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04年高考物理新增内容和盲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6 17:51: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纹消失 ( B ) B.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

C.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依然存在 D.屏上无任何光亮

16.光热转换是将太阳光能转换成其他物质内能的过程,太阳能热水器就是一种光热转换装置,它的主要转换器件是真空玻璃管,这些玻璃管将太阳光能转换成水的内能。真空玻 璃管上采用镀膜技术增加透射光,使尽可能多的太阳光能转化的热能,这种镀膜技术的 物理学依据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粒子性

( C )

平面镜OA, OA的初始位线.若在平面镜逆时针旋转

C.光的干涉 D.光的衍射

17、某种液体的折射率为2,在其液面下有一可绕O轴匀速转动的 置与液面平行,如图所示.在液面与平面镜间充满自左向右的平行光一周的过程中,光线射入空气中的时间为2S.试问:

(1)平面镜由初始位置转过多大角度时,光线开始进入空气? (2)平面镜旋转的角速度多大?

解:(1)设临界角为C,则sinC?1 ?C?45?

nO A

平面镜转过?1?C?22.5?时光线 开始进入空气.

2(2)当平面镜转过67.5°时,光线又发生全反射,不能进入空气, 所以平面镜转过22.5°~67.5°间光线能进入空气

平面镜转动的角速度???2??1??rad/s

t818、从两只手电筒射出的光,当它们照到同一点时看不到干涉条纹是因为: A .手电筒射出的光不是单色光; B. 干涉图样太粗太小看不清楚; C. 周围环境的漫反射光太强; D. 两个光源是非相干光源. 19、如图示双缝实验中.已知SS'=SS\且S'.S\到光屏上点的路程差△x=1.5×10-6m,当S为λ=0.6μm的单色光源时,在P点处形成______条纹;当S为λ=0.5μm 的单色光源时,在D点处将形成_____条纹(填\明\或\暗\

20、如图,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P处为第二亮纹,改用频率较大的 单色光重做实验(其它不变), 则第二亮纹的位置: A、在P处; B. 在P点上方;

C. 在P点下方; D. 要将屏向双缝方向移近一此才能看到亮纹. 22、 对增透膜的叙述,正确的有:

A .摄影机的镜头上涂一层增透膜后,可提高成像质量; B .增透膜是为了增加光的透射,减少反射; C .增透膜的厚度应为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 D. 增膜厚度应为入射光在真空中波长的1/4.

23、如图为一摄谱仪的示意图,来自光源的光经过狭缝S和透镜L后,成为平行光射在三棱镜P上,为了在一照相底片MN上拍摄下清晰的光谱,在P与MN之间须放置一个_______,黄、红、绿三种颜色光谱线的照相底片上从M端到N端的次序为__________.

24、大棚蔬菜的罩膜若采用红色,则:

A.增大光通量 B.增大红光强度 C.增大蓝紫光强度 D,阻碍蓝紫光通过 25、下面各题供选择的答案是:

A. 无线电波; B. 红外线; C.可见光; D. 紫外线; E.伦琴射线; F. Υ射线.

a;最容易观察到衍射的是: _______. b.最容易看到干涉的是______. c. 最容易看到光电效应的是:_____. d. 最容易观察到波动性的是:_____. f. 最容易看到粒子性的是:______.

26、已知每秒钟从太阳射到地球上垂直于太阳的每平方米截面上的辐射能为 1.4×103焦耳,其中可见光部分约占45%,假如认为可见光的波长为0.55 微米太阳向各个方向的辐射是均匀的,日地间距离R=1.5×1011米.由些可估算出太阳每秒钟辐射的可见光的光子数约为:

A. 7.6×1042个. B. 7.6×1044个. C. 4.9×1044个. D. 8.2×1034个. 27、对于下列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①雨后公路上面的油膜出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②太阳光斜射到铁栅栏上地面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③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制成的

④手术台上的无影灯消除影子是由于光没直线传播的形成的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8、光热转换是将太阳光能转换成其他物质内能的过程,太阳能热水器就是一种光热转换装置,它的主要转换器件是真空玻璃管,这些玻璃管将太阳光能转换成水的内能.真空玻璃管上采用镀膜技术增加透射光,使尽可能多的太阳光能转化的热能,这种镀膜技术的物理学依据是( C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粒子性 C.光的干涉

D.光的衍射

29、如图是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

⑴图中①是光源,⑤是光屏,它们之间的②、③、④依次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⑵以下哪些操作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 A.增大③和④之间的距离 B.增大④和⑤之间的距离 C.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⑶在某次实验中,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600mm,双缝之间的距离是0.20mm,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是100mm,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先将测量头目镜中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某条亮纹(记作第1条)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下左图所示。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7条亮纹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下右图所示。这两次示数依次为_______mm和______mm。

10 15 ① ② ③ ④ ⑤ 由此可以计算出这次实

25 30 验中所测得的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nm。 {.⑴滤光片,单缝,双缝

⑵B ⑶0.641,10.293, 537 0 0 5 10 30、光子具有动量,因此光找到物体表面被反射或被吸收时,都会对物体产生压力。利用这一原理,可以用太阳光作为探测器进行宇宙航行的动力。科学家们设计的一种探测器有8张三角形的帆象风车那样安装在探测器的周围,总面积达S=104m2,并始终保持正对着太阳。通过帆上的反光膜反射太阳光,利用太阳光对帆的压力使探测器得到加速。该探测器的总质量为m=500kg。它所在的区域内每平方米面积上获得的太阳光功率为P=1kW,设反光膜能将太阳光全部反射。求:⑴太阳光对帆的总压力F是多大?⑵在太阳光的作用下,该探测器的速度每天可以增加多少? ⑴设探测器的帆时间t内接受到的光子总数为n,则PSt=nE 其中E是每个光子的能量

对这些光子用动量定理,设它们受到的总作用力是F,则Ft=n?2p 其中p是每个光子的动量

而E=pc 由以上得F=2PS/c 带入数据得F=0.0667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太阳光对帆的总压力也是F=0.0667N ⑵在一天时间内对探测器用动量定理Ft=mΔv 得Δv=11.5m/s

31、如图所示是做光电效应实验的装置简图。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管内,K为阴极(用金属铯制成,发生光电效应的逸出功为1.9eV),A为阳极。在a、b间不接任何电源,用频率为

单色光 K V A μA ν(高于铯的极限频率)的单色

b a

光照射阴极K,会发现电流表指针有偏转。这时,若在a、b间接入直流电源,a接正极,b接负极,并使a、b间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到2.1V时,电流表的示数刚好减小到零。求: ⑴a、b间未接直流电源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 ⑵从阴极K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是多少焦? ⑶入射单色光的频率是多少?

⑴光电子由K向A定向移动,光电流由A向K,因此通 过电流表的电流从下向上。 ⑵具有最大初动能的电子刚好不能到达A板,对该电子用动能定理,EK=Ue得最大 初动能为2.1eV=3.36×10-19J

⑶由光电效应方程:EK=hν-W,得ν=9.65×1014Hz

光控继电器的示意图,

它由电源、光电管、放大器、电磁继电器等几部分组成。

32、如图所示,是工业生产中大部分光电控制设备用到 的 (1)示意图中,a端应是电源 极。

(2)光控继电器的原理是:当光照射光电管时,

(3)当用绿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可以发生光电效 应,确。

A.增大绿光照射强度,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大 B.增大绿光照射强度,电路中的光电流增大

C.改用比绿光波长大的光照光电管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 D.改用比绿光频率大的光照光电管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

则下列 说法正

(1)正 (2)阴极K发射电子,电路中产生电流,经放大器放大后的电流使电磁铁M磁化,将衔铁N吸住;无光照射光电管时,电路中无电流,N自动离开M。 (3)B、D

33、在“用游标卡尺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的实验中,用日光灯作光源,观察时,调节游标卡尺两测量爪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形成一个宽度为 0.4 mm的狭缝,使缝与灯管平行,眼睛紧靠狭缝便可观察到中间宽而亮、两侧为彩色的条纹。若把狭缝宽度调到0.2mm,则观察到的条纹与原来相比( C ) A.没有变化 B.变成一条亮线

C.条纹由密变疏,亮度减弱 D.条纹由疏变密,亮度不变 34、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入射到三棱镜上,通过三棱镜后在另一侧光光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所有入射到ad之间的光子相比较,在光屏上越靠近d点的光子能量越大

②所有入射到ad之间的各种单色光相比较,在光屏上越靠近a点的单色光在三棱镜中的波长越小 ③若在光屏pd之间不同位置放置灵敏温度探测器,越靠近d点的温④若在光屏pd之间不同位置放置灵敏温度探测器,在pa之间的温 温度探测器升温快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A ) 35、虹和霓是太阳光射入大气中的水珠时经折射、反射和色散产生

是太阳光在水珠中经过_____次折射和____ 次反射形成的. ( 2,1;2,2 )

36、卡文迪许扭秤是用来测定万有引力恒量的重要仪器,为了观察悬挂的石英丝发生的微小扭转形变,卡文迪许采用了光放大的原理.下图中悬挂在石英丝下端的T形架的竖直杆上装一块小平面镜M,M可将由光源S射来的光线反射到弧形的刻度尺上(圆弧的圆心即在M处).已知尺距M为2m,,若反射光斑在尺在移动2cm,则平面镜M转过的角度是______rad. ( 0.01π )

屏MN上ad之间形成彩色

度探测器升温越快

度探测器升温比靠近d点的

的光学现象.虹的外圈是红

色的,内圈是紫色的;霓的外圈是紫色的,内圈是红色的.虹是太阳光在水珠中经过____次折射和_____次反射形成的.霓

37、如图所示。用一大束平行紫光照射一小块某种金属。的最大初动能为E甲,单位时间产生了n甲个光电子。现用照同样一块该种金属,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乙,单位子。则: ( B )

(A)E甲=E乙,n甲>n乙 (B) E甲=E乙,n甲<n乙 (C)E甲<E乙,n甲>n乙 (D) E甲<E乙,n甲<n乙

能产生光电效应,光电子同一束光经凸透镜会聚后时间 内产生了n乙个光电

38、一般认为激光器发出的是频率为v的“单色光”,实际上它的频率并不是真正单一的,激光频率v是它的中心频率,它所包含的频率范围是?v(也称频率宽度)。让单色光照射到薄膜表面,一部分从前表面反射回来(这部分称为甲光),其余的进入薄膜内部,其中的一小部分从薄膜后表面反射回来,并从前表面射出(这部分称为乙染色)甲、乙这两部分光叠加而发生干涉,称为薄膜干涉。乙光与甲光相比,要多在薄膜中传播一小段时间?t。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能观察到明显的干涉现象的条件是,?t的最大值?tm与?v的乘积近似等于1,即只有满足 ?tm??v?1才会观察到明显的稳定的干涉现象。

已知某红宝石激光器发出的激光v?4.32?1014Hz,它的频率宽度色光由空气斜射到折射率n?2的液膜表面,射入时与液膜表面从O点射入薄膜中的光线的传播方向及传播速率。

(2)估算在图9所示的情景下,能观察到明显稳定干涉现象的液

r (1)设从O点射入薄膜中的光线的折射角为r,根据折射定律 n?sin45?/sin?v?0.8?109Hz。让这束单

成45?角,如图所示。(1) 求

膜的最大厚度dm。

折射角为 r?arcsin(sin45?)?arcsin(1/2)?30?

n光在薄膜中的传播速率为: v?c/n?2.12?108m/s (2)乙光在薄膜中经过的路程 s?2d

cosr乙光通过薄膜所用时间?t?s?v2d

vcosr当?t取最大值?tm时,对应的薄膜厚度最大 ?tm??v?1,所以

2dm1 ?vcosr?v解出dm??cosr?1.15?10?2m

2?v39、用眼睛观察远处的灯,有时会看到它周围光芒辐射,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下面的哪些说法正确? ( B D )

A.这是空气对光的折射作用造成的

B.这是眼睛的瞳孔对光的衍射作用造成的 C.这现象说明眼睛的瞳孔是规则的圆形 D.这现象说明眼睛的瞳孔是多边形

40、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子的能量E=hυ,其中频率表征波的特性。在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之后,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

提出了光子动量p与光波波长λ的关系为:p=h/λ。若某激光管以Pw=60W的功率发射波长λ=6。63×107m的光束,试根据上述理论计算:

(1)该管在1s内发射出多少个光子? (2。0×1020个)

(2)若光束全部被某黑体表面吸收,那么该黑体表面所受到光束对它的作用力F为多大?

(2。0×107N)

41、根据量子理论,光子具有动量,光子的动量等于光子的能量除以光速,即p=E/c,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并被反射时,会对

物体产生压强,这就是“光压,光压是光的粒子性的典型表现。光压的产生机理如同气体压强:由大量气体分子与器壁的频繁碰撞产生了持续的压力,器壁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就是气体的压强。

(1)激光器发出的一束激光的功率为P,光束的横截面积为S。当该激光垂直照射在物体表面时,试计算单位时间内到达

物体表面的光子的总动量。

(2)若该激光束被物体表面完全反射,证明其在物体表面引起的光压是2P/cS (3)设想利用太阳的光压将物体送到太阳系以外的空间去,当然这只有当太阳对物体的光压超过了太阳对物体的引力才行。现如果用一种密度为1。0×103kg/m3的物体做成的平板,它的刚性足够大,则当这种平板厚度较小时,它将能被太阳的光压送出太阳系。试估算这种平板的厚度应小于多少?设平板处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公转轨道上,且平板表面所受的光压处于最大值,不考虑太阳系内个行星对平板的影响,以知地球公转轨道上的太阳常量J为1。4×103J/(m2·s)(即在单位时

—。

间内垂直辐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量),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加速度为5。9×103m/s2

(1)p=P/c (2)略 (3)d<2J/cρa =1。6×106m

搜索更多关于: 2004年高考物理新增内容和盲点 的文档
2004年高考物理新增内容和盲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e5q68h1ii52amw9lhr375cln2z0an008e0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