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梁浇筑时分层、分段时间间隔过长浇筑上层时下层已超过初凝时间上层振动棒无法深入到下层混凝土中在两层交界面上出现的色差现
象。
2)、解决方法
○1控制拌和能力及浇筑时间适当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控制混凝土 的浇筑时间在下层初凝前浇筑上层。
○2浇筑时应控制振动棒的插入深度深入到下层中使上下层界面混凝 土混和均匀消除色差。 4、气孔 1)、 形成原因
○1由于未调整施工配合比或调整不准确会造成拌和用水量偏多坍落 度过大形成水珠从而在混凝土终凝后再吸收水份在表面便形成气孔。 ○2模板表面不光滑脱模剂太多、太粘将滞留混凝土中的水珠及气泡 从而拆模后在混凝土表面出现气孔。
○3振动棒振捣的间距过大振捣时间短使混凝土中的水珠及气泡没能 全部逸至表面从而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气孔。 2)、 解决方法
○1掺入减水剂减小用水量充分做好理论配合比混凝土拌和前调整 好施工配合比拌和时控制好用水量限制坍落度、水灰比。
○2对模板必须除锈打磨洁净模板且同时用清洁的脱模剂不能使用 废机油等会引起色差的脱模剂也不能使用易粘附于混凝土表面或引起混凝 土变色的脱模剂且同一座桥上使用同一种脱模剂。 ○3控制好振动棒振捣间距及振捣时间不能大也不能小。 5、蜂窝麻面 1)、 形成原因
○1当振动棒振捣间距过大、漏振或振捣不好时砂浆体没有填满粗骨料之间的孔隙时就会产生蜂窝。
○2混凝土配合比选择不当、含砂率不足、集料级配不良、坍落度偏小或 钢筋间距太小、模板拼缝不好形成漏浆等均会造成水泥砂浆的不足或缺失 难以填满集料间隙而形成蜂窝麻面。
○3模板拆模过早混凝土终凝时间短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强度混凝土 表面的混凝土便附着于模板面上而一起拆下来形成麻面。
○4模板脱模剂涂的不足太少或不均匀有些地方有有些地方没有 也可使混凝土的表面粘在侧模上拆模时一起被剥落形成麻面。 2)、 解决方法
○1加强振捣二次振捣法专人负责。这样便可控制漏振或振捣不到位 的现象。
○2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适当增大砂率加强集料级配的检测不合
格的集料不进场混凝土拌和时控制好坍落度模板拼缝严密并在缝间采 用橡胶海绵条处理确保接缝平整严密不漏浆。
○3脱模剂一定要涂均匀不能太少且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之后才能拆 模拆模时要小心不能碰坏结构混凝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