下降,或呈疏干状态,地表水体漏失严重;不同含水层(组)串通水质恶化;影响集中水源地供水,矿区及周围生产、生活供水困难 地形地貌景观 土地资源 严重 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大;对各类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风景旅游区、城市周围、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地形地貌景观影响严重 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较大;对各类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风景旅游区、城市周围、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严重 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小;对各类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风景旅游区、城市周围、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轻 占用破坏基本农田;占用破坏耕地大于2hm;占用破坏林地或草地大于4hm;占用破坏荒地或未开发利用土地大于20 占用破坏耕地小于或等于2hm;占用破坏林地或草地大于2-4hm;占用破坏荒山或未开发利用土地大于10-20hm 地质灾害规模中等,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影响到村庄、居民聚居区、一般交通线和较严重 较重要工程设施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500万元;受威胁人数大于10-100人 矿井正常涌水量33000-10000m/d;矿区及周围主要含水层(带)水位下降幅度较大,地下水呈半疏干状态;矿区及周围地表水体漏失较严重;影响矿区及周围生产、生活供水 较轻 地质灾害规模小,发生的可能性小;影响到分散性居民、一般矿井3正常涌水量小于性小规模建筑及设施 3000m/d;矿区及周围主要含水层水位下降幅度小,矿区及造成或可能造成直接周围地表水体未漏失;未影响经济损失小于100万到矿区及周围生产、生活供水 元;受威胁人数小于10人 占用破坏林地或草地小于或等于2hm;占用破坏荒山或未开发利用土地小于或等于10hm 注:若综合评估,分级确定采取上一级别优先的原则,只要有一项要素符合某一级别,就定为该级别 二、含水层 矿区地表水系不发育,矿区内未见地表水系和地下水露头。矿区采矿活动不会引发地表水污染,矿区生活生产用水由附近机井供应,但用水量很小,对区域地下水均衡影响较轻。现状条件下不存在含水层水位下降、水质发生变化、矿区及周围地表水漏失等情况。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表3-5),现状评估无采矿活动导致含水层的影响或破坏问题,对矿山地质影响破坏程度“较轻”。
21
三、地形地貌景观
该矿山为已建矿山,前期开采形成采坑一处,面积6449平方米,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较大;矿山及其影响范围内无各类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风景旅游区及地质遗迹,且远离城市、主要交通干线,对上述区域地形地貌景观不构成影响。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表3-5),现状评估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等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
四、土地资源
由于该矿山为已建矿山,现状矿部生活区、晾晒场、砖窑、成品堆放场和矿山道路,造成土地资源压占,面积13937平方米,另有采坑一处面积6449平方米。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表3-5),占用土地为未开发利用之荒草地,现状评估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
五、现状评估结论
根据现场调查,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综合分析地质灾害影响对象及危害程度,对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情况等,依据?矿山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见表3-5)确定矿山环境影响程度分级。
据现场实地调查,现状条件下评估区无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危害程度较轻;无采矿活动导致含水层的影响或破坏问题,对矿山地质影响破坏程度“较轻”;采矿活动对原始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较大,其影响和破坏程度“较严重”。 矿部生活区、晾晒场、砖窑、成品堆放场和矿山道路,造成土地资源压占,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
根据上述评估结果划分评估区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和“较轻”区,其中“较严重”区主要为前期开采形成的采坑,面积6449平方米,详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图。
22
第三节 预测评估
一、地质灾害
(一)采矿活动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1、崩塌
崩塌的发生主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条件的控制和影响。在地形坡度>55°,岩性松软、岩层破碎,结构不完整、整体性不好,层面节理裂隙发育时边坡容易失稳,发生崩塌。而爆破振动、地震、暴雨洪流和人类工程活动又是崩塌的诱发因素。
该矿山为已建矿山,在今后的开采活动中,采矿沿地形坡度平缓推进,采矿坡面角控制在45度内,深度一般在5.0米左右,采面崩塌发生的地形地貌条件及诱发因素不充分,不易诱发崩塌地质灾害。预测评估崩塌灾害危险性小,危害程度“较轻”。
评估区内其它区域,现状评估无崩塌发生,今后采矿活动基本不改变现状条件,不易引发崩塌灾害,预测评估崩塌灾害危险性小,危害程度“较轻”。
2、滑坡
实地调查在矿区范围内及附近未发现滑坡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矿山开采不易引发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根据废土(石)排放量估算,今后开采过程中将产生的废土(石)临时堆放高度不会超过3米,边坡角小于45°,矿区无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活动,所以矿山开采不会诱发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预测评估滑坡灾害危险性小,危害程度“较轻”。
评估区内其它区域,现状评估无滑坡发生,今后采矿活动无切坡及开挖坡脚工程,基本不改变现状条件,不易引发滑坡地质灾害发生,预测评估滑坡灾害危险性小,危害程度“较轻”。
3、泥石流
矿区地处巩乃斯盆地南部伊什基里克山北坡山前洪、冲积扇区,地势平坦,起伏很小,矿区内无沟谷,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堆放于废渣
23
堆放场,预测采矿活动不易引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预测评估区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小,危害程度“较轻”。
4、地面塌陷
根据调查,该矿仅进行露天开采工作,没有形成地下采空区,在以后的开采中不会形成地下采空区,评估区无地下岩溶区分布,现状条件下地面塌陷灾害不发育。预测评估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较轻,危险性小。
5、地面沉降
目前矿区不存在地下水或地下油(气)开采活动,不具备发生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的条件,以后采矿活动不易引发地面沉降灾害,危害程度较轻,预测评估危险性小。
6、地裂缝
评估区地质构造简单,活动断裂不发育,发生地裂缝灾害的地质环境条件不充分,本次调查也未发现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预测评估采矿活动不会引发或加剧地裂缝灾害,危害程度较轻,危险性小。
综上所述,矿山采矿活动不易引发或加剧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较轻,危险性小。
(二)采矿活动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经现场实地调查评估区内无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及其隐患,泥石流不易发,且预测采矿活动不会引发上述地质灾害的发生,故矿山在建设及开采过程中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危害程度“较轻”。
二、含水层
矿山生活污水排放量约3.00立方米/天,采用分散排放,可迅速下渗,对含水层水质影响较轻;矿区生产生活用水为自掘水井,生活用水量约3.00立方米/天,用水量较小,对含水层水位影响较轻;矿区地下水位埋深大于20米,采矿活动不会引起矿区及周围地表水体漏失;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表3-5),预测评估采矿活动对评估区含水层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