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7 1:40: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人教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必修Ⅰ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王金铜(石狮一中 362700)

一.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二.解读课标 行为条件 行为动词 表现程度(认知内容) 认知水平 运用地图 分析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应用水平 新课标是想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因此,应运用各种图像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I的最后一节内容,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本节教材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差异性,二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通过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来体现的。本节课主要是以地理分异规律为中心内容,在教学时,要突出读图分析.推断的环节,而且所提供的图表.资料必须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各要素的知识,已经具备一定的读图和分析能力,为本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已初步适应上课讨论的方式,便于探究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新知并非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由学生在自有经验基础上自主建构形成的。城市学生远离自然,生活经验缺乏,在新知的建构方面欠缺感性材料,无法自主实现书本知识与个人经验的结合,因此,教师必须采用有效的方法给予弥补、辅助,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建构,当好学生新知形成的“接生婆”(苏格拉底)。

五.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如果将总课题突兀地交给学生去“探究”,学生只会无从着手。而如果将问题分解为一个个梯级深入的小问题,则探究自会水到渠成。

充分调动学生的旧有知识储备,并通过陆地自然景观图片展示,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在激活学生旧有知识的基础并予以补足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按照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规律的归纳法,帮助学生建立新知。

(二)学法

探究发现法,学生活动不停留在表面的热热闹闹,而力求始终保持学生的思维

word教育资料

.

张力。

六.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从事实中感受和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2.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图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区域分析与比较的地理研究的方法,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与他人合作,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2.了解人们怎样利用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态度和责任感。 七.设计理念

以“森林之旅”为主线,创设情景实施探究,学生以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读图分析得出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并且注重学习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八.教学重.难点:陆地环境地域差异的规律及成因 九.课前准备: (一)创设情景

现在我们要组织一个旅行团,准备到世界各地进行一次以“森林”为主题的自然景观之旅。在出发前请各位团友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共同商讨,设计出一条合理的线路。 (二)分组

课前将学生以自愿为原则,全班学生以旅行团为名义分成三个考察小组,分别为A组.B组.C组,每一小组分别推选出一名导游。请各旅行团,课前收集各地有关森林的图片。上课按旅行团分组安排座位。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景观图片 十.课时安排:2课时 十一.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是什么?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什么?

答:地理要素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幻灯片)出示 “我国领土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图

word教育资料

.

请大家看这两幅景观图,同样是一月份,我国北方的哈尔滨冰天雪地,而南方的海南却是春意融融了?这两幅景观图,说明了自然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答: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教师)对。我们刚刚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另一个特点—差异性。

(板书)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教师)从总体上看,全球陆地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不同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就像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地球上也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幻灯片)出示 “五带的划分”

(教师)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在空间上的差异。这种分异的尺度范围是什么?

答:温度。全球性的尺度。 (板书)一.空间尺度划分

1. 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我们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区和我们家乡的差异所体现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这种地域分异的规模比全球性地域分异的规模小。

(设问)陆地上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因为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不同,因此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如果我们有可能做一次长途旅行,如从我国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或者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从高山的山麓攀登到山顶,都会有明显体验。

(板书)2.区域性的地域分异: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幻灯片)P98图5.6 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学生活动)学生结合课本P98图5.6完成右半部分内容。

word教育资料

.

(学生归纳)

温带荒漠带

(学生活动.归纳)

1.怎么能够最直观地看出各地的差异?(观察植被状况,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因为植被对地理环境有明显指示作用)

2.你能想出你生活的地区的植被类型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南半球缺少哪些自然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4.气候类型相同而自然带不同的是哪种气候类型,哪些自然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两种自然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5.自然带相同,气候类型不同的是哪种自然带,哪些气候类型?

word教育资料

.

(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所对应的自然带却相同,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6.总结一下区域差异的分布特点?这种特点是如何形成的?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大致呈带状),

(板书)二.自然带 1.概念

2.划分

(承转)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差异的产生,这些差异反映出什么样的地理规律呢?

(板书)三.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下面我们开始三次愉快的旅行。A组由赤道出发,沿亚欧大陆东岸一直到北极;B组由亚欧大陆东岸(中纬度)沿纬线到亚欧大陆西岸;C组由珠穆朗玛峰山麓到山顶,每组旅行会见到哪些景观?

(A组活动)

1.世界森林资源种类多样,景观各异,非常具有观赏价值,你能设计一条“森林之旅”的旅游线路吗? 2.为什么选这条路线?

3.这条路线沿什么方向延伸?

4.沿这一方向森林的景观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A组讨论分析归纳)

能。我们由赤道出发,这里树木繁盛,动植物种类繁多,藤本植物非常多,请大家注意安全。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善于攀援的猩猩和猿猴以及皮厚耐热的河马和大象等动物。接下来,我们又来到了热带季雨林带,这里依然是树木葱郁,一片热带森林风光,继续向北走,我们来到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里的树木依然是常年葱绿,而再向北,来到了温带落叶林带,这里的树木叶子现在几乎已经落光了,在树林里,偶尔可以见到梅花鹿等动物;继续向北走,到达了针叶林带,这里的树木叶子是针状的,动物长着很厚的皮毛,比如松鼠和熊等;再向北,就到了以地衣和苔藓为主的苔原带,这里气温降水都很少,只能生长苔藓,主要动物有驯鹿;接着又变成了一片冰天雪地,这里就是冰原带了,在北极可以见到北极熊,在南极的话则可以见到企鹅。这次旅行,一路气温不断降低,植被不断发生变化。 (老师)非常好!刚才的旅行是从赤道到北极的,我们把从赤道到两极自然带的变化称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产生这种分异的原因是热量的不同。 (板书)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word教育资料

搜索更多关于: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的文档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e6gd1sxuw01k8300wxv0h1ll01eyq01c4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