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二中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模拟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份。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6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刻为90分钟。
2.第Ⅰ卷共4页,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A、B、C、D)涂在答题卡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Cl S 32 Fe 56 Cu 64 Al 27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漂白粉和明矾都常常利用于自来水的处置,二者的作用原理是相同的 B.MgCl2是强电解质,电解氯化镁溶液能够制得镁 C.生石灰能与水反映,可用来干燥氯气 D.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室温下,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 的溶解度 B.Na2CO3的热稳固性大于NaHCO3
C.可用石灰水区分Na2CO3与NaHCO3溶液 D.小苏打可中和胃酸、热纯碱可除去油污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丁达尔现象能够区分乙醇溶液和淀粉溶液 B.可通过化学转变实现16O到18O的转化 C.实验室中,钠通常保留在盛有煤油的细口瓶中
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所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将偏高 4.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个Fe(OH)3胶体粒子的质量为107g B. 和CuO的混合物中含有铜原子数为
C. 1 molCl2与足量Fe反映转移电子数必然为2NA D. 与氧气完全反映,反映中转移的电子数
5.某溶液能使PH试纸变红,在此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Ca2+、K+、Cl
-、
SO32 B.NH4+、Fe2+、 I、SO42
-一-
C.Na+ 、K+、ClO-、S2- D.Na+、S2O32、AlO2—、K+
6. X、Y、Z、W是别离位于第二、3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Z位于同一主族,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映也能与NaOH溶液反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X< Y < Z< W B.X氢化物的沸点高于Z氢化物的沸点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大于Z
D.室温下, mol/L W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pH > 1
7. 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12C18O和14N2的判断正确的是 A.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 B.原子数相等时,具有的中子数相等 C.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 D.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 8. 下列反映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SO2:Ca2++2ClO-+H2O+SO2 =CaSO3↓+2HClO B. 硫酸铝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直到沉淀质量最大: 3Ba2++6OH-+2Al3++3SO42-=3BaSO4↓+2Al(OH)3↓ C. 硫氢化钠发生电离:HS-+H2O
H3O++S2-
D. 用食醋查验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CaCO3+2H+=Ca2++H2O+CO2↑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9. 把200 mL NH4HC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分成二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氢氧化钠的溶液加热,恰好使NH4完全转化为NH3逸出,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HCl的盐酸恰好反映完全生成CO2,则该混合溶液中c(Na)为 A.(
+
+
-
5aba)mol/L B.(2b-a) mol/L C.(5b-)mol/L D.(10b-5a) mol/L ?2102010. 下表各组物质中,知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11.对下列实验操作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某学生用pH试纸测新制氯水的pH值,先变红后褪色,是因为Cl2有强氧化性
B.向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C.在标准状况下,烧瓶中充有量比为4:1的NO2和O2来做喷泉实验,最终形成溶液的浓度为L
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12.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H= kJ?mol?则含4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 kJ的热量
B. 已知2H2(g)?O2(g)===2H2O(g) ?H=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 kJ?mol
?1?1?12C(s)?O2(g)===2CO(g) C. 已知2C(s)?2O2(g)===2CO2(g) ?H=a kJ?mol、
?1?H=b kJ?mol?1?则a>b
D. 已知P(白磷,s)=P(红磷,s) ?H<0,则白磷比红磷稳固 13.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份夹持仪器)正确的是
14. SO2通入足量的Fe(NO3)溶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但当即又变成棕黄色,3稀溶液中,这时若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针对上述一系列转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进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O3—
B.从上述反映能够得出结论,氧化性:HNO3>Fe3+>稀硫酸 C.上述进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
D.假设通入的 SO2完全反映,则同温同压下,SO2和逸出气体的体积比为 1∶1
15.某课外小组欲测定过氧化钠与碳酸钠混合物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准确称量a克样
品,下列后续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A.隔间空气加热,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 m1g B.与足量稀盐酸反映并蒸干,称量剩余固体质量 m2 g C.与足量水反映并加热,搜集到标准状况下V1 L干燥气体 D.与足量稀硫酸反映并加热,搜集到标准状况下V2 L干燥气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