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大部分私人占有,经济水平高。
2、经济发展的条件
【不利条件:】国土(狭小)市场、矿产贫乏
【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
3、扬长避短,发展经济。对外贸易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的原因】
日本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
欧。神户和横滨是日本 两个最大对外贸易港口。
4、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为什么分布在此?】
5、工业布局趋向分散----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硅
岛是哪里?原因是什么?区位条件?主导区位因素?和美国硅谷的区别是什么?)
6、农业和渔业
(1)农业单产高 【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农业地域类型以及主要区位
因素】,达到自给、自足【为什么可以出口?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食物结构的变化等方面说明】,多种
在平原地区,但每年要进口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2)渔业发达
【北海道渔场的成因】 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
展沿海人工养殖【人工养殖的有利条件?】。发达的造船业,
5
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 三、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 四、主要城市及工业中心
左图是日本几月氣溫圖?等温线分布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日本櫻花開放日期的有何差异?主要受何种因素的影响?
(从海陆位置,太阳辐射,地形地势,洋流性质等方面分析说明)
[高二复习]课题:世界区域地理—东南亚(一)
【教学目标】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特点2、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区域差异性 3、东南亚的物产及其经济的总特征4、新加坡经济发展的特点 【本讲重点】
1.世界热点和焦点地区的局部轮廓图的判断和空间定位,特别是区域内的山脉、河流、海峡、交通线、城市、半岛和岛屿。
2.以区域为背景,考查重要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分布、成因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讲难点:不同区域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比较
【知识结构】
6 位 置 连两洲通两洋 纬度低 人口稠密 东南亚知气 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复习要点】
一、位置和范围
1、位于亚洲东南部;处于赤道两侧,100S—250N之间,主要位于热带。 2、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马来半岛南端的岛国是新加坡。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有那些国家?首都名称?】“印尼”就是“海岛”之意。
7
1
2
8 5 3
4
9
7
6 3、“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1)“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 【为什么把它称为 “十字路口”。】 (2)世界海运、航空运输的枢纽
(3)马六甲海峡【为何轮船通过这里风平浪静?】
马六甲海峡是“十字路口”的咽喉。【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被誉为日本海上生命线?】
二、中南半岛地形与河流
8
1、地形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1)1957年陈毅“赠缅甸友人”的诗句,“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长流,君喝川下水”;
相关推荐: