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隧道工程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交底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5:16: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工程技术交底

收文单位 工程部位 一、设计情况 长足上隧道施工班组 三台阶七步开挖工法 编 号 发文时间 ztssjtx- 2011-2-25 根据设计情况,三台阶七步开挖法适用于Ⅴ级围岩浅埋和偏压地段。 二、施工工艺及工序 ㈠、 ⑴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超前支护。⑵弱爆破分部机械开挖①部,人工配合整修。⑶喷5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⑷施作①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即初喷3cm厚混凝土,架立型钢钢架,并设锁脚钢管4根(规格为42*3.5㎜,每根长3.5米),安装¢8㎜钢筋网片(网格为20 cm *20cm)。⑸安装¢25㎜中空注浆锚杆(锚杆采用梅花型布置,每根长4米,环向间距为1.0米)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㈡、在滞后于①部一段距离后,弱爆破左右交错机械开挖②③部,人工配合整修。⑵喷5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⑶导坑周边部分初喷3cm厚混凝土。⑷接长型钢钢架,并设锁角锚杆4根(规格为42*3.5㎜,每根长3.5米),安装¢8㎜钢筋网片(网格为20 cm *20cm)。(5)安装HRB335¢22砂浆锚杆(锚杆采用梅花型布置,每根长3.5米,环向间距为1.0米)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㈢、在滞后于③部一段距离后,弱爆破左右交错机械开挖④⑤部,人工配合整修,导坑周边部分初喷3cm厚混凝土,接长型钢钢架,安装¢8㎜钢筋网片(网格为20 cm *20cm), 安装HRB335¢22砂浆 签收意见: 编制: 复核: 签收:

工程技术交底

收文单位 工程部位 长足上隧道施工班组 三台阶七步开挖工法 编 号 发文时间 ztssjtx- 2011-2-25 锚杆(锚杆采用梅花型布置,每根长3.5米,环向间距为1.0米)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㈣、分台阶开挖⑥部。 ㈤、⑴开挖7部⑵隧底周边部分喷3cm厚混凝土,施作型钢钢架。(3)、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㈥、浇筑Ⅶ部仰拱及Ⅷ部隧底填充(仰拱与隧底填充必须分开施作) ㈦、浇筑Ⅸ部矮边墙。 ㈧、⑴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基本稳定后,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浇筑Ⅹ部衬砌混凝土。(拱墙衬砌一次施作) 三、施工注意事项: 1、隧道施工应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测量”的原则。 2、开挖方式均采用弱爆破或人工开挖。爆破时严格控制炮眼度及装药量。 3、工序变化处钢架应设锁脚钢管,以确保钢架基础稳定。 4、钢架间纵向连接钢筋应及时施作并连接牢固。 5、导坑开挖高度可根据施工机具进行适当调整。 6、各步开挖循环进尺0.8~1m。预留核心土体加设全断面环形 签收意见: 编制: 复核: 签收:

工程技术交底

收文单位 工程部位 临时支撑。 长足上隧道施工班组 三台阶七步开挖工法 编 号 发文时间 ztssjtx- 2011-2-25 7、应注意开挖过程中初期支护结构及核心土的稳定性,必要时应利用核心土体加设全断面环形临时支撑。 8、复合式衬砌段在施工时,须按有关规范及标准图的要求,进行监控量测,根据监控量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确定浇筑二次衬砌的时机及调整支护参数。 四、安全注意事项: ⑴ 加强对技术及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全体参建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 ⑵岩石隧道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黄土隧道施工严格按照“先探测、管超前、非爆破、严控水、短进尺、强支护、勤量测、早衬砌”的原则组织施工。 ⑶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规定的开挖方法进行施工,否则应按照变更程序申请改变施工方案。 ⑷在隧道开挖前,对隧道地表中线附近范围进行勘察,对地表冲沟、深井、滑塌、陷穴、地表附着物等不良地质情况进行统计,并按里程桩号逐一登记、拍照,尤其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等大型构筑物地段,施工中应加强监控量测工作,严格按设计方案施工,确保隧道安全、顺利通过。 ⑸每循环进行测量放样,严格控制超欠挖。定期对测量控制点进行检查、复核,避免由于隧底下沉、上鼓、不均匀变形及人工或机械碰撞等原因对控制点的损害。 签收意见: 编制: 复核: 签收:

工程技术交底

收文单位 工程部位 长足上隧道施工班组 三台阶七步开挖工法 编 号 发文时间 ztssjtx- 2011-2-25 ⑹边墙、仰拱或底板等的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和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隧底开挖前应进行施工工艺设计。 ⑺开挖后应按设计要求的量测项目及频率进行围岩量测,及时反馈量测信息。 ⑻隧道开挖中,应在每次开挖后及时观察、描述围岩裂隙结构状况、岩体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核对设计情况,判断围岩的稳定性。 ⑼土质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尽量减少挖掘机对隧道边沿的开挖,应采用人工风镐对隧道周边进行修整,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避免侧壁或拱顶掉块现象。拱脚、墙角应预留30cm人工开挖,严禁超挖。土质隧道拱墙脚严禁被水浸泡。开挖完毕后,应尽早对围岩进行支护封闭,减少围岩暴露的时间。 ⑽制定安全施工应急预案,日常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⑾洞口工程施工,宜避开雨季和严寒季节。 ⑿洞口施工前,应先检查边、仰坡以上山坡稳定情况,清除悬石,处理危石,施工期间实施不间断监测和防护。 ⒀黄土隧道施工应做好洞顶、洞门及洞口防排水系统。洞门及洞内排水沟应进行铺砌,砂浆抹面,防止地表水及施工用水下渗,影响结构安全。 地层含水量大时,上台阶掌子面附近宜开挖横向水沟,将水引至隧道中部纵向排水沟排出洞外,以免浸泡拱脚。必要时应配合井点降水等措施将地下水位降至隧道二次衬砌底部以下,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签收意见: 编制: 复核: 签收:

搜索更多关于: 隧道工程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交底 的文档
隧道工程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交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ezfk0izif44s0w0dy4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