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煤矿开采方法》前三篇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 4:22: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章 井田开拓基本知识

第一节 煤层地质及矿井生产概况

一、煤田基本概念 (一)煤田和矿区 1.煤田

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含炭物质沉积而形成并大致连续分布的含煤地带称为煤田。煤田的范围很大,面积可由数百平方米到数千万平方米,储量从树亿吨到数百亿吨。面积大储量丰富的称为“富量煤田”;储量小限于一个矿井开采的煤田称为“限量煤田”。

我国有很多较大的煤田,如神府-东胜煤田、鄂尔多斯煤田、大同煤田、陕西的渭北煤田、平顶山煤田、乌鲁木齐煤田、六盘水煤田、淮南煤田等。

2.矿区

统一规划和开发煤田或其一部分形成的社会区域,称为矿区。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利用地质构造、自然条件或煤田的沉积不连续,或按勘探时期先后,可以将一个大煤田划归给几个矿区开发;较小的煤田也可以作为一个矿区来开发;也有一个大矿区开发几个小煤田的情况。

图1-1 淮南煤田分布图

1—舜耕山区;2—八公山区;3—潘集—谢桥区

淮南矿区开发淮南煤田的三个区,三个区均分布在淮河两岸(图1-1)。矿区的老区是舜耕山区和八公山区,两区被鸭背埠断层分开,分别由九龙岗矿、大通矿、李郢孜一矿、二矿和谢家集一、二、三矿及新庄孜矿、毕家岗矿、李咀孜矿、孔集矿开采;淮河北岸为淮南矿区新区,目前正在开发潘集、谢桥区,其中潘集一、二、三矿及谢桥矿均已投产,张集矿正在建设中,并计划建设潘四矿及其他矿井。

1

由此可见,一个矿区由很多矿井组成,以便有计划、有步骤、合理地开发整个矿区。为了配合矿井的建设和生产,还要建设一系列辅助企业、交通运输与民用企业,以及其他有关的企业和市政建设。

(二)井田

煤田的范围很大,还必须把煤田划分为井田(矿田)。划归给一个矿井(或露天)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称为井田。

矿井井田范围大小、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的确定,是矿区总体设计中必须解决好的关键问题之一。

井田范围,是指井田沿煤层走向的长度和倾向的水平投影宽度。

在把煤田划分为井田时,应根据矿区总体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结合煤层的赋存条件、地质构造、开采技术条件,保证各井田都有合理的尺寸和边界,使煤田得到合理的开发。

根据我国目前开采技术条件,一般小型矿井的走向长度不小于1500m;中型矿井不小于4000m;大型矿井不小于7000m。

(三)矿井生产能力

矿井生产能力亦称井型,一般是指矿井的设计能力,以万t/a(或Mt/a)表示。有些矿井进行技术改造后,需要对矿井各生产系统的能力重新核定,核定后的综合生产能力,称为核定生产能力。矿井的年产量,是指每年实际生产出来的煤炭量,其数值常常不同于矿井生产能力,而每年的产量也常不相同。

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不同,我国把矿井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称为井型。 大型矿井:生产能力为1.20Mt/a、1.50Mt/a、1.80Mt/a、2.40Mt/a、3.00Mt/a、4.00Mt/a、5.00Mt/a和5.00Mt/a以上的矿井。3.00Mt/a及其以上的矿井也称为特大矿井。

中型矿井:生产能力为45万t/a、60万t/a、90万t/a的矿井。

小型矿井:生产能力为9万t/a、15万t/a、21万t/a和30万t/a的矿井。 我国原有的国有重点煤矿多为大、中型煤矿;地方煤矿多为中、小型煤矿。 矿井井型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基建规模和投资的多少,影响到整个矿井生产时期的技术经济面貌,所以应正确确定井型的大小。

(四)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的概念

从敞露的地表直接采出有用矿物的方法,叫露天开采。当煤层厚度达到一定值,直接出露于地表,或其覆盖层较薄、剥采比合理,就可以考虑采用露天开采。

露天开采与地下开采在进入矿体的方式、生产组织、采掘运输工艺等方面截然不同,它需要先将覆盖在矿体之上的表土或岩石剥离掉(如图1-2)。

图1-2 露天开采示意图

2

露天开采一般机械化程度高、产量大、劳动效率高、成本底、工作比较安全;但由于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需采用大型设备和进行大量基建剥离,基建投资较大。只有覆盖层较薄、煤层厚度较大时采用。受资源条件限制,我国露天开采产量比重较小。

露天开采是采矿工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凡煤田浅部有露天开采条件的,应根据经济合理剥采比并适当考虑发展可能划定露天开采边界。剥采比,是指每采一吨煤需要剥离多少立方米的岩石量。最大经济合理剥采比,就是按该剥采比开采的煤炭成本不大于用地下开采的煤炭成本。它是确定露天煤矿开采境界的主要依据。

煤矿地下开采,也称为井工开采。它需要从地表向地下开掘一系列巷道进入煤层,建立完整的生产系统,才能进行回采。由于是地下作业,工作空间受到限制,采掘工作地点不断移动和交替,并且受到地下水、火、瓦斯、煤尘及围岩塌落的威胁。因此,地下开采要比露天开采复杂和困难。

二、矿井巷道

在地下开采中,为了建立矿井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动力供应等需要开掘的井巷和硐室统称为矿山井巷。按其倾角分为三大类:直立巷道、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如图1-3。

图1-3 矿山井巷

1—立井;2—斜井;3—平硐;4—暗立井;5—溜井;6—石门; 7—煤层平巷;8—煤仓;9—上山;10—下山;11—风巷;12—岩石平巷 1.直立巷道

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如立井、暗井、溜井等。

立井:与地面直接相通的直立巷道,又称为竖井。主要用于提升煤炭的叫做主井;主要用于提升矸石、下放材料、升降人员等辅助提升的叫做副井。另外,还有一些专门或主要用于通风、排水、充填等工作的立井,均按其主要任务来命名。

暗立井:与地面没有直接出口的直立巷道,又称为盲立井或盲竖井。其用途与立井相同。 溜井:与地面不直接相通,专门用于溜放煤炭的暗立井。在采区内,高度不大、直径小的叫做溜煤眼。

2.水平巷道

巷道长轴线与水平面近似平行,如平硐、平巷、石门等。

平硐:与地面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作用类似立井,有主平硐、副平硐、排水平硐、通风平硐等。但平硐由于通过量大,不必铺设排水管道等,对于中小型矿井可不设副平硐。

平巷与大巷:与地面不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其长轴线与煤层走向大致平行,为开采水平服务的平巷通常称为大巷,如运输大巷、通风大巷。布置在煤层内的平巷称为煤层平巷;

3

布置在岩石内的平巷称为岩石平巷。服务于工作面的煤层平巷,称为运输或轨道平巷(顺槽)。

石门与煤门:其长轴线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巷道。位于岩石内的称为石门;位于煤层内的称为煤门。服务于开采水平的石门叫做主石门;服务于采区的石门叫做采区石门;服务于区段的石门叫做区段石门。

3.倾斜巷道

巷道长轴线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如斜井、上下山、斜巷等。

斜井:与地面直接相通的倾斜巷道。作用与立井、平硐相同。分为主斜井、副斜井。与地面没有直接出口的斜井称为暗斜井(或斜溜井)。

上山与下山:服务于一个采(盘)区的倾斜巷道,称为采(盘)区上山或下山。位于水平运输大巷以上称为上山;反之称为下山。运输煤炭的称为运输上山或下山;作为辅助运输的称为轨道上山或下山。上山开采煤炭由上向下运输,具有反向运输;下山开采煤炭由下向上运输,是正向运输。另外,还有专门用于通风、行人的上下山。

主要上下山:为一个开采水平服务的倾斜巷道。主要用于阶段内采用分段式划分的条件。也可分为主要运输上下山和主要轨道上下山。

硐室:与地面不直接相通,长、宽、高相差不大的地下特殊用途巷道。如绞车房、变电所、煤仓等。

三、矿井生产系统 (一)矿井生产系统

矿井生产系统是指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动力供应等生产系统。由于地质条件、井型和设备不同而各有特点。以图1-4为例,简要说明矿井生产系统的主要内容。

图1-4 矿井生产系统示意图

1—主井;2—副井;3—井底车场;4—主要运输石门;5—运输大巷;6—风井; 7—回风石门;8—回风大巷;9—采区运输石门;10—采区下部车场底板绕道; 11—采区下部材料车场;12—采区煤仓;13—行人进风巷;14—运输上山;15—轨道上山; 16—上山绞车房;17—采区回风石门;18—采区上部车场;19—采区中部车场;20—区段运输平巷;

21—下区段回风平巷;22—联络巷;23—区段回风平巷;24—开切眼;25—采煤工作面

4

矿井巷道开掘顺序如下:首先自地面开凿主井1、副井2进入地下;当井筒开凿到第一阶段下部边界开采水平标高时,即开凿井底车场3、主要运输石门4,然后向井田两翼掘进开采水平阶段运输大巷5;直到采区运输石门位置后,由运输大巷5开掘采区运输石门9通达煤层;到达预定位置后,开掘采区下部车场11;然后,沿煤层自下而上掘进采区运输上山14和轨道上山15。与此同时自风井6、回风石门7,开掘回风大巷8;向煤层开掘采区回风石门17、采区上部车场18、绞车房16,与采区运输上山14及轨道上山15连通。当形成通风回路后,即可自采区上山向两翼掘进第一区段的区段运输平巷20、区段回风平巷23、下区段回风平巷21,当这些巷道掘到采区边界后,即可掘进开切眼24形成工作面。安装好机电设备和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后,即可开始采煤。采煤工作面25向采区上山后退回采,与此同时需要适时地开掘第二区段的回采平巷,保证采煤工作面正常接替。

矿井主要生产系统如下: 1.运煤系统

从工作面25采落的煤炭,经区段运输平巷20、采区运输上山14到采区煤仓12,在下部车场10装车,经水平运输大巷5、主要运输石门4,运到井底车场3,由主井1提升到地面。

2.通风系统

新鲜风流从地面经副井2进入井下,经井底车场3、主要运输石门4、运输大巷5、采区下部车场11、轨道上山15、中部车场19、运输平巷20进入工作面25。清洗工作面后,污风经区段回风平巷23、采区回风石门17、回风大巷8、回风石门7,从风井6排入大气。

3.运料排矸系统

采煤工作面所需材料和设备,用矿车由副井2下放到井底车场3,经主要运输石门4、运输大巷5、采区运输石门9、采区下部车场11,由采区轨道上山15提升到区段回风平巷23,再运到采煤工作面5。采煤工作面回收的材料、设备和掘进工作面运出的矸石,用矿车经由与运料系统相反的方向运至地面。

4.排水系统

采掘工作面涌水,经由区段平巷、采区上山排到采区下部车场,经水平运输大巷、主要运输大巷、主要运输石门等巷道排水沟,自流到井底车场水仓,由中央水泵房排到地面。

5.动力供应系统

包括井下电力供应系统和压缩空气供应系统。 (二)矿井开拓、采区准备和工作面准备 根据巷道的作用和服务范围不同,可将矿山井巷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三种类型。

开拓巷道:服务于全矿井、一个水平或若干个采区的巷道叫做开拓巷道。如井筒、井底车场、主要石门、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或总回风道)、主要风井。开拓巷道是为全矿井或阶段服务的,服务年限比较长,一般在10~30年。

准备巷道:服务于一个采区或数个区段的巷道叫做准备巷道。如采区上下山、采区车场、采区硐室。准备巷道是为全采区服务的,服务年限一般为3~5年。

回采巷道:服务于采煤工作面的巷道叫做回采巷道。如区段运输平巷、区段回风平巷、开切眼(形成初始采场的巷道)。回采巷道服务年限较短,一般在0.5~1.0年。

开拓巷道的作用在于形成新的或扩展原有的阶段或开采水平,为构成矿井完整的生产系统奠定基础。准备巷道的作用在于准备新的采区,以构成采区的生产系统。回采巷道的作用在于准备出新的采煤工作面并进行生产。开拓、准备、回采是矿井生产建设中紧密相关的三个主要程序,解决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保证矿井正常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5

搜索更多关于: 《煤矿开采方法》前三篇 - 图文 的文档
《煤矿开采方法》前三篇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ewio7vcju8wrp7237x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