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舞蹈中的气息
作者:刘艳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6期
摘 要:通过对气息在舞蹈中运用的分析,来说明气息对舞蹈表演的重要作用。指出舞蹈训练与气息运动的关系,气息与情感的关系。并以中国古典舞和朝鲜族舞蹈为例,具体分析了气息在其中的运用和作用。最终说明,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表演者,必须深刻认识到气息的重要作用,重视气息的训练。不能单纯的机械的去跳舞,而是以气息、意念引导自己的整个身心去舞蹈。
关键词:气息呼吸舞蹈训练情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237-01
舞蹈是人体艺术。舞蹈是通过人体运动所产生的舞姿、技巧等作为主要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如果一个舞蹈演员,他的舞蹈只是单纯机械的在力量的驱使下去完成的,那么他的舞蹈肯定是僵硬的没有表现力的,既不可能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不可能表现音乐的内涵。他的舞蹈就不可能美,更不可能感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这个演员一点感觉也没有,跳舞像个木偶。而我们常见的一些舞蹈家和优秀的舞蹈演员,不仅他们的动作有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轻而不浮,稳而不拙,刚柔相济,韵味无穷,就连他们在剧目中所完成的技术技巧也不是单纯的表演技巧,而是根据剧情、人物的特定需要给技巧注入感情色彩,加强了动作的感染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认为这除了他们常年坚持练功习舞,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外,也是和他们不是用单纯的机械的力量去舞蹈,而是能把气息(呼吸)很好的运用,以气息、意念引导动作是分不开的。所以,我在此谈论一下对气息的一些认识和气息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传统上有“神守掌指,意随气行,惟明神义,顺其自然”的说法。现实生活中人是时刻离不开气的。庄子也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所谓人活一口气。这里所谓的气息,也就是人们的呼吸。正确处理呼吸运动与舞蹈训练的关系,是个重要的课题。正确的运用呼吸作用,不论从技术角度提高肺换气量充分发挥人体机能能力,增大训练效果,创造优异成绩方面,还是从艺术创造,对于人物塑造,情感想象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大家知道,生理上呼吸的紧驰是由人体心脏跳动的急缓决定的,而心脏跳动的急缓又有着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的两方面因素。比如对于一个技术不熟练,动作要领掌握不好的舞蹈者,做起动作来就会感到很吃力,不到一会儿就会汗流浃背,筋疲力尽。相反一个技术很熟练的舞蹈者做起动作来既轻盈有力,又不感到疲劳。这说明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由于关节肌肉过分紧张,心跳过急,呼吸得不到控制和调节,使神经组织失调所致。而后者则是在掌握动作要领的基础上,用熟练的技术使关节、肌肉弛张的节律适度,并通过呼吸的调节和变换,使各神经组织协调一致,从而达到训练的最佳效果,也做到表演上的完美性。特别是跳跃的动作,如果运用和调节好呼吸,准确的做到在半蹲蹬地腾空相一致的时间吸气上提,并在形成一定的舞姿空中飞行时,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用好控制呼吸的功能,进而以想象继续上升飞翔的感觉,就会达到保持空中舞姿造型,出现高、轻、飘的完美效果。
以上例子多强调的是生理方面,但是从艺术创造角度,呼吸与想象的心理作用和功能,对生理方面的反映却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的舞蹈训练,往往只着眼于外部技术。手脚的位置,动作的规格性、软度、外开、重心、技巧、组合等。这种在教学中单纯地训练学生的技术能力,而缺乏呼吸、想象和情感美的启发教育,必然会产生从技术到技术,从形式到形式贫乏呆板的教学效果,使舞蹈艺术在发挥其社会功能作用方面,受到一定的局限。
中国古典舞和朝鲜族舞蹈就是两种对气息运用要求很高,很具特色的舞蹈形式。中国古典舞身法中表现出的闪转敏捷、吞吐自如,脚下或沉稳有力,或轻飘如飞,或小巧灵活,或刚武矫健,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气息的作用。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的“力”的形态,实际都是由力来控制的。气产生力透过肌肉来展示,力顺气而来。由“气”控“力”也是舞蹈表演的关键环节。中国古典舞的韵律我们也称之为“气韵”,是有别于外国舞种的重要特征。
气息除了能表现情感,控制力道,同时又是有形动作的视觉再现。气息有长短、动静、轻重、缓急,里面也就包含着节奏的性质。练气就是练内外力量,内外节奏,达到内外和谐统一,运用自如。身韵在众多的节奏变化中,净化提纯以三种节奏为主,即满、赶、闪。“满”的呼吸舒缓有序,吸如流水,呼如抽丝,外化的动作节奏是缓慢、平稳的,易做控制类动作。“赶”实际上就是音乐中的符点切分,有两头抻中间赶,两头赶中间抻,在动作的变化中“赶”的气息节奏是非常重要的。“闪”就是节奏似闪电般快,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或更快,这么快节奏下的动作气息要求快收,一刹那的凝聚爆发,这种气息节奏下的动作往往给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易做跳类,动作间的转换,亮相。所以,气息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动作的表现。
同样,在民族民间舞蹈中,气息的运用也是必不可少,也因为不同民族其特有的风格特征而显现很大的差异。其中,朝鲜族舞蹈的气息、韵律就有非常独特的风格特征。朝鲜族舞蹈通常是上肢动作多于下肢动作,而上肢动作主要是手、臂柔和地舞出曲线,成其特征。这些手臂动作与腿肩等部位的动作相和谐,自由地占有宽广的空间,以此表现深广的情感世界。在这种舞蹈中,总有独特的呼吸与之形影不离。以呼吸作为动作的动力,在呼吸的带动下,是朝鲜族舞蹈动作呈现出含蓄、柔韧、细腻、欢快、动静相同的特点。
鲜族舞蹈的律动,一般是手、臂、体、腰、腿、脚有机结合的动作,伴随着音乐旋律与高、低、长、短而进行的。这些又与气息相结合,形成各种律动形态。相随的气息也各异,有吸气、呼气、吸气到收气、呼气到停气,长呼、短吸等等。从鲜族舞蹈的一般情况看,在做松弛与收紧的动作时,气息与曲、伸相配合形成韧性律动。正是与气息的相结合,使鲜族舞蹈由一个动作向另一个动作过渡时在其中形成韧性,动作过程如流水,流而不断,即使在瞬间的停顿时,也同样因气息的延绵不绝,造成“余音”相连的佳效。舞者对气息的有意识控制,形成顿的律动。通常是在舞蹈律动的进行过程中,借助音乐与长短的强、弱节拍,造成动作的“顿”。此时的呼吸因舞蹈的需要或吸气后收气,或呼气后闭气。这样,就使律动、音乐的长短节拍与气息密切配合,动作的“顿”由内至外地形成。因气息的“弹性”而形成的弹动的律动,因细腻的气息而形成的“含”的律动等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是鲜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朝鲜族舞蹈中的气息有着非常独特的特点,直接影响到舞蹈风格的形成。
由此可见,舞蹈中气息的合理运用对舞蹈表演的出色完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气息、意念的引导下去完成的动作或舞蹈,才能达到“心身并练”的目的。要遵循“意随气行,行随意动”这一动律规律,不是单纯的机械的去跳舞,而是以气息引导自己的整个身心去舞蹈。这样,演员的表演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参考文献
[1] 隆荫培,徐而充.舞蹈艺术概论[M].
[2] 安仲亚.意念、气息的训练[J].音乐舞蹈研究,1998(3). [3] 李锦顺.朝鲜族舞蹈的特点[J].舞蹈,1999(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