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电梯的基本原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3:42: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触器上设置了电气联锁。即上方向接触器的控制回路是经过下方向接触器的辅助常闭接 点来完成的。下方向接触器的控制电路受上方向接触器辅助常闭接点控制。只有下方向 接触器处于失磁状态时,上方向接触器才能吸合,而下方向接触器的吸合必须是上方向接触器处于失磁状态。这样上下方向接触器形成电气联锁。 2机械联锁式装置:

为防止上下方向接触器电气联锁失灵,造成短路事故,在上下方向接触器的背面, 装设了一只杠杆。当上方向接触器吸合时,由于杠杆作用,限制住下方向接触器的机械 部分不能动作,使接触器接点不能闭合。当下方向接触器吸合时,上方向接触器接点也 不能闭合,从而达到机械联锁的目的。 (十四)电气设备的接地保护

我国供电系统一般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从安全防护方面考虑,电梯 的电气设备应采用接零保护。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当一相接地时,接地电流成为很大 的单相短路电流,保护设备能准确而迅速的动作切断电流,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接零 保护同时,零线还要在规定的地点采取重复接地。重复接地是将零线的一点或多点通过接地体与大地再次连接。在电梯安全供电现实情况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引入电源 为三相四线,到电梯机房后,将零线与保护地线混合使用;有的用敷设的金属管外皮作 零线使用,这是很危险的,容易造成触电或损害电气设备。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用三 相五线制的 TN-S系统,直接将保护地线引入机房。如果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的接零 保护 TN-C-S系统,严禁电梯电气设备单独接地。电源进入机房后保护线与中性线应始终分开,该分离点(A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4>。

电梯电气设备如电动机、控制柜、接线盒、布线管、布线槽等外露的金属外壳部 分,均应进行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线应采用导线截面积不小于 15mm2有绝缘层的铜线,或 4mm2的裸铜线 (禁止使用铝线)。线槽或金属管相互应连成一体并接地,连接可采用金属焊接,在跨接管路线槽时可用直径 4mm! 6mm的铁丝或钢筋棍,用金属焊接方式焊牢。

当使用螺栓压接保护地线时,应使用 8mm螺栓,并加平垫圈和弹簧垫圈压紧。接 地线应为黄绿双色。当采用随行电缆芯线作保护线时不得少于 2根。

在电梯采用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的零线上不准装设保险丝,以防人身和设备的安 全受到损害。对于各用电设备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4>。电梯生产厂家有特殊抗干扰要求的,按照厂家要求安装。对接地电阻应定期检测,动力电路和安全装置电路不得少于 05M>,照明、信号等其它电路不小于 025M>。 (十五)电梯急停开关

急停开关也称安全开关,是串接在电梯控制线路中的一种不能自动复位的手动开

关,当遇到紧急情况或在轿顶、底坑、机房等处检修电梯时,为防止电梯的启动、运行,将开关关闭切断控制电源以保证安全。

急停开关分别设置在轿厢操作盘(箱)上,轿顶操纵盒上,底坑内和机房控制柜壁上。有的电梯轿厢操作盘(箱)上不设此开关。

急停开关应有明显的标志,按钮应为红色,旁边标以“通”、“断”或“停止”字 样,扳动开关,向上为接通,向下为断开,旁边也应用红色标明“停止”位置。 (十六)可切断电梯电源的主开关

每台电梯在机房中都应装设一个能切断该电梯电源的主开关,并具有切断电梯正常行驶的最大电流的能力。如有多台电梯还应对各个主开关进行相应的编号。注意,主开

关切断电源时不包括轿厢内、轿顶、机房和井道的照明、通风以及必须设置的电源插座 等的供电电路。

目前我国一般常用 DZ-100型空气开关为电源主开关,其规格、型号、主要性能参 数见表 1-3-108。照明电路开关规格见表 (十七)紧急报警装置

当电梯轿厢因故障被迫停驶,为使电梯司机与乘客在需要时能有效地向外求援,应 在轿厢内装设乘客易于识别和触及的报警装置,以通知维修人员或有关人员采取相应的 措施。报警装置可采用警铃(充电蓄电池供电的)、对讲系统外部电话或类似形式的装 置。

搜索更多关于: 电梯的基本原理 的文档
电梯的基本原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e8rs893xh2xn8u9vo32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