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1=9.8mm, R2=10.0mm, Ф=95°, Lλ=2.05mm?nm
6-8.为何对称入射时,即只有倒易点阵原点在爱瓦尔德球面上,也能得到除中心斑点以外的一系列衍射斑点? 6-9.举例说明如何用选区衍射的方法来确定新相的惯习面及母相与新相的位相关系。 6-10.试正明倒易矢g与所对应的(hkl)面指数关系为 g=ha﹡+kb﹡+lc﹡。
6-11.为什么说从衍射观点看有些倒易点阵也是衍射点阵,其倒易点不是几何点?其形状和所具有的强度取决于哪些因素,在实际上有和重要意义?
6-12.为什么说斑点花样是相应倒易面放大投影?绘出fcc(111)﹡倒易面。
6-13.为什么TEM既能选区成象又能选区衍射?怎样才能做到两者所选区域的一致性。在实际应用方面有和重要意义? 6-14.在fcc中,若孪晶面(111),求孪晶(31-1)倒易阵点在基体倒易点阵中的位置。 6-15.试说明菊池线测试样取向关系比斑点花样精确度为高的原因。
第七章
九、 选择题
1.将某一衍射斑点移到荧光屏中心并用物镜光栏套住该衍射斑点成像,这是( )。 A. 明场像;B. 暗场像;C. 中心暗场像;D.弱束暗场像。
2. 当t=5s/2时,衍射强度为( )。 A.Ig=0;B. Ig<0;C. Ig>0;D. Ig=Imax。
3. 已知一位错线在选择操作反射g1=(110)和g2=(111)时,位错不可见,那么它的布氏矢量是( )。 A. b=(0 -1 0);B. b=(1 -1 0);C. b=(0 -1 1);D. b=(0 1 0)。
4. 当第二相粒子与基体呈共格关系时,此时的成像衬度是( )。 A. 质厚衬度;B. 衍衬衬度;C. 应变场衬度;D. 相位衬度。
5. 当第二相粒子与基体呈共格关系时,此时所看到的粒子大小( )。
A. 小于真实粒子大小;B. 是应变场大小;C. 与真实粒子一样大小;D. 远远大于真实粒子。
十、 判断题
1.实际电镜样品的厚度很小时,能近似满足衍衬运动学理论的条件,这时运动学理论能很好地解释衬度像。( ) 2.厚样品中存在消光距离ξg,薄样品中则不存在消光距离ξg。( ) 3.明场像是质厚衬度,暗场像是衍衬衬度。( )
4.晶体中只要有缺陷,用透射电镜就可以观察到这个缺陷。( )
5.等厚消光条纹和等倾消光条纹通常是形貌观察中的干扰,应该通过更好的制样来避免它们的出现。( ) 十一、
填空题
11. 运动学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是 和 。
12. 对于理想晶体,当 或 连续改变时衬度像中会出现
或 。
13. 对于缺陷晶体,缺陷衬度是由缺陷引起的 导致衍射波振幅增加了一个 ,但是若
=2π的整数倍时,缺陷也不产生衬度。
14. 一般情况下,孪晶与层错的衬度像都是平行 ,但孪晶的平行线 ,而层错的平行线是 的。 15. 实际的位错线在位错线像的 ,其宽度也大大小于位错线像的宽度,这是因为位错线像的宽度是 宽度。 十二、
名词解释
15. 中心暗场像 16. 消光距离ξg
17. 等厚消光条纹和等倾消光条纹 18. 不可见性判据 19. 应变场衬度 习题
7-1.制备薄膜样品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具体工艺如何?双喷减薄与离子减薄各适用于制备什么样品? 7-2.何谓衬度?TEM能产生哪几种衬度象,是怎样产生的,都有何用途 7-3.画图说明衍衬成象原理,并说明什么是明场象,暗场象和中心暗场象。 7-4.衍衬运动学理论的最基本假设是什么?怎样做才能满足或接近基本假设? 7-5.用理想晶体衍衬运动学基本方程解释等厚条纹与等倾条纹。 7-6.用缺陷晶体衍衬运动学基本方程解释层错与位错的衬度形成原理。
7-7.要观察钢中基体和析出相的组织形态,同时要分析其晶体结构和共格界面的位向关系,如何制备样品?以怎样的电镜操作方式和步骤来进行具体分析?
7-8.什么是消光距离/影响消光距离的主要物性参数和外界条件是什么? 7-9.什么是双束近似单束成像,为什么解释衍衬象有时还要拍摄相应衍射花样?
7-10.用什么办法、根据什么特征才能判断出fcc晶体中的层错是抽出型的还是插入型的? 7-11.怎样确定球型沉淀是空位型还是间隙型的?
7-12.当下述像相似时,写出区别它们的实验方法及区别根据。
1) 2) 3) 4)
球形共格沉淀与位错线垂直于试样表面的位错。 垂直于试样表面的晶界和交叉位错像。 片状半共格沉淀和位错环。 不全位错和全位错。
7-11.层错和大角晶界均显示条纹衬度,那么如何区分层错和晶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