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
(1)清查元器件的数量与质量,对不合格的元件要及时更换。
(2)确定元器件的安装方式、安装高度,一般它由该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印制板与外壳间的距离以及该器件两安装孔之间的距离所决定。 (3)进行引脚处理,即对器件的引脚弯曲成形并进行烫锡处理。成形时不能从引脚根部弯曲,尽量把所有字符的器件面置于观察的位置,字符应从左到右(卧式),从上到下(直立式)。 (4)插装:根据元件位号对号插装,不可插错,对有极性的元器件,插孔时应特别小心。 (5)焊接:各焊点加热时间及用锡量要适当,对耐热性差的元器件应使用辅助工具散热。防止虚焊、错焊,避免因拖锡造成短路。
(6)焊后处理:剪去多余引脚线,检查所有焊点,对缺陷进行修补,必要时用无水酒精清洗印制板。
(7)盖后盖上螺钉:盖后盖前需要检查1)所有与面板孔嵌装的元件是否正确到位;2)变压器是否座落在安装槽内;3)导线不可紧靠铁芯;4)是否有导线压住螺钉孔或散露在盖外 1.13号就开始完成焊接的收尾工作,并且开始对组装好的充电器进行测试与调整
2测试与调整
总装完毕,按原理图及工艺要求检查整机安装情况,着重检查电源线、变压器连线、输出连线及两块印制板的连线是否正确、可靠,连线与印制板相邻导线及焊点有无短路及其他缺陷。一切正常时用万用表欧姆档测得电源插头二引脚间的电阻大于500Ω以上,即可通电检测。 1、测试
1)接通电源,绿色通电指示灯(LED1)亮;2)空载电压:空载时测量通过十字插头输出的直流电压,其值应略高于额定电压;3)输出极性:拨动S2开关,输出极性应相应变化;4)负载能力:当负载电流在额定值150mA左右时,输出电压的误差小于±10%;5)过载保护:当负载电流增大到一定值时LED1绿色指示灯逐渐变亮,LED2逐渐变暗,同时输出电压下降。当电流增大到500mA左右时保护电路起作用,LED1亮,LED2灭。若负载电流减小则电路恢复正常;6)充电电流:充电通道内不装电池,置万用表于直流电流档,当正负表笔分别触及所测通道的正负极时(两节电池为一组),被测通道充电指示灯亮,所显示的电流值即为充电电流值。也可用仪器测量1、2、3的测试点。 2、调整
1)若稳压电源负载在150mA时,输出电压误差大于规定值的±10%时,3伏档更换R4,6伏档更换R5,阻值增大电压升高,阻值减小电压降低;2)若要改变充电电流值,可更换R7(R9),阻值增大,充电电流减小。阻值减小,充电电流增大。
3.安装注意事项
1.注意所有与版面孔嵌装元件的高度与孔的配合(如发光二极管的圆顶部应与面板孔相平,面板与拨动开关S1、S2是否灵活到位);
2. VT1、VT2、VT3采用横装,焊接时引脚稍微留长一些;但是一定要注意LED灯的焊接,让LED等流出足够长的线使得它能够露出来进行显示
3.由于空间不够,C1、C2、C3卧装,R4、R7、R9、R11直立装,其他电阻元件一律卧装; 4.整流二极管全部卧装;
5.从变压器及印制板上焊出的引线长度应适当,导线剥头时不可伤及铜芯,多股芯线剥头后铜芯有松散现象,需捻紧以便烫锡,插孔,焊装;
6.为了便于焊接,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分类,分片焊装;
7.变压器次级导线以及负极板的连接线和电源输出插座的导线都应通过穿线孔焊在电路板上,负极电路板和电源输出电路板的导线也应通过穿线孔再焊在各自的电路板上;
实用文档
8.测试电路时,必须要保证焊接正确,才能打开电源,以防元器件烧坏; 9.注意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管脚和桥式整流电路中二极管的极性,不应反接; 10. 按照原理图焊接时必须要保证可靠接地。
五.实习调试及测试结果与分析
1.通电后,充电器的LED2灯亮,其余灯不亮。 (1)用万能表测得
在理论值3V档时,实际测得3.58V;在理论值6V档时,实际测得6.60V,符合预期值 (2)已知测得R4=100Ω R5=470Ω R6=332Ω 开关选择3V档,在电路板上测得:
ULED2=2.05V UBE=0.66V 由分压得 U输出=(ULED2+UBE)(R6+R4)/R6=3.5V 误差:1.3% 开关选择6V档,在电路板上测得:
ULED2=2.04V UBE=0.64V 由分压得 U输出=(ULED2+UBE)(R6+R4)/R6=6.47V 误差:1.9% (3)已知测得R7=23Ω R9=9.4Ω R11=15Ω
充电器普通充电时,ULED3=2.22V VT4 UEB=0.65V IC=IE=0.068A 实际测得60mA 误差:13.3%
充电器快速充电时,ULED3=2.15V VT5 UEB=0.51V IC=IE=0.174A 实际测得 170mA 误差:2.3%
六、实习感受或心得体会
经过昨天11号对焊接的练习,今天大家在焊接充电器电路板的时候就显得得心应手了很多,不过,在这其中我也出现了很多值得重视的问题
1、关于三极管的横装完全不懂请教了同学才知道,因为没有分清EBC段差点焊错了
2、元件很多也很杂乱,分清楚的时候要有耐心,不能急躁,因为电路板上一个小小的元件的正确与否就决定一项实验一个作品的成败,要注意这些细节性问题
3、在焊接的时候应该更注重点与点的联通与否,不能在焊接的时候将两个原本不相联系的点焊接在一起而使得电路短路。
4、弄懂工作原理我觉得尤为重要,有时候我们往往会忽略很多细节的问题。比如这个充电器电路,我经过请教老师和学弄懂了稳压模块的原理、稳流的原理还有全波整流的原理,以及过流时为何LED灯亮起而LED2灯不亮的原理,但是当下午老师考核的时候,我却因为为何起初只有LED2灯亮起而卡了壳,只知道电压差不一样,却忘记解释电流的问题,以及忘记测量稳压端的电压进行验证,这些看似细节的问题就反应了我对这个电路图的掌握程度,这个问题应该在下个元器件实习中加以改善。 5、当分析稳压模块的时候就用到了模拟电子线路课程中讲到的负反馈还有静态工作点移动的
实用文档
问题,通过今天的实习,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只有掌握好基础知识学会运用,才能发现熟悉的知识必有用武之地!
ZX仿手机收音?对讲机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以及要求
基本掌握收音机和对讲机的工作原理,掌握电路中每一个模块的作用,了解其工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知识理论。焊装好元件并且完成测试,记录实验结果。
二.实习器材及工具介绍
焊接工具:电烙铁 焊锡 镊子 螺丝刀等
三.实习原理
本套件的核心芯片为D1800,作为收音接收专用集成电路,功放部分选用D2822。对讲的发射部分采用两级放大电路,第一级为振荡兼放大电路;第二级为发射部分,采用专用的发射管使发射效率和对讲距离大大提高。
收音机(或接收)部分 调频信号由 TX 接收,经C9 藕合到 IC1 的19 脚内的混频电路,元件构成本振的调谐回路。在ICl内部混频后的信号经低通滤波器后得到l0.7 MHz的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由IC1 的7、8、9脚内电路进行中频放大、检波,7、8、9脚外接的电容为高频滤波电容,此时,中频信号频率仍然是变化的,经过鉴频后变成变化的电压。10脚外接电容为鉴频电路的滤波电容、这个变化的电压就是音频信号,经过静噪的音频信号从14脚输出耦合至12脚内的功放电路,第一次功率放大后的音频信号从 ll 脚输出,经过 R10、C25 、RP,耦合至IC2进行第二次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下为收音机(或接收)部分方框原理图:
对讲发射部分
变化着的声波被驻极体转换为变化着的电信号,经过 R1、R2、C1阻抗均衡后,由VT1进行
实用文档
调制放大。C2、C3、C4、C5、Ll以及 VTl 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结电容Cce构成一个LC振荡电路,在调频电路中,很小的电容变化也会引起很大的频率变化。当电信号变化时,相应的Cce也会有变化,这样频率就会有变化,就达到了调频的目的。经过VT1调制放大的信号经 C6 耦合至发射管VT2通过 TX、C7向外发射调频信号。VT1为9018是振荡放大三极管,VT2为9018是专用发射管。 下为对讲发射部分原理方框图:
模块分析:
1:D1800是单片收音机电路,内部包含FM/AM的全部功能,其中FM有本振,混频,低通滤波器,IF放大器,积分检波,静噪。AM中有RF放大器,检波,AGC。另外还有一音频功放以驱动耳机。
特点如下:
外加元件少,调谐电路FM和AM各一个,此处用FM。 消耗电流少:FM/5.6mA,AM/3.2mA 低电压工作:Vccmin=2.5V
2:D2822用于便携式录音机和收音机作为音频功率放大器。采用DIP8封装模式。 特点如下:
1电压降到1.8V时仍能正常工作 2交越失真小,静态电流下 3可做桥式或立体声功放运用 4通道分离度高,软限幅
四.实习的具体步骤
1.14号下午经过老师对于电路图中元器件的安装以及部分原理的讲解之后,电路的焊接又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