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课:
1.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2.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3.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专政的职能
(国体是指 国家性质,也就是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特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公民=人民+敌人(政治概念) 4.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有用的民主
①最广泛:有广泛的民主权利(xx权),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各行各业各阶层) ②最真实: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①制度②法律③物质的保障
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真实的拥有广泛自由、民主、人权的生动写照
③最管用: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教育/社保/医疗体系) 5.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6. 生存权,发展权 最根本最重要 7.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8. 为什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①地位: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 政治基石
②法律依据: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被庄严地载入我国宪法
③作用和意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9. 公民与国家形成了新型的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10. 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应履行的政治义务 11. 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 12. 公民的义务是法定的、庄严的、不容推卸的
13. 公民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的 14.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3权利)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年满18周岁,除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外,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大)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1
③监督权
对象: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 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 15. 公民的政治义务(4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服兵役和参与民兵组织
16. 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3原则)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任何人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立法上平等实际上不可能平等 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权利和义务都是事先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需要权利的实现 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17. 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生活
①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政府为人民服务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政府工作的改进和决策的完善,都有赖于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有效监督 ③参与社会民主政治建设(重要目标)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④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18. 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①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②需要学习政治知识③贵在实践,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参加政治社团活动 19. 公民参与政治实践的意义
激发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增强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2
第二课
1. 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的方式
优点:更能直接地反映民意(比较民主),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 局限性:在选民人数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组织难度大,成本较高 2. 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 优点:便于集中,成本较低
局限性:影响选民意愿的表达,不够民主 3. 等额选举:正是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
(用于选举 主席,副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一类职务) 优点: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缺点: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选民的选择
4. 差额选举:确定的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
优点:形成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5. 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
①国家性质 ②物质条件: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③选民的文化素质 6. 人大代表产生的方式: 全国人大代表
省人大代表(选出代表选举) 市人大代表(选出代表选举) 县镇乡人大代表(选出代表选举) 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8. 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4种):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一般在决策成文前了解民意)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②专家咨询制度
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决策机关通过论证会、座谈会等方式 ③社会听证制度
听证会发表意见和提出建议,修正完善拟定的方案 ④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公示
依据: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基础和前提 特点: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民的参与度
7. 如何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3点):
①公民行使民主权利应处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 ②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谨慎投票
③积极参加选举,提高参与的能力
3
9. 公民参与决策的意义(4点):
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10. 最广泛的民主实践——基层民主自治(民主管理) 实行基层民主自治(民主管理)的意义
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效途径
②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我国正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11. 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选举)
12. 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监督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和村干部的行为(民主监督) 13. 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4. 民主监督:对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有违法失职行为 15. 实行民主监督的方式(4种) ①信访制度
给国家机关打电话写信,当面反映等等。
是我们行使宪法提出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重要途径之一 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将自己的意见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国家权力机关 ③舆论监督制度(特点: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
④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创新新形式,提供新方法,提供更多渠道) 16. 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①有利于被监督着改进工作
②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17. 实行民主监督怎么做(结合三原则:坚持……)
①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②另一方面,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18. 衡量政治参与的有序与无序的准绳,是法律与规则
4
第三课:
1. 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行政机关 2. 政府的基本职能(6点):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目的:维护社会治安和和社会秩序)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宏观调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两素质,科教文卫体)
④加强社会建设(政府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公共设施/社会保障) ..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⑥深化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3. 公民与政府的关系:一方面人民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服务 4. 了解政府性质和职能,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工作,寻求政府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是我们公民意识强和政治素养高的体现 5. 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6. 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7. 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要求(3点) 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8. 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①开热线电话 ②设立信访部门 ③依法建立行政裁决制度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