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1)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2)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4)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6.AD
【解析】本题考核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及计算。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以全部收入减去土地使用权的购置或受让原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应缴纳营业税。应缴纳的营业税=(1300—700)×5%=30(万元)。 7.ACD
【解析】本题考核营业税的起征点。营业税起征点的适用范围限于个人。营业税起征点的幅度规定如下:1.按期纳税的,为月营业额1000~5000元;2.按次纳税的,为每次(13)营业额100元。 8.BD
【解析】本题考核服务业的征税范围。根据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经批准的企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应按照金融保险业征收营业税;转让土地使用权应按照转让无形资产征收营业税。 9 AD
【解析】本题考核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城镇土地使用税计税依据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具体确定方法:(1)凡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单位组织测定土地面积的,以测定的土地面积为准;(2)尚未组织测定,但纳税人持有政府部门核发的土地使用证书的,以土地使用证书确定的土地面积为准;(3)尚未核发土地使用证书的,应当由纳税人据实审报土地面积,并据以纳税,待核发土地使用证书后再作调整税收。 10.BD
【解析】本题考核个人所得税的相关规定。对个人购买福利彩票、赈灾彩票、体育彩票,一次中奖收入在1万元以下(含1万元)的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超过l万元的,全额征收个人所得税。 11.BD
【解析】本题考核个人出售不动产涉及到的税务处理。房产税为拥有房产的单位和个人缴纳;契税为不动产转让中的承受方缴纳。张先生需要缴纳的税金有:营业税、城建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 12.ABCD
【解析】本题考核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13.CD
【解析】本题考核个人取得的量化资产征税问题。选项A中,形式上取得企业量化资产——不征个人所得税;实质上取得企业量化资产——缓征个人所得税;转让量化资产——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分红——按“利息、股息、红利”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14.ACD
【解析】本题考核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销售不动产或者提供建筑业和租赁业劳务,采用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选项B说法不正确。 15.AB
【解析】本题考核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根据规定,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将出租车所有权转移给驾驶员的,驾驶员从事客货运营取得的收入和从事个体出租车运营的出租车驾驶员取得的收入,按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征税。 16.CD
【解析】本题考核房产税的征税对象。房产税征税对象是房产,即有屋面和围护结构,能遮风避雨,
可供人们工作居住的场所。对于独立于房屋之外的建筑物,如围墙、烟囱、水塔、室外游泳池等不征收房产税。故选项A、B不属于征税的房产。 17.ABC
【解析】本题考核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个人领取原提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以及具备《失业保险条例》中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领取的失业保险金,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 18.BCD
【解析】本题考核房产税的计税依据。对以房产投资联营、投资者参与投资利润分红、共担风险的,按房产余值作为计税依据计缴房产税。 19.ABD
【解析】本题考核票据的功能。票据可以用于提供担保,但这不属于票据的固有功能。 20.ABD
【解析】本题考核银行结算账户撤销的事由。发生下列事由之一的,存款人应向开户银行提出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的申请:(I)被撤并、解散、宣告破产或关闭的;(2)注销、被吊销营业执照的;(3)因迁址需要变更开户银行的;(4)其他原因需要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的。 三、判断题 1. ×
【解析】本题考核仲裁的效力。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2.×
【解析】本题考核法律事件的概念。法律事实中的事件是指不以法律关系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 3.√
【解析】本题考核劳动合同的效力。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4.√
【解析】本题考核医疗期内的待遇。 5.√
【解析】本题考核营业税的计算依据。根据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纳税人自建自用房屋的行为不纳税;但是如果纳税人自建房屋并不是自用,而是对外销售,其自建行为首先应按建筑业缴纳营业税,再按销售不动产缴纳营业税。 6.×
【解析】本题考核个人所得税中劳务报酬所得的处理。应纳税所得额=2.4×(1-20%)=1.92(万元),不超过2万元,不应按加成征收办法计算个人所得税。 7.√
【解析】本题考核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 8. ×
【解析】本题考核印花税的纳税人。只有在中国境内书立、使用、领受应税凭证的单位和个人,才是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 9.×
【解析】本题考核税务检查措施。税务机关需要将空白发票调出查验时,应当开具收据;税务机关需
要将已开具的发票调出查验时,应当向被查验的单位和个人开具发票换票证。 10.×
【解析】本题考核单位银行卡账户。单位人民币卡账户的资金一律从其基本存款账户转账存入。不得存取现金。 四、不定项选择题 1.A
【解析】工薪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4200—2000)×15%-125]×12=2460(元)该笔奖金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为: 每月奖金平均额=10000/12=833.33元
根据工资、薪金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的规定,适用的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10000×10%-25=975(元)工资、薪金所得共缴纳个人所得税=2460+975=3435(元) 2.D
【解析】出版图书应纳个人所得税=80000×(1-20%)×20%×(1-30%)=8960(元) 3.A
【解析】对个人购买福利彩票、赈灾彩票、体育彩票,一次中奖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超过1万元的,全额征收个人所得税。捐赠限额=50000×30%=15000(元),所以,捐赠支出1万元可以全额扣除。中奖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0-10000)×20%=8000(元) 4.B
【解析】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翻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0 x(1—20%)×20%=3200(元) 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共计=3435+8960+3200+8000=23595(元) 5.B
【解析】该企业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60000—28000)×8=256000(元)=25.6(万元)
【提示】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纳税人新征用的耕地,自批准征用起满1年时开始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6.D
【解析】该企业应缴纳的房产税
=(460+1200+1000)×(1-20%)×1.2%+600×(1—20%)×1.2%÷12×6=28.42(万元) 7.C
【解析】应缴纳的车船税=(4×15+6×10)×50+3×450=7350(元) 8.BCD
【解析】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纳税人新征用的耕地,自批准征用起满1年时开始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人自行新建房屋用于生产经营,从建成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企业内部道路及绿化占地要按规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9.A
【解析】银行对甲公司签发空头支票处以1000元罚款符合规定。根据规定,出票人签发空头支票的,银行按票面金额处以5%但不低于1000元的罚款。票面金额为10000元,10000×5%=500<1000,所以银行对甲公司处以1000元的罚款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10.A
【解析】乙宾馆不能以甲公司签发空头支票为由要求其支付2000元赔偿金。根据规定,出票人签发
空头支票,持票人有权要求出票人赔偿支票金额2%的赔偿金,即10000×2%=200(元)。因此,乙宾馆要求支付赔偿金2000元不符合法律规定。 11.C
【解析】根据规定,商业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汇票到期日起10日,所以答案是c。 12.BD
【解析】银行不能向丙企业拒绝付款。根据规定,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于汇票到期日未能足额交存票款的,承兑银行除凭票向持票人无条件付款外,对出票人尚未交付的汇票金额按照每天万分之五计收利息。 13.B
【解析】根据规定,只有确定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的票据丧失时才可进行挂失止付,具体包括已承兑的商业汇票、支票、填明“现金”字样和代理付款人的银行汇票以及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四种。
201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考前冲刺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4小题,每小题l分,共24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 A.嘉奖表彰 B.运输行为 C.社会团体 D.货币
2.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中,不得提请仲裁的是( )。 A.销售合同纠纷 B.继承纠纷 C.保险合同纠纷 D.租赁合同纠纷
3.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有关仲裁协议效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仲裁协议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B.合同无效,仲裁协议也无效 C.仲裁庭无权确认合同的效力
D.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只能请求法院作出决定 4.根据我国经济法的规定,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民事责任的是( )。 A.管制 B.排除妨碍 C.返还财产 D.支付违约金
5.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 的,则诉讼时效期间计算适用的情形是( )。 A.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不受影响,继续计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