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关于灾难的新闻报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30 3:38: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关于灾难的新闻报道

【篇一:灾难新闻报道问题和案例】

1、不尊重公众知情权

知情权是指公民有知悉、获取社会资讯及公共信息的权利和自由。 表现:许多媒体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和事故,出于种种考虑,选择了沉默或者回避,比如政府干预,没有对灾难事故予以或者迅速作出反应,媒体的这种“失语”现象是不尊重公众知情权的表现。媒体的“失语”现象在sars事件中尤为典型。

案例: 2003年,在sars传播的初期,我国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无一例外的集体性“失语”。2003年2月初的广州,尽管从2002年的11月起,非典就开始在广州周边的城市流行,抢购板蓝根、食醋报道在广东、内地流传,但主流媒体一直没有给予正面报道。当广州市内大规模传言四起的时候,主流媒体依旧保持了不应有的沉默。3月间,广东一家报纸有关“非典”的报道被认为不合时宜。直到广州市召开了相关的新闻发布会后,媒介才‘开始较为系统、正面地回应大规模的传言,并对sars病毒的流行情况进行报道。3月26日,新华社称北京输入性非典型肺炎得到有效控制—这是首次有关北京“非典”的官方报道,而北京当地媒体依然保持沉默。4月3日,举行的首次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打破了传媒集体失语的状态,专题、专版纷纷上马。’ 2008年的南方雪灾的报道前期,媒体对信息披露滞后,轻描淡写的报道导致灾情未得到充分反映,影响救灾工作的进行。 .2、灾难新闻报道缺乏科学性

表现:陕西宝鸡出现的神婆“作法”、“避邪”防“非典”:香港庙宇因sars来袭,香火格外兴盛;在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传言一位过世多年的高僧托梦:黑糯米煮水饮下可抗sars,一时坊间所存黑糯米被抢购一空,狮城米贵,诸如此类屡屡发生。而某些媒体对谣言、错误的防制措施不加批判反津津乐道.

3、灾难新闻报道缺乏人文关怀 灾难报道体现人文关怀,要求媒体关注灾难中的人以及人的生存状况,在直面悲剧的同时,从人性角度审视灾难,关注灾难中的生命,以及灾难中的人的行为、困境及精神状态。

(1) 掠夺式采访

形式:为了获得独家的、第一手采访资料,不顾采访者感受强行进行采访;有的采访过程中故意用伤害性、刺激性话语揭开采访对象刻意回避的伤疤;有的让采访对象进行摆拍、重复采访等。 案例:

(2)平等意识淡薄 案例:

(3)消费弱势群体

消费弱势群体的形式:为了经济利益,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恶意炒作; 报道弱势群体时表现出优越感; 把弱势群体隐私搬上银幕侵犯他们的权利;以教训口吻数落弱势群体,缺乏善意。 案例:

【篇二:我国灾难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cn

我国灾难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作者:王天娇

摘 要 灾难事件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新闻传播行业报道的热门内容,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灾难新闻报道能够从不同层面反应社会存在的问题,因此,灾难新闻也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重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报道价值,另一方面对灾难新闻进行及时准确的报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传统价值观念,实现人们对国事的知情权,能够整体促进我国社会稳定的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水平。但是现阶段,我国在灾难新闻报道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从实际角度出发,我们不难发现,只有正确掌握灾难新闻报道的相关专业内容,才能够找到解决优化措施,改变现状。本文对我国灾难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内容进行了简要研究。

关键词 灾难新闻;报道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2-0053-03 0 引言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来,灾难事件发生的概率并没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减少。而我国作为自然灾害发生作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相关基础设施的不健全,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导致我国在灾害防御和治理方面效果并不显著。灾害事件的发生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对我国民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灾难事件一时间也成

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而在如今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电视、网络成为了人们掌握新闻内容的主要手段和途径。目前,我国民众在相关内容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大,新闻媒体的报道观念也越来越积极,但是从实际角度出发,不难发现,现阶段,灾难新闻的发展问题日益突出,灾难新闻报道也迈入了误区,解决中国灾难新闻报道的现存问题迫在眉睫。

1 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含义 1.1 灾难的类型以及特点

从内容角度来说,所谓的灾难主要指的是造成一定损失和困苦的天灾人祸,可以将灾难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种是人类由于自身原因而最终导致的灾难,即“人祸”,例如,交通安全事件、煤气瓦斯泄露、战争等等,第二种主要指的是“天灾”即人类无法对自然性的灾害进行一定的防范,例如,火山爆发、洪水、地震等等[1]。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事故类以及自然灾害类是我国发生灾害的主要类型,对我国人民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不同程度上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产生了威胁,例如众所周知的非典、禽流感等灾难事件。对其实质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不难发现,灾难事件具有以下

【篇三:灾难新闻的报道原则】

灾难新闻的报道原则

重庆工商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 2010级 新闻学 一班 屈桢又 学号:2010074137

指导老师:梁华荣 摘要

如题,本论文主要研究灾难新闻的报道原则,众所周知,灾难分为自然性的和社会性的,如何报道,对于起到一个什么性质和程度的作用至关重要。回到事物的本质上,说白了,灾难就是问题,灾难新闻的报道就是媒体如何向大众揭露和在书面上,精神上引导社会解决问题,最终落脚于实践。不得不说,这是一门复杂的艺术,至始至终,潜在的主角就是“情绪”。在媒体的报道中,只要注重时效性,真实客观性,引导性,平衡性,建设性,主体性这几个重要的原则,报道就不会出错。关键的关键,还是看记者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媒体的素质和能力。这需要时间锻炼,也会遇到人为的和其他不可抗拒的阻力,但灾难新闻的报道本身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和真理博弈,和邪恶博弈,同时也和自己博弈!相信胜利近在有心人的咫尺。

such as topic, this thesis mainly studies the disaster news report principle,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disaster could divided into natural and social, how to report, to play the role of a

nature and degree of what is important. back to the way things are, to put it bluntly, disaster is the problem, the disaster news report is how to reveal to the public and media on the written, spiritual guide society to solve the problem, finally locate in 第 1 页/共 16 页

关键词:时效性 真实客观性 引导性 平衡性 建设性 主体性 正文 前言

灾难新闻,从披露消息到连续深刻的报道,都关乎一个“情”字。这个情如何表达,表达的内容是什么,对受众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应该在什么样的标准或体系下情理相容,总结成原则,说的书面一点,就是情要有时效性,要真实客观,要具有引导性,平衡性,建设性和主体性。人都是感情动物,无论台上还是台下,办好事就得有良情在胸。有情的同时晓之以理,事物就会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新闻报道如是。 灾难新闻定义

所谓灾难即由自然界或者人为的祸害所引起的苦难。比如台风,地震。又比如恐怖袭击等。此类新闻具有事发突然,社会影响巨大,民众关注度高等特点。 一, 灾难新闻的原则 第 2 页/共 16 页

1,时效性

任何新闻,如果不论新闻的时效性那再大的价值也会随着时间付诸东流。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既快速又明确高效的新闻往往社会影响更大,也许最没有生命的新闻莫过于昨天的报纸,特别是在节奏快,信息量大,新闻更新快的今天,时效性俨然成为衡量一则新闻的黄金标准之一。回过头来谈灾难新闻,其无法预知的突发性,超强的传播性,非常高的关注度及社会影响使其更加需要注重新闻的时效性,媒体应在第一时间奔赴事发现场,记录和报道所见所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这既是对受灾后人们对信息的巨大需求,也是对混乱心理的有效安抚。在美国9.11事件中,在恐怖分子用第一架飞

搜索更多关于: 关于灾难的新闻报道 的文档
关于灾难的新闻报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eli572qkb4n7xz5eecp3x5if1klf700ay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