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已经学了氯、溴、碘、硫等一些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在初中化学中也已经对氮气的性质,氮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知识技能。
2、学习方法方面
学生通过前面几个专题内容的学习,对采用实验探究法研究学习化学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在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这一单元中也学习过环境污染和防治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方法基础。
三、设计思想
以“雷雨发庄稼”为背景,通过精心设计情景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提炼方法→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具体思路:
情景设计 情景一:魔鬼谷 情景二:雷雨发庄稼
提出问题:氮气的性质稳
→
定,氮气与氧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反应
→
实验探究: 氮气与氧气的放电实验
形成结论:在放电或高温下, 氮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NO, NO进一步与氧气反应生成NO2
提出问题:空气中的NO和NO2还会发生哪些反应?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
→
→
环境污染的防治(解决问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氮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知道含氮化合物的应用对社会生产的积极作用和对人类环境的影响。
(2)知道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和防治,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氮气和氧气反应的实验探究,使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通过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过程训练科学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氮氧化物对环境危害和防治原理,进一步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形成与自然友好相处,促进对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感受科学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义,逐步树立珍惜美好大自然,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义。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和防治。 2、教学难点
氮气和氧气反应的实验探究。 六、教学过程
活动教学 内容 教学 环节 时间教 学 活 动 设计意图 (大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投影: 情景1,在新疆与青海交界处有一山谷,人称“魔鬼谷”。经常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把2min 人畜击毙。然而谷内却是牧草茂盛,四季常青。 情景2:雷雨发庄稼(flash片断) 1、为什么魔鬼谷内牧草茂盛,四季常通过自然青? 现象的例 思考:需要水和化子,激发学 肥。猜想:雷雨过后,生学习本2、雷雨过后,庄稼可能产生某种化肥。 节课的强为什么生长茂盛?烈兴趣。 庄稼茂盛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空气中的主要成分 设问 化肥从哪里来?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min 氮气的性质稳定,氮气和氧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反应? 通过学生笑,不是 轻松一笑, 拉近了学N2和O2 生和老师 的距离,使学生阅读课文交流学生在轻讨论,推测氮气和氧松、愉快的气反应的条件可能氛围中学是放电。 习本节课内容。 请同学们利用老师所提供的药品和仪探究氮应用实验仪器和器验证你的猜想:气和氧药品进行实验探7min 感应圈、矿泉水瓶、分组探究、讨论 气反应究 导线、蒸馏水、蓝的条件 色石蕊试纸、胶头滴管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根据实验现象具体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分析 根据学生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为什么矿泉水瓶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培养学生里的气体会由无色2min 阅读有关内容、思分析问题转变为棕红色? 考、形成结果 能力。 2、加入蒸馏水、振荡后,所得的溶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为什么? 在放电或高温的条件下,氮气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 N2+O2放电2NO 氮氧化物的转化 分析 = 2NO2 1min 2NO+O2=3NO2+H2O= 2HNO3 +NO 写反应方程式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活动教学 内容 教学 环节 时间设计意图 (大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活 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