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校本二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四季的变化
第五课 四季与四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个字。认识两种笔画\七、九\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产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周是一年,而一年当中的气? 候不同,当地球行至南回归线时,日光斜射。气候寒冷,称之“冬至” ,地球行至北回归线时,日光正射,气候炎热,称之为“夏至” ,南半球则相反,由冬而夏,地球行至冬至与夏至的中间时,寒热适中,称之为“春分” ,由夏而冬,地球行至夏至冬至之间时,气候与春分相等, 称之“秋分”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称之四时。
现在是什么季节?我们来看大屏幕,猜猜是什么季节?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看图片,以动画形式连续出现课文中的4幅图,最后定格)
揭题:这四幅有趣的图和几句优美的文字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板书课题: 1.四季与四时 读 一 读
春天暖,百花开。夏天热,雷雨多。秋天凉,稻谷香。 冬天冷,雪花飘。 说 一 说
四季中,大自然有哪些特点?
议一议。一年四季与四时的区别是什么? 板书设计;
四季: 春 夏 秋 冬 四时: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中卫二小二年级备课组
9
?
第六课 四季与昼夜 教学目标
1、了解天体的东升西落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2、了解昼夜的成因。
3、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地轴倾斜等基本特征。 4、了解地球公转运动与四季形成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地球自转,昼夜现象的成因与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2、地球公转特点与四季形成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昼夜的形成 1、播放幻灯片。
问题: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在同一时间里有白昼与黑夜之分,这是为什么?(学生讨论后得出正确答案)
问题:是不是白昼永远都是白昼,黑夜永远都是黑夜?(不是)
? 问题:那昼夜的关系是怎样的?(昼夜交替的) 问题:为什么昼夜是不断的交替?(地球自转) 2、师生共同探究地球的自转。
(1)学生实验探究地球自转方向:四个同学围成一个地球,一个同学是太阳。通过太阳的东升西落得出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2)学生通过转动手中的地球仪领会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同时去发现地球自转的其他特征: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转;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转;地球以地轴为中心自转。 3、议一议。
(1)假如地球不自转,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呢?
(2)如果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会有什么特殊现象? (3)地球的自转会产生那些现象?
讲述:同学们说了地球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那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地球自转)。
昼夜交替的成因: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球体(太阳光照)昼夜现象(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交替。
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昼夜交替一次的时间是多少吗?(约24小时,也即地
10
二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校本二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日)。
地球自转的周期:约24小时,1日=24小时。
讲述:我们古代祖先就注意到了昼夜交替现象,他们就以地球自转为计时基准,以“日”为单位,发明了许多计时仪 器:(圭表,日晷,漏刻)。
讲述古代计时仪器的工作原理:可以说我们的祖先非常的聪明,他们不仅发明了这么多计时工具,也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使我国的天文学取得辉煌的成就,他们中有许多杰出的代表。你能说说他们是谁吗? 二、四季的形成
1、学生模拟地球绕日公转特点。
(1)让地球仪绕日公转时,使北极始终朝向事先确定的某个遥远的方向。(北极星附近)
(2)过地球仪球心,与桌面平行的面为公转轨道面。要求地轴与平面之间有66.5°的夹角,是自西向东绕日旋转。 2、得出结论。
(1)太阳直射点到北半球最北的纬度上即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日期)。 (2)太阳直射点到南半球最南的纬度上即南回归线。 (3)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3、四季的形成:我国所在温带地区,太阳直射点到北回归线附近时,太阳高度大,光照时间长,气温高,白昼长黑夜短,为夏季。把太阳最高,白昼最长(杆影最短),其中直射到北回归线上时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到南回归线附近时,太阳 高度小,光照时间短,为冬季。把太阳最低,白昼最短(杆影最长),其中直射点到南回归线时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到赤道附近时,太阳高度适中,白昼黑夜差不多,天气不冷不热的时候,就进入了春季或秋季。因为公转一周直射点经过赤道两次,一次叫春分,一次叫秋分。这两天中白昼和黑夜长度相等。因此四季的形成最终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引起的 三、二十四节气
1、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民间传统沿用的与农时相结合的计时方法,即农历。 2、 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中的位置是固定的,而二十四节气就是农历的组成部分,农历属于阴阳历。
3、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四季更替来划分的,而四季更替又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的,所以,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是属于阳历的成分。 板书设计;
中卫二小二年级备课组
11
? ?
四季与昼夜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四季的形成 二十四节气 第七课:四季中的节日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展示活动成果,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2、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内容及其由来和节日习俗,知道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精深内涵,并能够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 3、在汇报交流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倾听,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开学几周以来我们围绕中华传统节日这个主题,分成四个课题小组,制定了研究
? 方案,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相信同学们一定有了不少的收获,愿意和大家谈一谈你的收获吗?(板书课题) 二、汇报交流
1、中华传统节日及由来小组 (1)制作精美的幻灯片; (2)讲故事; (3)截取视频; (4)图片等; 2、传统节日习俗小组 (1)视频; (2)图片; (3)舞蹈;
(4)手抄小报等; 3、描写节日的古诗词小组 (1)配乐诗朗诵; (2)视频; (3)音频;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