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备课课时练习: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含答案及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13:39: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备课课时练习:第3课 古

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总分 一、选择题

1. 1870年,史皮尔在一书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它不主张任人唯亲。”材料所评论的是 A. 科举制 B. 郡国并行制 C. 三公九卿制 D. 三省六部制

2.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贞观初,岁定京官望高者二人,分校京官、外官考……中品以下,四考皆中中者,进一阶;一中上考,复进一阶……有下下考者,解任。”这一规定的直接影响是

A. 推动了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 B. 有利于提高官员的行政效率 C. 使名门望族成为最大受益者 D. 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3. 宋司马光谈到“凡择言事官,当以三事为先,第一不爱富贵,次则重惜名节,次则知晓治体”。这里的“言事官”是指 A. 丞相 B. 监察官 C. 内阁首辅 D. 军机大臣

4. 元初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元世祖采纳了此建议,设 A. 中朝

B. 三省制 C. 中书省 D. 都察院

5. 国学大师钱穆在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说:“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这一制度指的是 A. 郡县制 B. 科举制 C. 行省制 D. 内阁制

6. 唐朝时刘晏长期掌管国家财政大权,为官廉洁,被称为 “ 工于谋国而拙于谋身的一代良相 ” 。据此判断,刘晏供职的部门应该是:

A. 尚书省 B. 中书省 C. 门下省 D. 直隶省

7. 宋代某中央机构之下设有盐铁、度支(规划收支)等部门,该机构的长官应为 A. 同平章事 B. 枢密使 C. 参知政事 D. 三司使

8. 宋太祖在建隆三年八月下诏:“诸道法司参军,皆以律疏试判”,并形成制度。宋神宗时,科举考试增加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苏东坡也曾表示:“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这说明宋代 A. 文官政治日趋成熟 B. 明法慎行,德主刑辅 C. 行政权司法权合一 D. 政治清明,法律健全

9. 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

A. 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 B. 设立“中朝”“外朝”制度 C. 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

D. 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

10. 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A. 向各省宣达政令 B. 负责中央官员选拔

C. 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D. 掌管蒙古兵马征发

11. 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 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 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12. 孙中山在谈到科举取士时说: “ 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 孙中山认为

A. 举荐制度在历史上没有进步性

B. 唐宋考试制度过于严厉推行难度较大 C. 明清八股取士制度值得推崇

D. 科举考试是我国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13. 地方割据是地方和中央权力博弈的结果。历代王朝为了避免地方割据而采取不同的政策,下列政策中后来对中央集权威胁最大的是 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②唐朝在边疆设节度使

③北宋在府州县三级之上加设“路”一级 ④元朝推行行省制度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14. 徐天麟《东汉会要》载:“西都(西汉)止从郡国奏举,未有试文之事;至东都(东汉)则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乃得应选。”这种变化不能反映出当时 A. 孕育了考试制度的萌芽

B. 体现了相对公平竞争的精神 C. 察举制被科举考试所取代 D. 体现了“以文取人”的原则

15. 《隋书·杨尚希传》记载:“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人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一。……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产生上述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滥设郡县等官僚机构 B. 官吏的委任超越编制

C.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D. 官民之比畸形发展

16. 历史研究不仅需要发掘史料,而且需要通过史料发挥想象,作出合理推断。据表1推测最为合理的是 (________ ) 表1 宋代皇帝御赐神道碑额数量分布p

17. ly:宋体; font-size:10.5pt\北宋 南宋 皇帝 碑额数(人) 皇帝 碑额数(人) 宋仁宗 24 宋富宗 5 宋英宗 2 宋孝宗 4 宋神宗 6 宋宁宗 3 宋哲宗 14 宋理宗 2 宋徽宗 7 合计 53 合计 14

(注:御赐神道碑额是宋代皇帝对大臣的一种特殊褒奖方式。) A. 北宋君臣关系可能较南宋和缓 B. 北宋冗官现象可能较南宋更严重 C. 南宋皇帝可能较北宋积极有为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备课课时练习: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含答案及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ejqa0vga13x5if1klmb9gaib47vll009i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